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8月15日 16:09 來源:
參編消息:日本《每日新聞》就美“發現”號航天飛機太空之旅發表評論:美國航天業恢復元氣尚需時日。
宣稱標誌着“復飛”的美國“發現”號航天飛機,終於結束了太空之旅返回地球。雖然野口聰一等機組成員全部安全返回,可以稱為這次“發現”號航天飛行的重大成果,但自“發現”號發射升空之時起,它就驚險不斷,讓控制中心的每個人如履薄冰。由於目前美國航天局尚未確定下次航天飛機升空的具體日期,因此,目前尚不能將“發現”號航天飛機的升空和安全返回稱作美國航天計劃的真正“恢復”,美國航天事業的前景依然充滿險阻。
由於2003年2月發生的“哥倫比亞”號失事事故,事故調查委員會要求美國航天局對這次“發現”號的航天活動進行兩大“改革”。第一是“針對脫落物實行有效的應對方案”,第二就是“改變美國航天局的文化方式”。
技術不過關
首先,從技術上來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失事的直接原因,就是從外部燃料箱上脫落的泡沫隔熱材料擊中了航天飛機的機翼。有“哥倫比亞”號事故的教訓,美國航天局費時2年苦心研究對策。而在“發現”號升空之後不久,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員就通過相關監測確認:又有一塊隔熱材料從燃料箱上脫落,並且其體積與造成“哥倫比亞”號失事的那塊隔熱材料相當。這戲劇性的一幕使美國不得不凍結了下一次航天計劃。由於1982年、1983年美國發射的航天飛機都曾在同一位置出現過類似事故,他們認為有必要對隔熱材料進行改良,然而這次“發現”號的險情卻再一次印證了改良於事無補。
航天飛機飛行操縱項目主管約翰 香農解釋説:“改良隔熱材料的人力、時間和財力尚不充分。”美國航天局局長格裏芬也承認:“再給2年時間,我們一定能解決這個問題。雖然我們知道有問題,但我們的判斷卻出現了誤差。”
組織文化過於粗放
除了技術原因之外,便是“意識”上的問題。“發現”號在預定軌道上航行期間,美國航天局每天都要舉行會議,討論各種問題的解決方案,並通過電視電話會議,聽取各個環節技術人員的意見和警告。然而,日本宇宙工學分析家中富信夫卻認為,他們這麼做只是暫時做做樣子、應付一下而已。實際上他們對“發現”號所作出的説明遠遠不夠,比如為什麼“發現”號發射時會出現隔熱材料脫落,以及為何它可以“帶傷”返航,他們均沒有做出具體的解釋,也沒有提供有力的證據。中富信夫認為:“很明顯,美國的那種粗放型組織文化方式未發生任何改變。”
美國航天局將在“發現”號返回的第二天啟動一個對策小組。格裏芬局長曾表示,即使一切進展順利,再次發射航天飛機也要到9月22日以後。雖然他強調:“我們不會放棄年內再次航天的計劃。”但前景卻仍然是個未知數。
距航天文明還很遙遠
美國雅虎網站評論:就像第一次:從每次飛行中學到新東西
那些對外層空間感興趣的人圍繞着兩件事情激烈辯論:第一,既然機器人不需要空氣、水和食物,人類是否有必要自己進入太空;第二,我們在國際空間站和陳舊的“發現”號航天飛機上花費的數十億美元是否物有所值。過去幾天裏發生的事為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提供了充分依據,除非你已經把這些事忘得一乾二淨。 首先,“發現”號機長艾琳 柯林斯操控航天飛機表演了一個驚險動作———翻轉機身,以便讓國際空間站上的宇航員看到機腹———這是前所未有的。
其次,升空後拍到的照片顯示,有兩片隔熱瓦之間的填充材料伸出來兩小塊。這可能是嚴重隱患,所以他們決定進行修復。
接着,國際空間站的一隻機械臂把宇航員斯蒂芬 魯賓遜舉至“發現”號底部,他抓住這兩塊可惡的東西,把它們扯了下來。這個最簡單的辦法奏效了:這也是前所未有的。
這是第一次有宇航員來到航天飛機機底;這是第一次這樣搖動機械臂;這也是第一次進行太空修理。有了這麼多“第一次”的經歷後,會有人説我們已經掌握了在太空生存和工作的全部知識嗎?儘管航天飛機已不是新生事物,它已有過100多次升空記錄,但卻仍是一種實驗性航天器。
因為正在經歷這麼多“第一次”,所以我們離航天文明還很遠,離重返月球還很遠,離登上火星更遠。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如果不能像過去幾天那樣堅持做下去,我們肯定永遠去不了那些地方。
責編:張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