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電話:010-6890 0670
cctv.bilrary@staff.com
新華社北京11月29日電 大熊貓,最萌“中國使者”,也是世界人民的頂流“團寵”。
在11月底召開的2024全球熊貓夥伴大會上,我國大熊貓保護“成績單”令世界矚目——
野外種群數量從上世紀80年代約1100隻增長到約1900隻,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大熊貓從“瀕危”等級下調為“易危”;全球大熊貓圈養種群數量達757隻,種群結構持續向好。
圓滾滾的身體、憨態可掬的面容,大熊貓擁有數不清的“鐵桿粉”。與會嘉賓感同身受,大熊貓是全球珍稀物種,守護它的每一步都不容易。
這是大熊貓國家公園唐家河片區白熊坪區域的一台紅外相機拍攝到的野生大熊貓畫面(2022年5月26日攝)。新華社發(大熊貓國家公園唐家河片區供圖)
野外家園更好了——
我國先後建立大熊貓自然保護區67處,2021年正式設立大熊貓國家公園,形成以大熊貓國家公園為主體的棲息地保護體系,總面積已擴至258萬公頃,85%的大熊貓野外種群實現棲息地連通和種群間遺傳交流。
四川擁有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貓棲息地。在這裡,野生大熊貓已發現1387隻,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增長超過50%。甘肅、陜西等地也經常發現野生大熊貓的蹤跡。與“國寶”不期而遇,成為“熊貓粉”們的快樂之源。
科技實力更強了——
“早期大熊貓的人工繁育是個大難題,上世紀80年代的十年間,我們只繁育了1隻熊貓寶寶,存活了2歲。”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首席專家李德生説,歷經艱難探索,僅為了尋找最適合的幼齡大熊貓配方乳,就試驗了幾十次。如今大熊貓人工繁育攻克了“三難”,發情率、育幼成活率等得到明顯提升,平均壽命也不斷增長,形成可持續發展的人工圈養種群。
國際交流更充分了——
大熊貓越來越多走出國門,推動野生動物保護科研技術交流的同時,也傳遞著和平和友誼。
前來參會的俄羅斯莫斯科動物園園長斯韋特蘭娜·阿庫洛娃説,莫斯科動物園為大熊貓盡可能創造接近自然的棲息環境,充分重視大熊貓的飲食、獸醫檢查等,努力讓它們生活得舒適。
“從‘丁丁’和‘如意’抵達動物園的那一刻起,我們就開始收集大熊貓的行為數據,研究生物醫學問題,以便開展有利於其他物種保護的研究。”斯韋特蘭娜·阿庫洛娃表示。
世界人民與大熊貓的情誼有多深?
2024年9月28日,參觀者在日本東京上野動物園拍攝留念,告別大熊貓“比力”(左)和“仙女”(右)。新華社記者張笑宇 攝
日本東京上野動物園副園長富田恭正分享了旅外大熊貓的送返故事。“比力”和“仙女”患上了高血壓,上野動物園與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多次商討後決定將它們提前送返中國,接受更好治療。在最後的參觀日,有約2000人比開園時間提前1個多小時來到動物園,排隊等候送別大熊貓。
世界人民對大熊貓的喜愛,帶火了熊貓主題文創産品,促進了文旅等相關産業的發展。“熊貓工廠”“西柚熊貓”等倣真熊貓玩偶製作公司也在短短幾年中成為了年營收破千萬元的企業。
大熊貓的保護故事,是一扇窗口,照見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實步伐。
不僅是大熊貓,近年來我國通過棲息地保護、人工繁育培植、放歸或回歸自然等多種措施,加強瀕危物種保護研究和國際合作,東北虎、海南長臂猿等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實現穩步增長。
此次大會期間,不少國際友人紛紛為我國大熊貓保護及生態文明建設成就點讚。
11月26日,在2024全球熊貓夥伴大會開幕大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致辭。新華社記者沈伯韓 攝
“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是一個持續不斷的征程,需要個人、社區、行業以及政府協同努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在會議上進行主旨發言時表示,中國呼籲努力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這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包含的可持續發展理唸有著深刻呼應。在該議程的實施過程中,中國正逐漸成為引領者。
約旦駐華大使胡薩姆·侯賽尼在參與大會“全球熊貓夥伴四川行”活動時感慨道:“在中國,我們看到了現代化發展與生態保護相結合的典範。”他希望將中國關於綠色經濟、野生動植物保護等領域的實踐引入約旦。
未來如何更好地加強大熊貓保護,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此次大會上,發佈了由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撰寫的《讓世界讀懂美麗中國的“綠色密碼”——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中國實踐與世界貢獻》智庫報告。來自30余個國家380多名與會嘉賓共同發佈“2024全球熊貓夥伴大會生態守護宣言”: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保護好大熊貓與人類共同的家園;
——把握並處理好環境與民生的關係,讓民眾盡情享受到自然之美;
——與各界夥伴攜手合作,形成更大合力,開啟大熊貓文化交流新篇章;
——堅持走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之路,為建設一個美麗清潔的世界作出新貢獻。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之路,既造福了中國,也造福了世界。
未來,呵護好最萌“中國使者”、守護好美麗地球,是我們共同的期待!(新華社記者胡璐、余裏、袁秋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