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央視網 > 青少臺 > CNTV幼兒健康首頁
”己所不預,勿施於人”,其原意是要人們理解他人與自己有著相同的需要,並要像善待自己的需要那樣善待他人的需要。過去,人們總以為這句話是指向道德成長的。而今天,人們已經逐漸認識到了它對心理成長的意義。
心理成長當然是離不開認知和情感的。幼兒要獲得對這句話真實含義的理解並接納它成為自己的一個處事信條,需要相當漫長的成長過程,而其中也絕少不了良好教育的支持。心理學家認為,幼兒在這方面的成長可以從兩條線索來看:一是對”需要”(包括各種層次、各種性質的需要)本身認識能力的成長;二是對與需要有關的各種人際關係和人、物關係認識能力的成長。
幼兒剛出生時,絕大部分需要都是生理性的。以後他們才會慢慢發現自己所需要的不僅僅是食物、衣被和屁股幹爽的感覺。他們還會慢慢發現自己有時候更在意周圍人的關注和母親的離去。再大一些,他們還會發現自己有與同齡夥伴玩耍和探索、學習的需要,甚至還會因一片樹葉、一抹朝陽的失去而引發出新的需要。更大一些,他們還將認識到:冒險、奉獻、犧牲行為也是追求需要滿足的具體行動。人類個體對需要的認識正是這樣一步一步走向更豐富、更複雜和更高尚的境界的。
幼兒剛出生時,連胳膊腿是不是自己的也弄不清楚。以後,他們不但會逐步弄清這一點,而且還會逐步發現其他並不”長在”自己身上的東西也還是能夠以某種方式屬於自己的。從這時候起,幼兒開始發展起一個以自己的需要為中心的”心理王國”。在這個王國中,所有的外界事物,包括周圍的其他人,都是以某種方式屬於自己的。直到幼兒能夠認識到:周圍其他人甚至其它事物同樣有權擁有世界上的一切,並能從感情上認可這一事實時,幼兒才有可能發展起對他人需要的更為完善的理解力。
那麼,怎樣培養幼兒對他人需要的理解力呢?兒童教育與心理學家普遍認為”移情訓練”是最自然有效地幫助幼小兒童發展這種能力的教育手段。因為,早期兒童是”泛靈論者”,他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都會自然地把周圍許多事物看作是和自己一樣有生命和有情感的。如一位4歲的幼兒看見一條垂挂在椅背上的毛巾,就對他爸爸説:”看,毛巾它累了!”一位媽媽指著被踩倒的野花對她3歲的孩子説:”小花被你踩疼了,快去把它扶起來,摸摸它,再向它説聲對不起!”那位幼兒馬上就跑過去對野花做了那些事……
在早期,這種泛靈化的、將心比心的、帶有強烈情感色彩的”教育對話”,一直被認為是相當有效。
但是,還有一種同樣很有價值的教育對話,在當今的教育交流中,常常被父母忽略,這就是”表白(或申明)”。我們的許多父母、老師一直”含辛茹苦”、”默默奉獻”,而在深層次上換來的卻是──子女、學生對長輩需要缺失的忽略,以及對長輩為他們所做犧牲和奉獻的”視而不見”或”不予珍視”。其實,父母和老師完全可以並應該”平等地”向孩子錶白自己的需要和自己的需要與孩子的需要的衝突,為滿足孩子的需要自己所需做出的犧牲以及自己最終做出選擇的理由(包括不予孩子滿足的理由)。因為,父母和老師是幼兒最初成長過程中與他們最接近的的人,最有教育意識的人和承擔了更多教育責任的人。只有父母和老師的”表白”才最有利於幼兒儘早獲得對他人需要的真實體驗和理解。
在這裡我們所談的理解力已經帶有較強的感情成份了,即:不是能不能理解的問題,而是會不會想到應該去理解和願不願意去理解的問題。
最後,還需要進一步強調的是,隨著幼兒的成長,他們將必然會面臨日益複雜的認識和理解他人需要的挑戰:只有在”知己知彼”的水平上,才可能自由地、可持續發展地與人際環境和自然環境共生共存、共同發展。當然,幼兒還應該逐步認識和理解到:人們的需要有高級和低級之分;有正當和不正當之分;還有能否有得到滿足的機會之分。如果忽略了這一層面的教育,幼兒也將無法面對一個真實的世界。
所以,我們説:幼兒對於他人需要的理解力的成長過程,是一個複雜的生態性的過程,父母必須用可持續發展的態度和方法來認真加以對待。
作者簡介:
許卓婭 女,1951年出生於中國南京,祖籍中國澳門。現任南京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研究所所長兼學前教育學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1988年獲教育學碩士學位。1996-1997作為訪問學者赴美國堪薩斯大學進修一年,多次赴香港、馬來西亞、美國參加學術會議和講學。
主要研究方向為:兒童的音樂發展與音樂教育(含哲學、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以及教學工藝學各層面的研究);兒童的身體發展、與體育(特別是舞蹈教育);幼兒園集體教育情境中的學習與教學的心理學問題;現實社會中我國兒童與教師的人格健康問題與教育問題;兒童以及成人的類比思維、靈感思維發展研究;教育研究以及教育研究的教學問題;幼兒園課程建設與教師專業發展研究。主持省級以上課題《幼兒園音樂教學的心理學研究》等4項,出版《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等專著、教材近20種,發表論文《再論音樂與音樂的人本價值》等近200篇。教學與研究成果獲江蘇省人文社科三等獎、教育部優秀教育改革成果二等獎、江蘇省教育廳優秀教育改革成果樹勳獎一等獎、國家新聞出版署優秀教育音像製品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