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部

60餘年深藏功與名,老英雄的一生教會孩子這些事!

CCTV節目官網-CCTV-14 2020六一特別節目《我們的節日》 來源:央視網2020年05月27日 16:35 A-A+

央視網消息:如果你問孩子們,他們的偶像是誰?他們或許會興奮地説:誰長得很帥,誰唱歌很好聽,誰打球時很酷……其實,孩子的偶像名單裏更應該有這樣的一些人:他們在祖國需要時,義無反顧、勇往直前;他們在各自的崗位和領域做出的成績,成全了我們今天美好的生活;他們用一生堅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他們,更應該成為孩子們的榜樣。

即將到來的六一兒童節,將會有這樣幾位榜樣來到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0年“六一”特別節目《我們的節日》中。他們將會在這個特別的節日裏,講童年、送祝福、寫寄語——鼓舞信心、凝聚力量,幫助孩子們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究竟是哪幾位榜樣呢?央視少兒推出2020年“六一”特別系列《榜樣傳遞力量》,先讓小朋友們了解他們的故事。今天,繼續和孩子們一起感受榜樣的力量。

都知道你樸實勤勉,卻不知你曾戰功赫赫。你把獎章深藏在箱底,對戰友的懷念深藏心底。從不居功索取,只為堅守使命初心,默默奉獻。于國於民,你是忠誠偉大的士兵。這位老人,就是“共和國勳章”獲得者、戰鬥英雄張富清。

張富清穿上老式軍裝,莊嚴敬禮

95歲的張富清老人是湖北來鳳縣一名離休幹部,平日裏,他看著和其他老人沒什麼不同;以至於連身邊的人都不知道,他是一名卓著功勳的戰鬥英雄。70多年前,他在解放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之後他將榮譽封存心底,直到2018年底,人們才終於了解到這位戰鬥英雄的過往。

2018年底,湖北省來鳳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進行退役軍人信息採集工作。來鳳縣委政法委幹部張健全的父親張富清是一名退伍軍人。2018年12月3日,張健全懷揣著一個包裹來進行信息採集。

 資料圖:報功書 (來源:來鳳縣融媒體中心

3枚獎章,一張特等功報功書,一本立功證書記錄著軍一等功一次,師一等功一次,師二等功一次,團一等功一次,“戰鬥英雄”稱號兩次。父親珍藏一生的這些寶貝,震驚了來鳳縣退役軍人信息採集專班的工作人員。

來鳳縣退役軍人信息採集專班工作人員聶海波:“當時他用一塊紅布包著一塊軍功章,軍功章上面寫著‘人民功臣’,當時看到這個軍功章之後我一下就愣住了,像這種人民功臣獎章不是一般人能夠拿到的。”

這些凝聚著鮮血和勇氣的赫赫戰功,被壓在箱底60餘年。因為這次信息採集需要如實報告自己的情況,張富清才把它們曝光在人前。

1948年,24歲的張富清離開陜西漢中洋縣的家,光榮入伍,成為西北野戰軍第二縱隊三五九旅七一八團二營六連的一名戰士。那一年,人民解放戰爭進入奪取全國勝利的決定性階段,張富清屢次擔任突擊隊員,衝鋒在前,為部隊前進掃清障礙。

1948年11月中旬,為配合“三大戰役”之一的淮海戰役,西北野戰軍發起了冬季攻勢,張富清所在的部隊在陜西省蒲城縣以東25公里處的永豐鎮發起進攻。部隊決定成立突擊組,張富清又一次成為突擊隊員。

1948年11月27日夜間,張富清和另外兩名突擊隊員一起,先行跳下永豐城墻,和敵人激烈戰鬥。搏鬥過程中,張富清覺得頭上好像被人狠狠砸了一下,但他根本來不及細想。在雙方密集火力交鋒中,張富清逼近敵人的碉堡。戰鬥持續到天亮,張富清堅守到了部隊進城,永豐城被收復。直到這時,張富清才注意到自己受了傷。

張富清:“滿臉流血,流得一身都是,我手上去一摸,一塊頭皮被炸得很高,頭皮一下揭起來了,我才知道自己負了傷,一共有五處。”

在這次戰鬥中,張富清炸毀了敵人兩座碉堡,繳獲兩挺機槍,彈藥四箱。因為在戰鬥中表現英勇,張富清獲得西北野戰軍甲等“戰鬥英雄”榮譽稱號。

張富清入伍後,幾乎天天打仗,一直沒有給家裏寫信。因為沒有收到過兒子的家書,遠在陜西漢中的母親以為張富清已經犧牲。直到1948年底,一張西北野戰軍寄來的特等功報功書送到了母親手裏,她才知道兒子不僅活著,還成了戰功卓著的英雄。

當年戰場上的赫赫戰功似乎被他有意淡忘,“戰鬥英雄”,“人民功臣”,一枚枚獎章,一份份證書,被他封存在一個舊皮箱裏,從未向人提起,甚至連子女都知之甚少。

數十年來,老人為什麼對自己的戰功只字不提?每當被問到這個問題,張富清總是紅了眼圈:“和我一起並肩作戰的很多戰友都為黨、為人民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為黨為人民的功勞都比我高,我有什麼資格來標榜自己?我有什麼資格來到處炫耀自己?”

