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人民日報】偉大的勝利 歷史的轉折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8月15日 07:59 來源:人民日報
    專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
    專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

  人民日報消息:

  核心提示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近代中國反對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抗日戰爭的勝利,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振興的重大轉折,為國家的獨立和民族解放奠定了基礎,它推進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進程,對亞洲乃至世界的和平都産生了重大影響。

  喚起民族覺醒

  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災難,同時,也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憤怒和反抗。從東北義勇軍、抗日聯軍在白山黑水間的抗日鬥爭到國民黨愛國將士在上海、華北的英勇抗擊,從一二九運動到遍及全國的抗日救亡運動,從“七七事變”後八路軍、新四軍的敵後抗戰到國民黨軍隊的正面抗戰,都反映了中國各族人民團結禦侮、共赴國難的堅強意志和民族覺醒。中華民族覺醒了,正如朱自清在《這一天》文章中所寫道的:“東亞病夫居然奮起了,睡獅果然醒了。從前只是一塊沃土,一大盤散沙的死中國,現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國了。”

  “九一八事變”後,中國共産黨以民族大義為重,站在抗日救亡的前列,發表宣言和決議,號召全國人民武裝反抗日本的侵略。中華兒女不分民族、階層、黨派、宗教,也不分工、農、兵、學、商各行各業以至海外僑胞,都聚集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匯成全民族抗戰洪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不僅是中華民族覺醒的集中表現,更是中華民族不可戰勝的保證。

  洗雪百年恥辱

  中國取得抗戰勝利的決定性因素,是團結抗戰的堅強核心───中國共産黨。正如毛澤東在全國抗戰爆發不久所説的:“今日中國的軍事、經濟、政治、文化雖不如日本之強,但在中國自己比較起來,卻有了比任何一個歷史時期更為進步的因素。中國共産黨及其領導下的軍隊,就是這種進步因素的代表。中國今天的解放戰爭,就是在這種進步的基礎上得到了持久戰和最後勝利的可能性。”

  中國共産黨是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中國共産黨廣泛動員和組織人民群眾抗戰,形成了一種日本帝國主義所無法征服的偉力。日本有識之士井上清説得好:“日軍是與這些燃起抗日怒火的整個中華民族為敵的,並不像過去那樣,只是以被人民憎惡的地方軍閥,或本質上不過是中國頭號軍閥的蔣政權為敵的。政府、軍部和政黨根本沒察覺到和以前本質上不同的這種情況,竟妄想用兩個月的時間就能取勝。”

  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敵後抗日遊擊戰爭,使具有優勢裝備的日本侵略軍經常被動挨打,令國內外很多人震驚、折服。英國《每日先驅報》記者詹姆斯?貝特蘭在1937年至1938年訪問中國後,用熱情而欽佩的筆觸讚揚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敵後遊擊戰爭,他寫道:“在華北荒蕪的崇山峻嶺中,在綠色的長江流域,在華南的稻田和雨水充足的山裏,一個拿起武器的民族逐漸找到了自己的領路人。在甦醒了的中國強大力量面前,世界上任何一支軍隊必將碰得頭破血流。”

  贏得大國地位

  中國抗日戰爭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偉大貢獻。美國總統羅斯福曾高度評價中國抗戰的重要作用,他説:“假如沒有中國,假如中國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師團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調到其他方面來作戰,他們可以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們可以毫不費力地把這些地方打下來,他們並且可以一直衝向中東。”

  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突出作用,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1943年12月,中、美、英三國首腦舉行會議,商討聯合對日作戰問題。會議發表了《開羅宣言》,三國決心團結戰鬥,將戰爭進行到日本無條件投降為止。1945年7月,中、美、英三國聯合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中國官員作為主要戰勝國的代表參加了日本向盟國投降的儀式。戰後,中國成為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中國贏得了應有的國際地位。

  廢除不平等條約

  由於中國對日本法西斯的英勇抗戰,改變了過去中國任列強欺凌的軟弱形象。1941年5月下旬,美國承諾通過談判“迅速地做到取消一切特殊性質的權利”。7月上旬,英國與中國互換照會,表示願根據平等互惠原則,修改條約。1942年10月9日,美、英兩國正式通知中國政府,表示願意與中國談判,廢除不平等條約,締結新的平等條約。中美新約、中英新約於1943年1月11日分別在華盛頓和重慶簽字。此後,中國與比利時、挪威、瑞典、荷蘭、法國等國相繼簽訂類似條約,廢除了過去不平等條約。

  不平等條約的廢除,收回了由於不平等條約而失去的一部分主權,進一步提高和改善了中國國際地位,但並不表示中國實際上已經取得真正的平等地位。正如毛澤東所指出的:“實際上的真正的平等地位,決不能單靠外國政府的給予,主要地應靠中國人民自己努力爭取,而努力之道就是把中國在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建設成為一個新民主主義的國家,否則便只會有形式上的獨立、平等。”

  收回寶島台灣

  台灣自古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翌年迫使中國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侵佔了中國的台灣和澎湖列島。但台灣人民“義不臣倭”,從未屈服於日本侵略者的統治,反抗殖民主義者的鬥爭持續不斷。

  抗戰爆發後,台灣人民為收復台灣、回歸祖國進行了可歌可泣的鬥爭。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台灣報紙連續報道事變真相,傳遞祖國大陸抗日鬥爭的信息。“七七事變”後,祖國舉國抗戰的行動給台灣同胞以極大鼓舞,他們採取暴動、起義等各種形式開展鬥爭,用實際行動支援大陸同胞抗戰。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國首腦在開羅舉行會議,併發表《開羅宣言》。宣言莊嚴聲明:把日本所侵佔中國的東北地區、台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日本將被逐出其以武力所攫取的所有土地。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公告》第八款進一步聲明,台灣將歸還中國。1945年9月,盟軍司令部發佈一號命令,命令日本在華軍事部隊放下武器,向中國政府投降,同時,也命令在台灣的日軍向中國政府投降。

  1945年10月25日,台灣及澎湖列島正式重入中國的版圖。這一天被命名為“台灣光復日”,被日本強佔50餘年的台灣重新回到祖國懷抱。

  壯大人民武裝

  抗日戰爭不僅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而且通過戰爭大大削弱了中國的反動勢力,大大增強了新的革命因素,使中國人民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的進步達到新的高度。作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先進代表的中國共産黨及其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等人民抗日武裝,在抗日戰爭中不斷發展壯大。中國共産黨已成為擁有120萬黨員的大黨,建立了面積達100萬平方公里、近1億人口,地跨華北、華中、華南的19塊解放區,人民軍隊由抗戰初期幾萬人發展到130萬人,民兵發展到260萬人。中國共産黨領導的解放區不僅是全國抗日的模範,也是全國民主的模範,這是一個與舊中國不同的新中國的雛形。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威望日益提高。這都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迅速勝利和新中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責編:馬芳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