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新聞聯播):説起國家的財政政策,就是在“一收一支”之間,發揮好對經濟社會的調節作用。這些年,隨着國家財力的增強,企業和個人都從結構性減稅中嘗到了甜頭。而在支出上,除了直接花在教育、醫療上的錢不斷增加外,用在擴內需、調結構上的錢更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今天是節能家電補貼政策實施後的第一個周末,在北京的一家家電賣場,記者看到這裡銷售的節能家電全都貼上了明顯的補貼標識。補貼額度在幾百塊錢不等。
不要小看中央財政補貼的這幾百塊錢,這不僅鼓勵了商家備貨,調動了老百姓的消費熱情,也讓家電廠家順勢而動。
財政部數據顯示,2007年至2011年中央財政已累計安排316億元支持“節能産品惠民工程”,逐步建立了以照明産品、家電、汽車、電機等四大類産品為核心的推廣體系,拉動消費高達5500多億元。據測算,此次擴大節能家電等産品消費舉措有望拉動消費需求4500億元,並實現年節能1170萬噸標準煤。財政政策這種四兩撥千斤的調控效果也體現在對經濟結構的調整上。
對於國家大力支持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的政策效果,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的劉光明感觸可能更深。因為“天河一號”——這臺2010年創造了全球最快計算速度的超級計算機,它的應用前景當初並不被看好。
而國家財政用設立專項資金等方式大力支持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推動重大科技專項研究,迅速擴大了我國對於高速度計算技術的需求空間,也使得“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有了用武之地。生物制藥研究領域的華大基因,國家的投入達到了7個億,他們現在可以用“天河一號”這種超級計算機做基因序列分析。
中國財政政策在擴內需、調結構上的適時調整,在中外經濟學者看來,這是中國經濟穩健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而今天中國社科院披露的《中國公共財政建設報告》,提供了一份對最近6年我國財政政策的綜合評價。
(視頻編輯:蘇志剛 文字編輯:安夢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