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在全社會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宣傳教育的通知》,對在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之際開展“四史”宣傳教育作出安排部署。在全社會掀起“四史”宣傳教育熱潮之際,紀錄片正發揮其獨特作用,以影像講述歷史。
智利導演古茲曼曾説:“一個國家沒有紀錄片,就像一個家庭沒有相冊。”作為國家相冊的紀錄片,以真實性為本質特徵,兼具開拓認知、提高審美、教化社會等多重功能,是助力開展“四史”宣傳教育的重要方式。近年來,在中宣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等有關部門的指導和推動下,涌現出多部優秀紀錄片作品和以《國家記憶》為代表的“四史”學習教育欄目,用可視化教材推進著“四史”宣傳教育。
在紀實光影中重溫“四史”
從見證建黨百年的奮進之路,到回顧篳路藍縷的新中國建設征程,從改革春風吹滿地的改革開放,再到橫跨百年的社會主義發展史。多部紀錄片從波瀾壯闊的“四史”長河中汲取重要時刻、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結合珍貴史料、專家解讀、實地探訪等多種手段進行創新表達,在熒屏之間為“四史”宣傳教育搭建起一道亮麗的紀實風景線。
2021年清明之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策劃推出了六集紀錄片《絕筆》,並在華語環球節目中心《國家記憶》欄目播出。全片以“英烈絕筆”入題,帶領觀眾重溫一封封絕筆背後的家國故事。革命烈士的遺書、家信、入黨誓詞等絕筆字字千鈞、行行含淚,直擊人心,不僅讓英烈們初心不改、信仰彌堅的革命精神躍然紙上,也打通了情感共鳴的時光隧道,讓理想信念的光芒穿過歷史,承載今日的逐夢征程。
在紀實影像中回望過去,在光影對比中感觸今夕。近期,多部聚焦建黨百年的紀實作品涌現,在不同視角、不同表達、不同形式中形成對歷史的立體還原。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的百集文獻紀錄片《山河歲月》,以山河為經、以歲月為緯,全面、立體、生動地呈現了中國共産黨人的精神譜係,詮釋了黨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的“成功密碼”。
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製作的人物傳記片《理想照耀中國(第二季)》以人帶史、以史寫人,通過革命先烈真實動人的故事,生動展現共産黨人無私無畏的犧牲精神和革命理想。
《國家記憶》團隊製作的紀錄片《卓越的恩格斯》,以紀念恩格斯誕辰200週年為契機,實地探訪了恩格斯生前生活、工作過的場所,首次集中公開恩格斯大量手稿、親筆信、即興創作的漫畫以及由他譜寫的樂曲片段,為人們學習了解恩格斯提供了一部生動的漫遊指南。
當長視頻紀錄片以信息豐富、深挖細節見長時,中短視頻紀錄片則以短小精悍、表達凝練另辟蹊徑。
由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共江蘇省委聯合攝製的百集微紀錄片《百煉成鋼:中國共産黨的100年》,以小入口折射大主題,以小故事揭示大道理,擷取100個重要事件,用100集、每集8分鐘的體量,採用歷史影像、情景再現、電腦動畫、彩色沙畫等多樣化手段講述具有重大意義和影響的黨史故事。
同樣以多元化講述為特色的《美術經典中的黨史》以畫為體,以史為魂,精心挑選出100件最具代表性的美術經典作品,生動再現中國共産黨100年來波瀾壯闊的光輝歷程。在每集15分鐘的體量裏,採用虛擬演播室人物訪談結合故事短片、作品展示、動畫示意、歷史背景介紹等多種手段和元素,在提高可看性的同時也增加了節目的信息量。
紀實+,拓展“四史”可視化更多可能
近年來,在跨界融合發展的大趨勢下,“紀實+”大大拓展了紀錄片的邊界,在新技術、新受眾、新生態下,紀錄片主流化、品牌化、年輕化、國際化等發展趨勢日益凸顯,紀錄片的融合傳播力、社會影響力、輿論引導力也得到明顯提升,紀錄片正成為年輕一代觀眾的心頭好,而多元化、年輕化的“紀實+”表達探索,正為“四史”宣傳教育的可視化打開更大的想象空間。
