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于洪權,男,遼寧省本溪市。
于洪權的父親在他兩個月時就進藏區工作了,媽媽也因病退養在家,家裏還有一個心智不全的哥哥,家庭條件讓小于洪權很早就學會了節儉,他從不攀比,把好吃的都留給媽媽。
小小少年很少煩惱,無憂無慮陽光照,但有一天風波突起,憂慮煩惱都來了。成長的道路雖然鋪滿荊棘,但它卻鞭策我一路前行,不畏風雨。也讓我始終相信經歷風雨才見彩虹。這是一個最美孝心少年成長過程的自述。
我叫于洪權,男,11歲,是本溪市實驗小學四年三班的一名學生,校園中的我學習刻苦,善於專研,禮敬師長,團結友愛,是老師和同學眼中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生活中的我是一個充滿愛心,陽光孝心的好孩子,爸爸在我出生不到兩個月,就響應國家的號召進藏區工作了,媽媽也因為身體原因早早就退養在家了。雖然沒有條件優厚的家庭環境,但父母對我的愛從不缺席,給了我中國最傳統的家庭教育。讓我這個少年從小就樹立了正確的三觀。淳樸和善良是我的做人標準,樸實無華是我做人的品格。
做最美孝心少年,就是把快樂帶給父母。
父親為了生計進藏工作,每年只能回來三兩次,家裏就剩下體弱的母親和一個心智不全的哥哥,小小年紀的我深知父母的不易,所以我從來不和同學們在物質上攀比,不鬧著去超市買玩具,買零食,除了學習用品和生活必須品我不會額外要求其他的物品。因為我深知爸爸遠在他鄉賺錢的不易,媽媽超持家務也是是精打細算,自己捨不得給自己買營養品,總是把節省下來的錢給我和哥哥添置一些生活必需品。雖然沒有豐厚的物質,但是我卻從未因此在學校自卑,相反,在生活中我一直保持著陽光、開朗、積極的心態和同學們交往,和老師們溝通。課下,我把書中讀到的偉人們節儉不浪費鋪張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告訴他們不應該以奢侈為榮,要傳承中華民族厲行節儉的傳統美德。在學習上,我也積極進取,刻苦專研,遇到困難會迎難而上,用一個個優異的成績回報父母的辛勞和付出,小小年紀的我知道能夠不讓父母多勞心,就是最大的“孝”。而我們這個家庭,父母勤勞,母慈子孝,孩子懂事,從未缺少過歡聲笑語。
做最孝心美少年,就是把“好吃的”留給母親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情。很小的時候就聽過媽媽給我講過關於孝心的故事,並深深的受這些故事的影響。記得學前班的一天中午,我照例和小朋友排著隊去小餐廳吃飯,剛剛走到餐廳,就聞到了濃郁的餃子的香味。媽媽生病了一段時間,好久沒有可口的飯菜了,家裏更是好久都沒有吃餃子了。看到前面的小朋友吃得津津有味,我的哈喇子都快流出來了,真想馬山就吃到餃子解解饞。可是,在餃子拿到手裏的這一瞬間,我想到了媽媽這段時間媽媽身體一直不太好。精神狀態也很差,早上上學的時候媽媽還是勉強把我送到學校的,這會兒媽媽吃沒吃飯?這麼樣了?我的腦海裏瞬間挂滿了問號。想到每次自己生病時,媽媽都會做好吃的給我吃,如果媽媽吃了餃子,應該病情馬上就會好起來。想到這裡,我悄悄咽下口水,將餃子放進飯盒裝進書包裏,自己餓著肚子堅持到晚上放學,一路飛奔回家將餃子拿給媽媽,媽媽看到那十個餃子感動的哭了,她啜泣了很久。因為她知道那是孩子的午飯,自己的孩子餓肚子,每個媽媽都會心疼的。而我一邊給媽媽擦眼淚一邊奶聲奶氣的説:媽媽,小朋友們都説很好吃,你吃吧,你吃了身體就變好了,到時候爸爸回來,你就有力氣給我們做好吃的了,我們一家人就都能夠開開心心的了。餓一頓飯沒事的,我是咱家的男子漢,爸爸不在家我一定要好好照顧你。
做最美孝心少年就是節儉不亂花錢
平凡的生活是幸福安逸的,隨著一點點長大,我上小學了,我更加覺得自己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了,事事都要為父母著想,少讓他們為難。從小到大表哥用過的學習用品我從來都不嫌棄,表哥穿過的衣服我都會讓媽媽洗乾淨繼續穿,媽媽有時候心裏難過,我都會安慰她,吃得飽穿得暖,有得用,幹嘛覺得不好,再説了穿過的衣服不硬舒服。每次説到這裡,媽媽都會情不自禁的擁抱我,親吻我,誇我是懂事的好孩子。
做最美孝心少年就是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每天,完成家庭作業,我都會幫媽媽做家務,擦地、洗菜、收拾碗筷,只要是我能做到的事情,我都會第一時間和媽媽搶著去做。這樣幫媽媽分擔一些家務,媽媽就有更多的時間休息,調養身體。有時候我也會學著媽媽的樣子,去市場買菜,買日用品,一來二去我學會一些生活的基本技能,每次採買歸來我都很興奮,沒有一絲的抱怨也從不覺得累,因為我是媽媽的得力助手,我為家庭做出了貢獻,這是光榮和幸福的事。
古老的文明滋潤著華夏每一寸土地,洋溢著無限的光彩。生於斯,長于斯,泱泱大國,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和影響,“百善孝為先”的治國安邦策略,感染著全世界。也在我的心靈中種下了一粒孝心的種子,它在我付之行動的點滴中,慢慢的生根、發芽,拙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