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0月26日 15:27 來源:
國家環保總局新聞發言人日前向新聞界通報緊急叫停4個違反環保“三同時”制度的建設項目,他指出,各級環保部門將進一步加強建設項目環境監管,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環保“三同時”制度,促進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這四個項目分別是:遼寧南票劣質煤坑口電廠2台100MW凝汽式燃煤發電機組項目,遼寧華錦化工(集團)合成氨尿素裝置節能增産改造項目,廣東亨達利水泥有限公司155萬噸/年和60萬噸/年新型幹法水泥生産線技改項目,丹拉公路支線天津南段工程項目。(10月25日人民網)
筆者注意到國家環保總局在這次公佈違法項目時強調提出,各級環保部門將按照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進一步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加強建設項目環境監管力度,堅決依法執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環保“三同時”制度。對違法項目發現一個查處一個,決不手軟。而且每查處一個項目即通過新聞媒體向全社會公佈,請社會各界予以監督。查處一起,公佈一起,交給公眾監督一起。筆者為這樣的舉措叫好,只有嚴肅查處,才能糾正違法行為;只有公布於眾,才能形成強有力的輿論氛圍,而只有接受全社會的監督,才能杜絕類似的違法行為。對此筆者有三點感受:
一、“環評法”、“三同時”法律等環保法律必須硬起來。“環評法”是預防為主,控制新污染源,對建設項目進行環境管理的一部重要法律。而“三同時”制度是建設項目環境管理的一項基本制度,是我國以預防為主的環保政策的重要體現。即,建設項目中環境保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産使用。這兩項法律制度都與國計民生有着密切的關係,而且將直接影響“十一五規劃”等經濟社會中長期目標的實現。一般人認為即使違反法律法規,先上車後買票,或只上車不買票,都是為企業的,為發展經濟的,為地方稅收的,不同於其他有直接後果的違法行為那麼顯而易見,因此內心並不敬畏環保法律法規。如何讓違法者心目中的“軟法”真正硬起來?“解鈴還得繫鈴人”,應當加強宣傳,普及法律,同時從已查處的具體案例入手,一查到底,處罰到位,讓違法者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和成本,這樣才能擴大影響,以儆效尤。
二、環保部門應嚴格執法,環保法律法規必須執行到位。目前環保執法環境並不寬鬆,地方主義在一些地方還比較盛行,發展經濟與環保執法的矛盾依然比較突出。但是“打鐵還得自身硬”,法律強不強,關鍵靠環保職能部門嚴格執法。環保部門只有掙脫羈絆,動真碰硬,依法查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才不辜負神聖職責,不愧對人民重托。而疏於懈怠,監管失職就是對人民的犯罪。國家環保總局列為近年來全國範圍內最大的一起水污染事故沱江重大水污染案三名被告人作為環保部門工作人員,在遇到水污染事故時,延遲辦理法定的工作程序,被依法追究環境監管失職罪,這個教訓非常深刻。
三、群眾參與、社會監督應當成為一種制度。近年來,公眾參與環保的意識越來越強。把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作為加強督促環保法律執行的一個重要舉措,把環境違法行為的查處信息通過電視、報紙、廣播、電臺等新聞媒體向公眾公開,接受公眾全程監督,無論對於提升環保執政能力還是對於法律的最終執行都是一個上上之策。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對於違法行為處理結果的監督顯得非常重要,如上述四起違法案件到底如何處理?如何讓違法者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並立即予以整改?現實生活中存在着你公佈你的,不履行法律責任叫停而不停者有之;停而後建者有之;停而在建者有之。對於違法企業的種種劣行僅靠一個環保部門是不夠的,讓社會公眾和新聞媒體參與進來,發揮全天候、全方位的監督作用,才能使違法者得到應有的制裁,從而維護國家法律的尊嚴。
英國哲學家培根有句名言:制度不執行,比沒有制度危害還要大。“環評法”、“三同時”等環保法律制度都是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只有執行到位,才能有效地遏制污染,保護環境,維護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促進社會的和諧。 (梁江濤)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責編:任今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