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是人類歷史中最講究傳承的文明,中華民族自古及今都是最具凝聚力的族群。不論是文明的薪火相傳,還是疫情面前民族凝聚力的體現,我們這個民族賴以復興的關鍵根本,除了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因素,不可或缺的還有優秀的傳統文化基因,尤其是我們的母語語言系統及文字系統。
故而,“如何讓古籍裏的文字活起來”?這對當下的中華民族來説,其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我們的典籍、我們的母語和文字,就人類文明發展史而言,幾乎可以説是獨一無二的。
筆者近些年在歐美講學時感觸頗深的是,今天歐洲的年輕人已經很難讀懂莎士比亞原著,更遑論古希臘、古羅馬時期的經典。一個根本原因是因為字母文字、拼音文字雖初學甚易,但在歷史的長河中卻缺乏像漢字一樣獨特的穩定性。漢字的音、形、義三維結構使得漢語文明的智慧結晶雖歷經歲月磨洗,卻依然可以歷久而彌新,既可“‘語’近人”,又可“言治平”。
一方面,是“‘語’近人”。
真正有生命力的經典話語,一定是貼近生活而明於人心的。比如,習近平總書記今年新年賀詞裏的“征途漫漫,惟有奮鬥”,2017年新年賀詞裏的“擼起袖子加油幹”,都曾“刷爆”朋友圈,引發所有人的強烈共鳴,不僅街頭巷尾、網上網下人人傳頌,更深入全體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成為大家在談及奮鬥、思考奮鬥時自覺遵循的方向,昇華為當代中國人的精神底色和文化基因之一。又比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鼓勵青年要有奮鬥精神時曾説:“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世界上沒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奮鬥。”“好兒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奮鬥無悔。”這些話都很樸實、很接地氣,但為什麼遠比那些華麗辭藻更提氣、更振奮人心?這是來自話語本身的力量,來自話語蘊含著的閃爍真理光芒的思想力量,它無比坦誠,更無比赤忱,無須修飾,直抵人心。
更難能可貴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用最接地氣的話鼓勵青年人奮鬥的同時,還引用了許多詩文,用經典點亮人心。因為,那些穿越時空而歷久彌新的經典是中華文明的具象承載,無論相隔多遠,只要走“近”現實,立刻就能喚醒流淌在中國人血液裏的文化基因,或和風細雨、或平地驚雷地點亮我們,通過從心靈深處回蕩起的共鳴與感動,收穫對現實的思考與感悟,找到前進的方向與道路。就像引用屈原《離騷》中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是詮釋中國人奮鬥精神和堅韌品質的最好詩言之一,自古及今激勵著無數仁人志士,宣示著奮鬥精神是我們這個民族的一種歷史稟賦,一種精神深處的自覺與不悔;就像引用毛澤東《七律·到韶山》中的“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這是對韶山、對湖南、對神州大地上各族人民英勇奮鬥的謳歌,是對偉大鬥爭中所有烈士英模的讚頌,更昭示著“敢”與“換”的主體是無私無畏、奮鬥不息的中國人民,人民才是夕煙下的遍地英雄;就像引用南北朝《劉子·崇學》中的“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意思是鑿井這件事,不過開始於三寸的小坑,最後卻能形成萬仞的深井,啟迪我們堅韌不拔是自古以來的民族品格,作為民族的一分子,我們每一個人只有在奮鬥中不斷磨礪自我、砥礪前行,才能成就有價值的人生,才能最終實現全民族的偉大復興。通過引用這些詩句,分別解答了“為什麼要奮鬥”“為誰而奮鬥”以及“如何奮鬥”的終極問題,這樣的表述是雅俗共賞的,是令人久久回味的,是具有歷史的高度、生活的內涵與時間的力量的。
這是真正的“近人”之語,既“近人”,又“進心”,言近旨遠,回味無窮。
另一方面,是“言治平”。
中華文明是人類原生文明中唯一一個一直連貫沒有斷裂的文明,有一個學界共識,即我們的母語語言文字是我們的文明最重要的載體與支撐。在中華文明的歷史上,所謂至理之言,必達于治平,載于典冊,而且在不同歷史階段各有其鮮明的時代價值。
這些治平之言的內容涵蓋了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集大成。習近平總書記經常引用這些治平之言,以“誠信”為例,2014年5月4日青年節那天,習近平總書記和北京大學師生座談中專門談到誠信,他引用了兩句名言,分別是“言必信,行必果”“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然後他接著説:“像這樣的思想和理念,不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有其鮮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時代價值。”2020年企業家座談會,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談起誠信,他説:“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人無信不立,企業和企業家更是如此。”這兩次引用,前者源於《論語》,“信”是守信,而“果”是有結果,意思是説話一定要守信,做事一定要堅持到底,一定要有結果,人如果不守信,那怎麼可以呢?後者出自《孟子》,意思是説,誠信是自然的規律,追求誠信是做人的必備品質。
有意思的是,兩千五百年前,孔子在擲地有聲地説出“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後,還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叫做“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説人而無信啊,就像大車沒有輗,小車沒有軏,怎麼可以行走呢?在古代,大車是牛車,小車是馬車,而“輗”和“軏”就是連接車轅和車衡之間的木銷,大致類似於今天的螺釘,一定是極不起眼的,可是再精美的車,如果沒有“輗”與“軏”,如果沒有小小的木銷,或者這個木銷質量不過關的話,那不過是一堆零件的堆砌,即使上路也有可能半途折戟,更遑論行穩致遠。
兩千五百年後的今天,從傳統儒家的“仁、義、禮、智、信”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聯想到在我們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的關鍵當口,既有許多企業以誠信贏得口碑、贏得成功,也有一些企業存在不講誠信甚至違規違法的現象,不得不感到呼喚誠信的必要性;聯想到“十四五”規劃《建議》多次寫入“誠信”,強調要“弘揚誠信文化,推進誠信建設”“加強學風建設,堅守學術誠信”,不得不感到培育誠信的迫切性;再聯想到習近平總書記同需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青年學子們談誠信、同代表市場經濟主體的企業家們談誠信,我們更能感悟到習近平總書記引用“言必信,行必果”“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這些經典文句時的語重心長、殷殷囑託,更能感悟到誠信所蘊含的民族特色、當下價值,以及包括誠信在內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承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代精神和社會主義本質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所引用的這些經典詩文,是民族歷史中的智慧沉澱,是中華文明中的治平之言。經由習近平總書記的引用,它們更加彰顯了所繼承的民族特色,被賦予了更加嶄新的時代價值,擁有了蓬勃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在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不斷綻放出思想的力量。對於我們每一個普通人而言,學習體悟這些治平之言,並且做到學行合一,其實也是扛起火炬、傳承薪火的身體力行。
因為有近人之“語”、治平之言,因為能知行合一、開拓進取,領導人的語言風貌與行為風範必將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族群和這個迎來民族復興的偉大時代。近日,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英國社會學會榮譽副主席阿爾布勞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共産黨的成功在於它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復興,改變了整個民族的精神面貌和狀態。在這一百年裏,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從曾經遭受的恥辱中發展崛起,創造了積極、樂觀和團結的局面。
從毛澤東,到鄧小平,到習近平,雖然不同時期領導人風格各有不同,但他們言近旨遠的語言風貌與知行合一的行為風範,無不在民族發展、奮起的關鍵時刻,傳承著中華文明薪火,影響著時代發展的偉大進程,塑造著睿智從容、堅忍進取的民族性格。
(作者:酈波,係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江寧織造博物館館長;兼任國際華文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聯合國中文日主旨演講嘉賓;“中國好書”獎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