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4月06日 14:11 來源:新華社
全面建設農村小康,必須高度重視發展農村社會事業。大力發展農村教育、衞生、文化事業,是提高農民文化素質、開發農村人力資源的需要,是提高農民健康水平、保護和發展農村生産力的需要,是提高農民思想道德水平、豐富農民精神生活的需要。發
展農村公共事業,增加農村公共品供給,要從我國實際情況出發,借鑒國際經驗,逐步解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不協調、城鄉發展不協調的問題。
(一)加快建立覆蓋農村的公共財政制度。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落實財政新增教育、衞生、文化等事業經費主要用於農村的規定,切實加大公共財政對農村社會事業的投入,讓公共財政的陽光普照廣大農村。經濟發達地區和有條件的地方,對農村社會事業的投入力度可以更大一些,步子可以更快一些,水平可以更高一些,起到示範帶動作用。
(二)加快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社會事業管理制度。合理劃分政府與市場的責任,形成以政府為主導,政府、社會和市場多主體參與、協同提供農村公共産品和公共服務的局面。一方面,要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發揮政府在農村公共産品供給中的主導性作用。另一方面,要為社會和市場組織參與農村公共品供給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吸引民間資金和社會資本以各種形式進入農村社會事業,滿足農村對公共産品和服務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
(三)加快建立城市人才對農村的支持制度。採取有效措施,完善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對口支援機制。通過行政協調、政策引導,形成城市教育衞生系統對口支援農村教育衞生系統、農村教育衞生資源富裕地區對口支援農村教育衞生資源匱乏地區的良性關係。鼓勵高校畢業生和城市的教育、衞生、文化工作者到農村服務。繼續實施“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試行師範院校高年級學生到農村地區學校實習任教制度。開展多種形式的農村公共事業人才培訓活動。(完)
責編:肖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