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指導,浙江廣播電視集團出品的聚焦中國共産黨人精神譜係特別節目《精神的力量》,以紀實為內核,通過“電視劇彙編+嘉賓宣講+採訪解讀+外景拓展”等多維度呈現方式,構築起一個個熠熠生輝的“精神坐標”。
浙江衛視還與“學習強國”浙江學習平臺聯合推出融媒體互動答題節目《世紀航程:中國共産黨黨史知識學習達人挑戰賽》。節目採用“紀實+競賽”的綜藝形式,將新時代的鮮活故事融入黨史故事中,吸引年輕用戶參與,激發他們學習黨史的熱情。
同樣以“紀實+”為框架,以電視化、藝術化進行創新表達的主題電視節目《時間的答卷》,以具體事件、具體人物和鮮為人知的檔案文物為故事載體,採用情景再現、跨時空聯動的手法,以革命文物和情景再現為載體,“特邀講解員”于演播室場景講解事件的方式,生動地勾勒出16位不同時期優秀共産黨員的鮮活群像。
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江西衛視聯合製作出品《閃亮的坐標》用“紀實+講演”的組合形式,邀請嘉賓走進演播室,在對英雄人物事跡的動情講述過程中,調動多種視聽手段,營造沉浸式氛圍,讓一位位英雄人物,從歷史深處“走”到觀眾面前。
融合傳播,為青少年打造四史“爆款”
紀錄片能夠為青少年獲取知識、增長見聞、了解歷史、展望未來提供真實影像支撐,是在“四史”宣傳教育中,為青少年立德樹人、培根鑄魂的重要方式。這就要求創作者,不僅要在內容層面進行“紀實+”等年輕化表達的探索,也要創新融合傳播手段,吸引更多青年人關注和參與其中。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策劃發起的《全國大學生黨史知識競答大會》面向青年,以黨史知識競答為主線,著力打造年輕態黨史公開課,引導大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進一步領悟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的深刻含義。
《理想照耀中國(第二季)》推出的水墨彩繪人物手繪海報,將人物形象與時代背景、革命事跡有機結合,讓人眼前一亮;而精心製作23條短視頻及宣傳片,在新媒體平臺發佈後,也得到了廣大網民的點讚評論。浙江衛視組合推出的《精神的力量》和《世紀航程》,以多元搭配的節目模式和精彩內容,吸引年輕人關注。再如,《閃亮的坐標》每集只有15分鐘左右,並以段落化的環節來解構節目,這就滿足了短視頻傳播的需求,有利於實現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多屏共振。
除了“四史”題材作品的融媒體傳播創新之外,值得關注的還有日播欄目的傳播創新。《國家記憶》是一檔以記錄講述中國共産黨奮鬥史、新中國飛躍史、改革開放進程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史為內容的日播紀錄片欄目,引導社會大眾和青少年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在融媒體傳播創新上效果顯著。為了讓“四史”觸達更多受眾,《國家記憶》不僅構建立體傳播矩陣,還使用高燃的背景音樂、二次包裝的短視頻、MV延伸作品、強調熱點意識等創新手段,使得節目話題屢屢登上熱搜。此外,《國家記憶》在傳播創新上也不斷探索線上線下的融合,通過海報展示、短片播放的形式“現身”城市核心商圈大屏幕、地鐵公交電視、站臺通道等人流密集區域,拓展了紀錄片傳播的新局面,實現了線上線下聯動,將節目影響延伸至日常生活中,用實踐豐富著“四史”表達。
以匠心闡釋初心,以影像厚植情感。在全社會大力開展“四史”宣傳教育之際,紀實影像正發揮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來源:廣電時評 作者:紀國平(紀錄中國觀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