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將貧困生放在道德的刀俎上?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8月29日 16:12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近日,鄭州航院新版《學生管理規定》向公眾亮相。新版《規定》稱,凡是經濟困難學生接受學校補助的,必鬚生活儉樸,不抽煙,不喝酒,不使用手機(畢業年級學生除外),不鋪張浪費。(8月28日《大河報》)

  理應承認鄭州航院出臺這樣的措施,其目的是嚴格要求貧困生節儉生活,初衷讓人為其欣慰。因為諸如抽煙、喝酒等不僅有害身心,對本來並不富裕的學生來説,畢竟就是很奢侈的消費活動。可是,筆者以為,把他們作為一個獨立的群體和非貧困學生劃清界限區別對待,這已涉嫌將貧困生當成道德刀俎上的魚肉,很可能會引起貧困生心理上的障礙,甚至會導致難以想象的後果。

  其實,當前部分大學生不顧客觀情況的高消費,以至出現了“負翁一族”在高校已遠非新鮮事。每月消費三四百元屬於貧困戶,六七百元是中産階級,千元以上才是大款,這樣的説法並非聳人聽聞,只要問問正在讀大學的學生以及剛畢業的學生,你就會對此深信不疑。或許説得有點偏激,卻不失是一種客觀事實的真實反映。在這中間,不分貧困生或非貧困生,都加進了熱衷消費的浪潮,每每可以看見學期臨近結束時借錢的身影晃動於宿舍、教室或操場等場合。

  現在一紙規定,把貧困生放在了道德的刀俎上。這就給他們一個強烈得暗示,你就要做道德上的楷模,什麼事情都要與他人保持距離,別人用手機你就不能用,在現實中甚至可能會被延伸為他人能吃饅頭就熱菜,你就得喝稀飯吃剩菜,“要有個貧困生的樣子嘛”——這樣才不失你接受貧困補助的待遇,層出不窮的“馬家爵”給我們帶來的警示難道還不夠嗎?我們一方面在倡導着怎樣對貧困生進行心理疏導教育,另一方面的工作卻在導致貧困生在心理上出現梗塞,讓人不禁猝然失笑。

  可以説,節儉作為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即便在大唱消費拉動需求的市場經濟時代,依然不能排除其與建設節約型社會相吻合的現實意義。學校可以要求貧困生要節儉,怎麼就在節儉教育上出現了真空地帶,在規章制定上出現了判斷性和邏輯性錯誤?似乎節儉就只是貧困生的事情,非貧困生難道就可以“逍遙法外”?

  我以為,高校在制定學生管理方面的措施時,萬不可僅憑假想和臆測為依據,至少應該充分徵求貧困生的意見。在教育和倡導節儉生活方面,每一個大學生都不能排除在外,而非圈定貧困生不放,將他們置於道德的高地、放到道德的刀俎上,稍微有點出軌就給予處分、以儆效尤,這樣只能徒增不穩定的因素,對當前大學生的節儉生活教育並無裨益。(作者:耿紅仁)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瀏覽原帖全文 發表不群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劉雅虹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