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8月23日 10:08 來源:
| |
芭蕾舞起源於西方,引進中國還不到100年,但在遼寧芭蕾舞團的《末代皇帝》和《二泉映月》中,留著大辮子的溥儀、手持二胡瘋狂演奏的瞎子阿炳都與這種足尖上的藝術結緣,令觀眾驚訝不已,這種將中國本土文化與芭蕾結合的嘗試也得到了專業人士讚許,被稱為“中國芭蕾的希望”。
今年9月1日,遼寧芭蕾舞團將攜這兩部備受關注的舞劇以及古典芭蕾《吉賽爾》和“古典芭蕾名劇選場”進京,于9月1日至4日輪番在保利劇院上演。除了該團的《二泉映月》曾經在北京演出過以外,其他三齣舞劇都是第一次在京上演。
遼寧芭蕾舞團:
一直以“原創芭蕾”為特色
中國遼寧芭蕾舞團成立於1980年,是繼中央芭蕾舞團、上海芭蕾舞團之後創建的中國第三個芭蕾舞團,是代表中國芭蕾最高水平的文藝團體之一。今年是遼寧芭蕾舞團建團25週年,多年來他們不但排演了世界著名的舞劇《天鵝湖》、《堂吉訶德》等,也創作演出了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芭蕾舞劇《梁山伯與祝英臺》、《嘎達梅林》、《孔雀膽》等。該團的保留劇目《梁山伯與祝英臺》至今演出了近千場,被中外觀眾譽為“中國的羅米歐與朱麗葉”。
近年來,遼寧芭蕾舞團更是連續創作了大型芭蕾舞劇《二泉映月》,並與德國等藝術家合作創作推出了舞劇《末代皇帝》,在中國乃至世界芭蕾舞界原創的近現代作品都很稀缺的情況下,他們的舉動引起很大反響,也成為遼寧芭蕾舞團近年來的標誌性原創作品。據遼寧芭蕾舞團負責人介紹,《末代皇帝》赴歐洲演出的時候,國外媒體一片驚呼:“中國芭蕾進軍芭蕾故鄉!”大大加強了中國芭蕾藝術在國外的影響。而這次《二泉映月》和《末代皇帝》兩部舞劇同時進京演出,該負責人認為有三個意義,一是瞄準了首都的大文化與環境,二是要挑戰首都的大舞臺與大市場,三是各地觀眾很認可“遼芭”這個品牌,這是一次最集中的亮相。
《末代皇帝》:
留著清朝大辮子踮起足尖
《末代皇帝》是遼寧芭蕾舞團亮相北京的首場演出,將於9月1日在保利劇院上演。從該劇上演以來,一直被譽為“中國芭蕾首次以冷靜的目光面對國內外市場的經典之作”。
據遼寧芭蕾舞團負責人介紹,《末代皇帝》創作于2002年,當時他們希望創作一部面向國內外觀眾的完全市場化的本土芭蕾,於是集合了德國、荷蘭等國家的創作精英聯手創作了芭蕾巨作《末代皇帝》。這部劇由中德共同投資,僅中方的創作投入就高達近千萬。《末代皇帝》取材于溥儀的自傳《我的前半生》,因為奧斯卡獲獎影片《末代皇帝》曾在歐洲上映,所以創作者認為可以用西方觀眾熟悉的題材打進歐洲芭蕾市場。而且該劇情節十分引人入勝,用芭蕾舞的形式錶現了溥儀從3歲登基到離開紫禁城最後成為普通中國公民的50多年的歷程。由於橫跨歷史年代過長,《末代皇帝》在作曲和表演上也打破了傳統芭蕾的許多慣例,在音樂上借用了大量觀眾們熟悉的中外著名樂曲,所以《胡桃夾子?雪花舞曲》、中國京劇,甚至《社會主義好》都共同出現在這部舞劇中。此外,舞劇中還有許多東西方文化的融合,有西方人熟悉的華爾茲、爵士舞,也有中國武術、太極拳、舞獅子等等。看這部舞劇之前,你一定很難想象留著清朝大辮子的演員會用芭蕾來表現自己的情感,《末代皇帝》再次給中國芭蕾增添上自己特有的符號。
《二泉映月》:
創作中受爭議,演出後受讚譽
與《白毛女》《紅色娘子軍》齊名
創作于1997年的《二泉映月》曾帶來許多爭議,有人認為阿炳這個中華民族優秀藝術家的題材不適合芭蕾舞劇,搞不好就會成了嘩眾取寵。對此,遼寧芭蕾舞團負責人説:“《二泉映月》中使用了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裝和道具來沖淡芭蕾舞特有的表現手法,貴族化的芭蕾舞中融入了水袖、舞袖、長綢等,還運用了民族舞、現代舞以至東北的秧歌等技法。”公演後,《二泉映月》獲得了極高的評價,有評論家認為它是與《白毛女》、《紅色娘子軍》齊名的中國芭蕾的代表劇目。
據悉,作為遼寧芭蕾舞團在京的第二場演出,《二泉映月》將於9月2日在保利劇院上演。之後兩天,該團還將陸續演出《吉賽爾》和“古典芭蕾名劇選場”。 (大鳴)
來源:北京娛樂信報
責編:周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