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母親賣蔬菜供兒子考上鄉村教師,“農村孩子最需要父母陪伴”
面孔 央視網 發佈時間:2023年11月29日 12:34

央視網消息(記者 王靜遠 彭俊):大學畢業後,貴州小夥龍飛回到自己家鄉,成為了一名鄉村教師。龍飛在農村長大,他説自己沒見過大世面,從小就覺得老師是最了不起的人,從初中起他便立志未來要成為一名老師。

2017年,龍飛通過特崗教師政策,成為貴州畢節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羊街鎮第二小學的一名鄉村教師,羊街鎮也是生他養他的家鄉。

讀小學時,龍飛成績一般,他覺得在老師眼中自己是“拖後腿”的。升入初中時,他還不會拼拼音,但班主任李老師總是耐心地教他,每次答錯問題,她依然笑瞇瞇地,龍飛慢慢變得不再怕老師,沒過多久他就掌握了拼音,之後的三年成績進步很快。

這段經歷讓龍飛感受到了老師之於學生的影響,李老師在他的心裏埋下了“做老師”的種子,而親眼目睹著母親的艱辛付出,是促成種子從萌芽到開花結果的關鍵。龍飛很珍惜自己的工作,這既是母親的心願,也是他多年以來的夢想。

龍飛兄弟姊妹三人,父親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外出打工賺錢,母親一直留在家裏沒有離開。家裏種了很多蔬菜,一到週末或寒暑假,龍飛和弟弟妹妹就會陪母親背著蔬菜,到隔壁鎮子賣菜,為了省下車費,母親帶著他們走山路,一路走到鎮子上。跟在母親的身後,龍飛下定決心好好學習,將來一定要考上個工作。

讀初中時,每個星期的生活費龍飛都不捨得用完。週五下午放學可以回家,他總是選擇這天中午餓著肚子,把省出來的錢拿回家給媽媽,騙她説錢沒用完,“因為不想媽媽那麼辛苦,很多眼淚我都忍住了”。

龍飛的班上有很多留守兒童,大多是爺爺奶奶帶孩子,很容易出現溺愛。在老人眼中,只要小孩不調皮,其他的要求一應俱全,他去家訪時發現很多家庭裏,老人包攬了所有的家務,小孩抱著手機目不轉睛,“爺爺奶奶很愛孩子,但是他們的教育方式還是有欠缺”。

龍飛覺得,對於農村小孩而言,父母的陪伴是最重要的,他慶倖兒時媽媽的“不離開”,認為這對他們兄弟姊妹三人的影響很大——如果不是親眼見到了母親的辛苦,就不會要立志努力學習——龍飛説,對於小孩來説,親眼看到或親身體驗比旁人説再多“父母很辛苦”要管用得多。

正因如此,龍飛認為,鄉村教育更需要培養孩子獨立學習的能力,因為孩子父母大多不在身邊,而爺爺奶奶只管吃飽穿暖。哪怕孩子們現在成績不夠好,但能獨立完成作業,在他看來都是一種進步。

龍飛常常在短視頻平臺上分享校園生活,畫面中他永遠都是笑容燦爛的模樣。作為兩個女兒的父親,他身上的擔子並不輕,但每當面對學生時,他會有意識地呈現自己最好的一面,“哪怕裝也要裝出來”。

誠如龍飛所言,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和老師相處的時光甚至比在家的時間還長,他們會下意識地模倣老師的一舉一動。“如果老師的生活沒有了陽光,學生的成長就會吸收不到光。老師幸福了,學生就會在幸福裏健康地成長。”

編輯:王靜遠責任編輯:李夏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