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深化國企改革】兗礦集團近萬人“減員”不下崗  
08月02日 09:39

    30歲的張國良,現在已是東灘煤泥熱電公司的高級技工。這名原南屯礦採煤一隊的採煤工,1996年“精簡分流”到熱電公司幹汽輪機運行工後,開始了適應轉崗需要的學習和培訓。先是取得中專學歷,如今正讀山東大學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的專科函授。

    同張國良一樣,熱電公司今天的512名職工全從煤炭主業分流而來。在上個世紀80年代,南屯礦共有2000名採煤工,年産量只有150萬噸;而目前僅380人,年産量卻超過500萬噸。熱電公司是用煤矸石和煤泥發電。煤矸石原先是百無一用的廢物,煤泥一車賣價才25元。現在,一噸煤泥的價格已達50元。熱電公司年發電量2.3億千瓦時,去年實現利潤1700萬元。

    “兗礦集團共有10萬職工,1992年以來共從煤炭主業減員9700多名職工。”兗礦集團副總裁金太説,我們的減員不是下崗,也不是在被動意義上的“減員增效”。以綜採放頂煤為主的核心技術的創新,變過去厚煤層分層開採為一次性開採,生産效率提高了8.5倍,每年為兗礦直接創造經濟效益2億元。1996年後,只用原先三分之一的人力,就能輕輕鬆鬆達到産量翻番,因此減員勢在必行。

    然而兗礦集團考慮到礦區地處縣城鄉村的實際,卻沒有把減下的職工簡單地推向社會,而是把人員分流與集團“煤與非煤産業並重”的發展戰略結合起來。據了解,兗礦非煤産業年銷售收入現已達44億元,佔總銷售收入的39.2%。從事非煤産業的職工達4.6萬人。

    在興隆莊礦地下500多米的工作面上,記者問採煤工焦春生是否擔心有一天會下崗?他手持採煤機“遙控器”肯定地回答: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採煤工還要減少是必然的。但我不用擔心,因為集團的非煤産業正在一步步壯大。

    兗礦集團董事局主席趙經徹説:“發展非煤産業,不僅為企業提供了人員分流渠道,而且成為企業提高可持續競爭力的增長點。如今集團非煤産業涉及機械制修、建築建材、運輸、發電、煤化工等40多個行業,去年實現利潤3.5億元。(尹洪東 鄧衛華)



責編:韓潔 來源:央視國際網絡


相關新聞
(深化國企改革)“夕陽”的新生——兗礦集團持續快速發展探秘(07月31日 11:40)
【深化國企改革】一萬個“主人”為了一個企業(07月28日 10:10)
【深化國企改革】客戶“賣”化纖——吉林化纖採訪手記(07月27日 10:39)
【深化國企改革】傅萬才的“抓人理論”——吉林化纖採訪手記(07月25日 10:53)
【深化國企改革】閃光的“數字胸章” 華錄企業文化的縮影(07月23日 09:20)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