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價虛高患者之痛 質疑藥品“最高限價”
央視國際 (2002年09月20日 10:41)
中國經濟時報消息:貴州聖濟堂制藥廠生産的鹽酸二甲雙胍片批發價只有5元錢,而西安各大醫院竟然能賣到46.8元,利潤率超過900%。如此大的暴利是否違法呢,有關部門的解釋説是不違法。因為物價局定的最高限價正是46.8元。
那麼,5元錢成本的藥,核定的最高賣價可以達到46.8元,只要不突破這個價,就不違法。按照商業的一般原則,在一個不充分競爭或者還帶有壟斷色彩的市場上,賣者肯定會選擇就高不就低,允許賣50幹嗎要賣5元。因此,在目前的藥品市場上,多數藥店和醫院的藥價不管實際經營費用有多高,不少藥品是按最高限價賣出的。
問題在於,這個46.8元是怎麼鼓搗出來的?我們知道,藥品的價格主要是由生産、流通兩個環節決定的,按照規定,醫院和藥店可在藥品批發價的基礎上加價15%零售給患者,那就是説,批發價5元的藥醫院應該賣到5.75元才是合理的,即使進貨渠道不同,或者再加點雜費什麼的賣個十幾塊錢也就了不得了,怎麼就能寬限到46.8這個數上呢?也可能有的廠家質量高,成本大,能達到這個數,那些成本並不高的藥品按理不能跟著搭便車,是多少就是多少,如果搭便車就是違法。可事實上,又有誰去調查呢?讓消費者自我去判斷,又有幾個具備醫藥知識,能看出其中的名堂呢?因此,藥價虛高就成了患者的痛。
實際情況是:藥品從制藥廠出來,在出廠價上加上15%到醫藥公司,醫藥公司再加上20%至25%到醫院,醫院在零售時又會加價10%左右,而後再有回扣從中作祟,這樣,消費者所買的100元的藥品中就可能有50%多的錢放進了“黑洞”。而南昌“開心人”平價藥店正是繞開了這些“腐敗黑洞”,所以那些黑心人就聯手整他們。因為平常20多元的一板氟哌酸膠囊“開心人”只賣0.54元,一盒感冒通片0.8元,一支菌必治5.5元。這等於把藥價的黑幕揭了個穿,大家終於明白,我們以前花高價買的藥根本不值那麼多錢。即使賣如此低的價格,“開心人”仍然有利可圖。“在平均降價45%的基礎上,我們基本上還能有7%至9%的利潤以保證企業運作。”“開心人”負責人張暉如是説。北京率先扯起“平價大旗”的德威治大藥房總經理張玉寬也毫不避諱,在平均降價25%後,平價藥房仍然有贏利。
然而,北京中醫學會劉殿永秘書長卻對此頗有微詞,他擔心德威治如此大的降價幅度可能會引發藥品零售行業的價格混戰。 我不知道他説此話的動機是什麼,不過那些試圖擠垮平價藥店的人也是這麼説的。我們不禁要問,價格戰有什麼不好,讓醫藥市場充分競爭起來,讓良藥驅逐劣藥,讓價格回歸真實,讓消費者挎籃子買藥,讓沒錢的人也能看得起病,這有什麼不好呢?難道,維持現有的價格水平,讓那些暴利者繼續暴利,讓那些腐敗者繼續腐敗,讓那些不符合實際的“最高限價”誤導市場和被壞人鑽空子就不“混戰”了嗎?
我認為,不負責任的定價,莫名其妙的限價,限制競爭的政策,醫院系統的腐敗,醫藥監管的不力,才是醫藥市場混亂的真正原因。(張鮮堂)
責編:楊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