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風雲,滄海桑田。詩人進退浮沉的人生早已化作千古風韻,鑄就了不朽的詩魂。看過《2022中國詩詞大會》的觀眾們,是否也對節目的精彩內容記憶猶新:選手們的詩詞才華,嘉賓們的點評金句,每一處的精彩亮點都是這段美好時光的見證。古詩詞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的精神食糧;古詩詞滋養著我們的心靈,給予了我們力量。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本期《2022中國詩詞大會》以“味道”為主題,帶我們在古詩詞中嘗盡世間百味。人生的味道,不僅有“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的食物美味,更蘊含著“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的人生況味。人生五味全,盡藏詩意間。
食之美味:五味俱全,嘗盡人間煙火
人間有五味,酸甜苦辣鹹。在康震老師眼中,一日三餐隨人生百年,五味相伴則家家團圓。他引用了無數古代先賢的詩句,來表達人生的千滋百味:或許是“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粧。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的酸楚味道,或許是“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甜美味道,或許是“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悽慘慘慼慼”的苦澀味道,亦或許是“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中所蘊含的辛辣味道……而康震老師對鹹味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認為鹹味起到了居中調停的作用,只有通過它的調和,這人間百味才能各具韆鞦,脫穎而出。同時楊雨老師也精心準備了一份“菜單”,和各位詩友一起分享傳統美食,釀造人間美好,共享盛世繁華。
現場除了點評嘉賓對味道有著自己的解讀,“雲中千人團”也有著自己獨特的味道記憶。節目通過現場連線的方式,讓千人團的選手們分享了他們印象中最深刻的味道:不僅有寓意深長的油潑辣子“biangbiang面”,還有餃子這個在佳節時必備的傳統美味。這些天南地北的味道,都讓我們感覺到了生活的和和美美,有滋有味。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期的“身臨其境”同樣展示出詩與味道完美結合的人生百態。短片中,康震老師來到北京延慶,帶觀眾品味了“磨礱流玉乳,蒸煮結清泉”的中國傳統美食豆腐。楊雨老師則深入安徽呈坎鎮,帶我們體驗了當地的靈魂美食荷花宴。其實荷花、蓮藕等食材,都可以做成各種各樣的美食,令人欲罷不能。我們無法用言語來表達食物的味道,詩詞卻能描繪出其中的特色。讀一首詩,便可以嘗盡百味。
人之況味:千姿百態,閱遍世間繁華
本期主題“味道”,看似是在品讀詩詞,實則講述的是人世間的生活百態。人生不過是春夏秋冬,每個人都會經歷不同的滋味。只有嘗盡人間百態,才會覺得過盡千帆皆不是,人生若如初相見。
節目中的零零後邊境緝毒女警張迪,有著英姿颯爽的少年意氣,在守護一方凈土的同時,她還對詩詞有著濃厚的情感。張迪在邊境檢查站的主要工作是對過往的人員、車輛以及貨物,實施二十四小時的公開查緝。無論嚴寒還是酷暑,為了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她必須每天穿戴約十五斤重的防彈衣和頭盔。作為緝毒女警,從警4年來,她先後參與破獲的各類毒品案件有20余起,繳獲各類毒品約80公斤,如今已是一名胸前佩有兩枚軍功章的女警官了。
雖然她的工作既艱難又辛苦,但她從未退縮。在她的身上,我們感受到了“巾幗不讓鬚眉,紅顏更勝兒郎”的颯爽之姿!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同樣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奮鬥、不辭辛勞的年輕人,還有緙絲手藝傳承人郝乃強。緙絲是一項手工絲織技藝,製作一幅作品所耗費的時間總是漫長的。這背後的付出,正如主持人龍洋所説的那樣:“成如容易卻艱辛。”但正是有千千萬萬如郝乃強一樣的手藝傳承人,才讓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實實在在地融入了人們的生活,滋養著人們的心靈。非遺文化如此,詩詞文化亦如此!
時之韻味:詩意人生,傳承多彩未來
人生有滋有味,時代也充滿韻味。其實,《2022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也一直在向每一位觀眾,傳遞著最有味道的詩意人生。
這裡不得不提到“詩詞小劇場”環節中上場的退休職工侯佔山老人。他已經是第二次登上《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讓侯老最難忘的味道便是工業的韻味和清香。他在沒退休之前,曾參與中國工業博物館建設長達十年之久,在他看來,博物館裏的每一件藏品都是飽含著工人的汗水和智慧的結晶。其中最有“味道”的一件藏品,便是“紅旗二號”導彈。20世紀60年代初期,“紅旗二號”導彈曾連續擊落過四架高空偵察機,為祖國的航天領域築起了一道銅墻鐵壁。這件藏品展現了工人階級的工作熱情和革命精神,同時也引發了觀眾們的愛國情懷。時代的味道,藏在人心裏,也藏在每一件你我觸目可及的物品上。
《2022中國詩詞大會》這檔節目讓我們知道,世間萬物都可以用詩詞來傳達——不僅是食物本身的味道,還有人生中的百般滋味。古詩詞以溫柔的筆觸描繪了我們生活中的事與物,傳遞了最詩意的美好,透過詩詞我們總能品味到,別有風味的人間,就像主持人龍洋所説:“詩詞不僅看上去很美,讀起來很美,還有可能聞上去很香,嘗起來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