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雅:白大褂變“大白” 從援疆醫生到社區志願者

最美人物 來源:央視網 A-A+

央視網消息(實習生 夏祎琳 記者 王靜遠):今年77歲的朱文雅,黨齡52年。年輕時,她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加入援疆隊伍,不怕苦不怕累,在新疆石河子任教37年。退休後,她返回故里,謝絕多家醫藥公司的邀請,甘做社區志願者,後又成為上海市嘉定區真新街道宣講團成員和社區黨校特聘教師。

朱文雅 受訪者供圖 下同

“社區就像家一樣”

2003年,朱文雅從新疆石河子大學醫學院退休,回到真新街道定居。起先,獨門獨戶的城市生活,不算熟絡的鄰里關係,令朱文雅很不適應。但當她到社區轉交組織關係時,一下子被社區書記的關懷打動了。

“他説,‘朱老師,歡迎你回家!’,我感覺心裏特別暖,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一樣。”諸如此類的細節一次又一次地打動了朱文雅,後來她謝絕了多家醫藥公司和衛校的邀請,決定留在社區做一名志願者。

由於真新街道老人較多,朱文雅從2003年起,就在社區開設了自我保健和慢性病防治的課程。2006年,真新街道成立社區教育講師團,朱文雅正式接過聘書,教授的課程也廣泛起來,又逐漸講授了愛國衛生運動、食品安全等課程。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朱文雅立刻想到,可以利用自己所學的生物化學專業知識,向社區百姓科普。“我就拿老百姓能聽懂的話跟他們講,為什麼這個病毒特別會變異。這樣大家的恐慌程度就減少一點。”

朱文雅時刻關心著街道的居民,把他們當作家人一樣來照顧。她先後與四位空巢老人結對,經常上門走訪,噓寒問暖。後來,她乾脆把自己的電話告訴了全體黨員,方便居民們有需求時能隨時聯絡到她。

朱文雅覺得自己和居民之間是互相關愛的,一次走訪一對空巢老夫妻時,對方注意到她崴了腳,於是專門到很遠的菜場買來鮮鴨蛋送給她,這讓她非常感動。

從援疆醫生到社區志願者

上世紀60年代,朱文雅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加入援疆隊伍,支援邊疆的醫療衛生事業,先後在當地任醫生和大學的生物化學教授。

後來在當地醫院工作時,有一次,遇到牧民夜間難産,醫院人手短缺,她便不顧路途危險,獨自到牧民家中接生,最終母子平安。

“我在黨旗下宣過誓。入黨一生只有一次,但是承諾要一生一世。”退休後,朱文雅仍時刻銘記入黨時的誓言。

擔任宣講團成員後,朱文雅又被聘為社區黨校特聘教師,這對沒有講過黨課的她來説,是全新的挑戰。朱文雅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了備課上,每堂黨課的講稿都反復修改,還多次觀摩優秀黨課講師教學,逐漸形成了一套生動有趣的黨課授課方式。

其中,“戲曲黨課”就是她與社區黨校老師們一起設計的一套最新的黨課模式——將滬劇、越劇、京劇中的經典橋段配以講解,真正讓黨課知識“入耳入腦入心”。

朱文雅為社區黨校黨員授課

此外,朱文雅還在暑期給小朋友開設了“紅色講壇”“滬語課堂”“國學課堂”等課程,受到社區黨員和居民的一致好評。

曾有一位在黨校學習的黨員對朱文雅説,希望自己的雙胞胎孫子長大了,還能上她的課,從小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這讓她很感動。

朱文雅為街道的小朋友們授課

用志願服務溫暖社區

“我是一個入黨52年的老黨員,我不上誰上!”今年年初上海疫情暴發,朱文雅一聽説社區需要志願者,就立即報了名。

從3月到現在,朱文雅已經參與了40余次抗疫志願服務,核酸檢測、發抗原、在大門口值守、卸保供物資,她都做過。隨著天氣逐漸變熱,每次脫下防護服,朱文雅衣服褲子都是濕透的,鞋子裏也是濕乎乎的。

朱文雅(左二)在上海疫情期間擔任志願者

她回憶起2020年初湖北疫情暴發時,母校石河子大學組織了援鄂醫療隊。看到校友堅守抗疫一線的消息,朱文雅深受觸動。

“我如果再年輕20歲,我一定跟他們一起上第一線去。武漢保衛戰沒有參加上,這次上海保衛戰,我必須要上。”她無私奉獻的精神也感染了很多社區的年輕黨員和志願者。

得知自己獲得“中國好人”的稱號時,她表示完全沒有想到,在她看來,自己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退休黨員,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平凡小事而已。

二十載的社區宣講,五十年的黨員責任,朱文雅覺得這都是自己該做的。“只要他們還需要我,我就感覺值了。”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