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如果外來民工的子女有就學的願望,絕大多數都能得到一張課桌。
據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的調查統計,目前上海近400萬流動人口中,處於6-19歲教育年齡段的外來人口子女約24萬人,其中在本市全日制公立學校借讀的外來人口子女已達10.36萬人,佔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總數的8.1%。此外,上海還有由外來人員舉辦的簡易學校519座,在校生近12萬人,教職工約5000人。加上一些公辦或民辦的民工子女學校、班級,已基本滿足民工子弟的入學需要。
上海閔行區七寶鎮一條不知名的小路盡頭,一幢L型的二層樓房包圍著一塊平整的水泥操場。春日的陽光下,數十位孩子正在做操或玩跳繩;樓上,潔凈整齊的教室裏傳來瑯瑯的讀書聲……這座名為“振興小學”的民工子女學校是去年才落址七寶鎮滬星村的。建校迄今的4年中,校址幾經搬遷、改建,雖然如今的校舍也相當簡易,操場上沒有籃球架等任何體育設施,但在外來流動人口自辦的學校中,已是條件最好的一座了。
由於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區教育資源相對緊缺,而多數外來民工經濟收入不高,聚居在房租等生活費用較低的偏遠城區,因此,民工學校主要集中在城鄉結合部,辦學者主要來自安徽壽縣、霍邱、六安等縣,也有江蘇、福建、江西等省的。這些學校大都屬私人辦學,無合法手續,在上海500多所外來民工子女學校中,只有1/4履行了“既經流出地有關部門同意,又在本市教育部門備案”的規定。
在上海人眼裏,民工子女學校簡陋得有些寒磣,與本地的學校不能同日而語。上海市青保委辦公室的楊永明説:“外來辦學者基本是以盈利為目的,不可能花較多的投資去改善設施,不少教室是廉價租借的民居、廢棄廠房、閒置倉庫,採光、環境等都不理想,更無活動場地,有的甚至臨時搭建在危房和豬棚裏。一些學校連起碼的硬體都不全,而辦學的程序,師資的配備,操作的規範更無從談起。”
上海市教委與市公安局曾于1998年頒發了《上海市外來流動人口中適齡兒童少年就學暫行辦法》,大部分區縣也制訂了相應的實施細則。在民工聚集較多的閔行區,區政府和教育等職能部門每年都對有關“辦法”進行修訂,本著“扶持好的、淘汰劣的”的原則,將原有的96所規模小、設施差的民工學校精簡為48所,並嚴格規定教室、廁所、食堂、師資及收費等相關標準,基本杜絕了危房簡舍,達到了標準化。一些近郊區縣將富餘的村校借給民工子女入學,黃浦等城區還騰出場地,在公辦中小學設民工子女班,或由公辦學校及利用社會力量專門開辦民工子女學校,努力讓外地孩童也能在良好的環境、設備、師資中接受相應的義務教育。
多年從事民工子女學校管理的王金庚説:“雖然要真正做到教學條件的‘內外無別’尚有很大距離,但外來民工子女就學軟硬環境正在一天天好起來。”在虹橋、徐匯一帶收舊利廢的安徽阜陽民工張鳳平認為,他的孩子並沒有與眾不同或低人一等的感覺,學校的老師每學期家訪數次,孩子的學習成績也不錯。該打的防疫針和春遊等戶外活動也照常進行。在閔行一家小學任教的茍香蓮老師説:“不管孩子家庭是窮是富,我們付出的愛是同等的。”她所在學校的東北民工子弟師德山一時付不起學費,學校同樣給予其盡心盡責的教育。一些家境特困孩子的欠費還獲得了一定程度的減免。
儘管國務院《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要求對流動人口子女教育,“以流入地區政府管理為主,以全日制公辦中小學為主”,但由於大量的民工子女學校沒有合法“名分”,給管理帶來了難度。青保辦的楊永明坦言,目前上海的管理還是淺層次的。
記者 姜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