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喜迎75週年華誕之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推出《紅色豐碑》特別節目。第七集《海運光華》,以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為線索,講述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發展航運事業的艱辛歷程與輝煌成就。從毛澤東主席提出“海上長城”,到周恩來總理的關懷指導。從創業之初“斯拉貝”號的艱難改造,到新時代“光華”輪全球矚目的首航,一代代中國航運人用勤勞、智慧和汗水,不斷書寫世界航運史的傳奇。
新中國成立之初,面對西方國家的封鎖禁運,中國領導人決心打破束縛,發展自己的遠洋船隊。1953年2月20日,毛澤東登上海軍“洛陽”艦,發出了“我們一定要把我國一萬八千多公里的海岸線築成海上長城和海上鐵路”的豪邁宣言。這一宣言,成為了中國遠洋海運事業的起點。
1958年,周恩來總理親自批准,中國用有限的外匯購置了第一艘遠洋客輪“斯拉貝”號。然而當購買團隊來到羅馬尼亞康斯坦薩港看到這艘舊船時卻傻了眼,眼前的“斯拉貝”號錨鏈磨損、風鬥銹穿、艙室漏水、設備不靈、曲軸裂紋。不要説運貨,連開回中國都是個問題。經過艱苦的修復和改造,1961年,“斯拉貝”號以“光華”輪的新面貌,開啟了中國遠洋航運的新篇章。
“光華”輪的首航,不僅是中國遠洋航運的起點,更是中國主權與領土的象徵。時任廣遠船舶技術科科長卓東明説,“派一條船與派一個代表團是不一樣的。有的華僑專門跑到船邊要摸摸鋼板——這是我們國家的領土啊,流動領土!”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航運事業迎來了飛速發展。從“柳林號”的集裝箱運輸到“中遠亞洲”的首航,中國遠洋海運集團不斷刷新著記錄,成為推動全球化深入發展的重要力量。
2017年,“新光華”輪成功裝載了英國公司定制的“希望六號”浮式生産儲卸油平臺。“希望六號”有18層樓高,重量超過31000噸,是中國自主建造的第一座浮式生産儲卸油平臺。它沒有自航行能力,需要用船拖帶,必須使用“新光華”輪這樣的專業特種運輸裝備。新光華輪甲板與“希望六號”底盤的精準對接,難度堪比飛機的空中加油,而整個作業過程中,風浪洋流的任何變化都可能影響裝載。在有限的時間內,“希望六號”裝載圓滿完成。這次裝載展現了中國在海洋裝備運輸領域的強大實力。
如今,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的船隊運力、航運收入和船舶數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從孤舟遠征到百舸爭流,70多年前毛澤東主席的宏偉夢想已經在一代代中遠海運人的接續奮鬥中成為了現實。
《海運光華》回溯了中國發展遠洋運輸事業的艱難歷程與卓越功勳。在新時代的征程上,中國船隊從歷史的重托中破繭成蝶,承擔起助推全球化深入發展,和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的時代使命。為推動全球安全、全球安全和全球文明,乘風破浪、揚帆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