回憶起老戰友,老人潸然淚下(新華社程敏  攝)

如今,當年革命先烈們高舉的紅旗已經化作鮮艷的紅領巾,飄在每一位少先隊員的胸前。英雄們的事跡,始終激勵我們前行。老英雄張富清爺爺的故事告訴孩子們:愛國,不是口頭上的豪言壯語,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是即使不被人知道也堅守的信念!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宣告成立那天,張富清和359旅718團的戰友們正在去往新疆的路上。住地窩子、開墾鹽鹼地、頂風沙、扛烈日……後來回憶起前往新疆的那段日子,老人説過一句話:“去新疆的那種艱苦比上戰場還讓我難忘。”

1955年,在湖北武漢完成兩年文化學習後,張富清面臨復原轉業。他有多種選擇:留在大城市,海闊天空;回陜西老家,方便贍養老母。出乎所有人意料,得知湖北最艱苦的地方是恩施,恩施最偏遠的地方是來鳳,張富清二話沒説,把工作地選在了來鳳。

一腳踏三省的湖北省來鳳縣,地處武陵大山深處,在這裡,張富清輾轉五個工作單位,在海拔過千米的高山裏開山修過路,在險峻的峽谷裏為抗旱徒步找過水,還為盤活貸款在煤礦裏駐過點。

上世紀60年代,張富清任(來鳳)三胡區副區長,一人幾十元的工資要養活一家六口。妻子孫玉蘭原本在三胡供銷社上班,國家開展精簡退職工作,張富清首先動員的,竟是自己的妻子。

孫玉蘭:“他從我這先開刀,我問他你把我搞下來,我犯的什麼錯誤,我從來沒差過款,我也沒有偷過東西,你為什麼把我弄下來?他説你下去我好搞事。”

張富清:“我只有把自己人先動員下來才能夠進行工作,才能夠落實這個政策,否則我怎麼去教育群眾? ”

張富清先後在來鳳縣糧食局、三胡區、卯洞公社、外貿局、建設銀行工作。1985年,張富清在中國建設銀行來鳳支行副行長崗位上離休,從轉業到離休,三十年時間,這位曾經的戰場排頭兵一直默默地做著一顆螺絲釘。

愛國是什麼?對老英雄張富清來説,就是國家需要什麼,我就是什麼;戰爭年代,就是英勇的戰士,為了國家一往無前,敢於犧牲;和平歲月,就化身最平凡的螺絲釘,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在普通的工作崗位上貢獻力量。

孩子們,我們有倖生在和平年代,努力學習,增長本領,不怕困難,不畏辛苦,在自己的學習和工作領域做出成績也是愛國!

7年前,張富清因病被截去左腿,那是孫玉蘭見過丈夫最低落的時候。手術後,家人都以為張富清會一直坐在輪椅上,但張富清卻説,“我要發揚保持突擊隊員的精神,我要站起來。”傷口剛剛癒合,張富清就開始下床“鍛鍊”。這個老兵在他88歲的時候開始了一場新的“戰鬥”——重新學習走路。   張富清用雙手撐著輔助行走支架,開始在家裏一遍一遍地練習走路。練習初期,因為走不穩經常摔倒,受傷流血的意外時有發生。家裏的墻壁上,至今還留有他為了重新站起來流過的血跡。

憑著驚人的毅力,老兵張富清打贏了人生的這一仗。如今,張富清已經可以自由走動,他堅持自己下樓買菜,有時還會親自下廚給老伴炒幾個菜。除了做到生活自理,張富清堅持的另一件事情就是讀書看報,關心時事。

孫玉蘭:“他還講人不學習要落後,你曉不曉得?機器不用要生銹。他就經常説我,你不愛學習,不愛刻苦,説我要學習,你看那字典就是我們兩個人的老師。”

老英雄張富清,經歷了戰火的洗禮,又面臨病魔的考驗,不畏懼生死的老英雄,也不會被命運絆倒!

孩子們,你們一定也有自己的英雄夢想,想成為頂天立地的人,做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其實,拯救世界是英雄,和敵人英勇搏鬥是英雄,和自己“鬥爭較勁”,一直努力進步不放棄也是生活中英雄!

2018年的冬天,張富清“深藏”了半個多世紀的人生傳奇被人知曉,媒體蜂擁而至。張富清拒絕接受採訪:“我只是一名老兵,平凡得很,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事。”兒子張健全沒辦法,只好對父親説:“採訪你,讓你給大家講講當年你和戰友的事,教育教育現在的年輕人,也是在給國家做貢獻。”聽到這話,張富清態度馬上轉變。這就是老兵——在張富清心中,“只要是組織要求的,就要堅決完成;只要是為國家做貢獻,叫我做什麼都可以”。

告訴孩子們:愛國是什麼?是戰爭年代的拋頭顱灑熱血;也是和平年代的敢當一顆螺絲釘;英雄是什麼?是戰場上的不畏生死;是對艱難條件的迎難而上;也是對命運的永不認輸!

6月1日晚黃金時間,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0年“六一”特別節目《我們的節日》,和孩子相約,一起聆聽前輩的寄語,感受榜樣的力量!

收視TOP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