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電話:010-6890 0670
cctv.bilrary@staff.com
它們與人類之間,在相處的數段時光中,建立起了一種獨特而深厚的情感紐帶。只用愛來形容,好似過於單薄,聽聽“熊貓人”跨越山海,只為守護這群黑白精靈的故事,或許你會對這份情感,有更深的理解……
2012年8月10日,大熊貓“優浜”在日本白浜野生動物園出生。為了讓熊貓寶寶順利來到世界上,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下稱“成都熊貓基地”)的飼養員梅燕乘坐航班前往日本,守候著小生命的誕生。
大熊貓“優浜”。
梅燕分享了她守護“優浜”出生的故事:“我們去到日本沒兩天,‘優浜’就出生了。前一天下午,熊貓媽媽‘良浜’就應該有産前反應了,這時候我和同事們就開始輪換值班。交班時我和同事交代如果要生了,讓他們隨時喊我過來。”
“結果剛剛睡著,日本同事就敲門。我還以為是要生了,匆忙穿好衣服去到大熊貓圈舍那兒,結果一問‘生了嗎?’,得到的回答卻是‘還沒生’。我就問‘沒有生你把我喊上來做什麼?’結果話音剛落,沒一小會‘良浜’就生了。”梅燕表示。
或許大家時常都只注意到熊貓寶寶的呆萌可愛,但為了讓寶寶平安出生,大熊貓媽媽也是十分辛苦……
飼養員梅燕説:“大熊貓媽媽在産前也會經歷陣痛,並且生産全過程也有可能會持續很久。比如有些熊貓媽媽生四、五十個小時的都有。但它生下來的瞬間,就是一下子就出來了。”
母愛的偉大不言而喻,飼養員們的日夜守護同樣無私且珍貴。
成都熊貓基地飼養員李佳表示,為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日方動物園會提前派人來中國學習大熊貓育幼方面的知識,而中方也會派有經驗的飼養員前往,互相交流,互相學習。
跨越山海的守護之路,新生的驚喜只是旅程的風景之一,就算一路坦途也會偶有風雨。
李佳奶媽還與大家分享了中日合作讓熊貓幼崽轉危為安的感人故事:“我們在日方動物園的時候,也碰到幼崽出現過拉稀的情況。我們會與日方獸醫配合,診斷出幼崽拉稀的原因,通過喂藥等手段幫助幼崽恢復健康。”
圍繞著“浜家族”展開的故事,那可真有點説來話長。但“浜家族”作為最大的海外大熊貓家族,它們的故事絕對值得一聽!
成都熊貓基地飼養員楊雅美分享了一個“浜家族”的獨家“認貓插件”:“浜家族”有一個特徵就是嘴巴比較長,腿也比較長。
“浜家族”的大熊貓因性格好且溫柔,在飼養員間美名流傳,那麼為什麼“浜家族”的大熊貓能如此討喜呢?或許與日方動物園的工作人員對待大熊貓的態度有所關聯。
“日方動物園工作人員對待大熊貓非常溫柔,呼喚大熊貓時都是輕聲細語的,遊客參觀時也非常安靜。”飼養員李佳就自己的見聞分享道。
這就不得不提一下另一件小趣事:可能因為習慣了日方飼養員的輕聲細語,又或者是回到國內換了新環境,剛回到成都熊貓基地的“櫻浜”對飼養員的大聲呼喚略有“嫌棄”。
大熊貓“櫻浜”。
成都熊貓基地飼養員羅奶爸説:“‘櫻浜’剛回來那會兒比較緊張,我們喊它有時候聲音大了,它都會有點不太想過來。”
但為了更好地照顧“櫻浜”,羅奶爸總是不厭其煩地一次次拿起竹筍呼喚“櫻浜”,一步步通過美食籠絡“櫻浜”的心,逐步將人與熊之間的信任建立起來。
“櫻浜”在回國一年多的時間裏,在飼養員的精心照料下,已經逐步適應國內的生活啦!雖然可能一時半會還擺脫不掉“卡頓小櫻”的外號,但警惕性高,也不是什麼壞事嘛。
成都熊貓基地飼養員羅奶爸分享他觀察到的“櫻浜”的小個性:“通過我的觀察是,它吃到東西時突然卡住了,可能是在辨別周圍的那些聲音,是否會對它有影響,或者對它有沒有太大的刺激。”
大熊貓“桃浜”。
説起“櫻浜”,那不得不提起它那性格相差很大的妹妹——“桃浜”。如果“櫻浜”按性格可以被評為“i熊”,那麼“桃浜”就妥妥的是“e熊”,並且是會被稱為“社牛”的那種。
據奶爸介紹,“桃浜”從一回來,就對新環境適應得非常好,相比起姐姐“櫻浜”,“桃浜”的適應時間更短。又因在展出後活潑、不怯場,被大家親切地稱呼為“社牛”。
要説姐姐“櫻浜”的“認貓插件”是大大的“米奇耳朵”,那麼妹妹“桃浜”的“認貓插件”就是“自帶腮紅”。
“從我們的角度來看,是大熊貓的皮膚要分泌一種油脂,慢慢積累多了,它的毛色就會變深,就像大家看到‘桃浜’那樣臉‘紅紅’的。”成都熊貓基地飼養員羅奶爸向大家科普了“桃浜”的“腮紅”形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