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06日 16:49 來源:
時下不少人對一些地方各種名目的“工程”過多過亂頗有微詞,可是筆者卻發現多數地方都缺少一項該有的“工程”——“情感扶貧工程”。如果説在一些形式主義的“工程”前面應該劃個減號,那麼,在“情感扶貧工程”前面則需要劃個加號。
所謂“情感扶貧工程”,就是通過有效的活動載體,開展經常性、系列化的情感教育。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構建和諧社會的任務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來。而構建和諧社會,從社會教育來説,必須抓住三個重要的着力點:法、理、情,也就是法制教育、倫理教育、情感教育。這是因為構建和諧社會,需要綜合運用法律的、倫理的、情感的因素。從目前的社會狀況看,這三個方面都需要加強,但是尤其需要加強情感教育,因為相對於法制教育、倫理教育來看,情感教育更加薄弱。
毋庸諱言,如今在一些地方,人們相互之間冷漠寡情,甚至冷酷無情,致使各方面矛盾加深、衝突升級,毫無和諧可言。事實已經並將繼續證明:構建和諧社會,單從情感因素來説,不同階層的人們應該建立情感“鏈結”。這裡主要有兩點:一是各級領導幹部必須和人民群眾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做到情為民所繫;二是生活中的強者應該同情、關愛弱勢群體,從不同的角度給予弱勢群體一些照顧和救助。
然而,不少地方恰恰是在最應該建立情感“鏈結”的這兩個方面,存在着嚴重的欠缺。有的地方幹部不去體察群眾的疾苦、傾聽群眾的呼聲,相反,一有群眾向上級反映問題,他們就暴跳如雷,罵群眾是愚民、刁民,想方設法整治群眾,結果弄得幹群關係十分緊張。有的地方打着招商引資的幌子,以犧牲群眾利益為代價,滿足一些奸商的奢欲。譬如,本來應該用於建設經濟適用住房的地塊,被官員們批給奸商用來建設高檔豪華住宅,致使中低收入的家庭遲遲不能改善居住條件,而一些牟取不義之財的傢伙卻過上了“朱門酒肉臭”的生活,低收入人群雖然不是“路有凍死骨”,可也是心中堅冰寒啊!
“情感扶貧工程”能否收到實效,關鍵取決於活動載體是不是切實可行、行之有效。依我看,過去的一些好做法應該“撿回來”,比如,訪貧問苦、幹群 “三同”(同吃同住同勞動)等。吉林省松原市國稅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有一次組織幹部到農村訪貧問苦,我隨同採訪,親眼看見那些稅務幹部對貧困農民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回去之後,他們紛紛捐款,買了一些生産、生活物資,送到貧困農民的家中。打那以後,這些稅務幹部在為國收稅的崗位上更加敬業了。
當然,情感教育的方式方法也應該創新,做到與時俱進。(作者:羅天柱)
責編:張會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