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註冊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

鏈式發展的傳媒機遇

《中國企業家》雜誌社社長 何振紅

發佈時間: 2012年08月22日 20:5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CNTV

  當2009年寧高寧望著家中一組沙發寫下“産業鏈”三字時,“全産業鏈”就成了中糧的戰略。三年來,中糧潛心深耕,全力馴養這頭“魔鬼”,創造從田間到餐桌的安全保障。如今,一切仍在路上。

  同年,脫胎於二套的央視財經頻道精彩亮相,郭振璽立下宏願:打造了解財經信息、觀察財經問題的權威平臺,構建包括頻道、報紙、廣播、網絡、數據庫、研究機構在內的財經信息服務“全鏈條”。三年來,財經頻道同時布點國內外重要資本市場和重要區域,掛牌上市央視財經50指數,鏈式發展路徑漸漸清晰,“鏈式傳媒”雛形初具。

  如此不同的行業共同選擇“全鏈”,並非巧合。按照産業鏈理論,當産業不成熟時,龍頭的最佳策略就是縱向整合産業鏈條,將觸角延伸至這個産業所有環節,上下通吃,正如當年福特“鐵礦石進去,汽車出來”一樣。這樣的模式被叫做垂直一體化,也稱為“鏈式發展”。

  對行業龍頭而言,鏈式發展的最大價值是其孕育的發展新機遇。首先,當行業不成熟時,行業龍頭憑藉自己的實力和資源優勢,無論向上或向下延伸都能迅速佔領制高點,獲取老大紅利;其次,行業不成熟,意味着産業鏈各個環節要麼壁壘分明,要麼邊界不清,每一次打破,或每一次厘清,都相當於一次跑馬圈地,搶先佈局;再次是低成本,産業不成熟,意味着配套不好,行業龍頭垂直延伸、自我配套,利於保證品質,更利於成本壓縮和轉移。

  並非只有央視財經在探索。《中國企業家》雜誌社也在嘗試建設“1+N”的傳播平臺,傾力打造的也是一條以雜誌為龍頭的、以創造並滿足企業家需求為核心的傳播服務鏈,希望變身鏈式傳媒。

  對傳媒業來講,鏈式發展是一種創新,一種機遇。畢竟在中國多數傳媒都不是企業,雖然一些傳媒改名為集團,但仍不是真正意義的企業,更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産業鏈整合,僅是用麻袋裝土豆而已。如今情況變了。在文化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非時政類報刊的轉企改制緊鑼密鼓。轉企是將傳媒由事業單位轉為企業法人主體,改制則是允許傳媒企業實行股權多元化。有組數據可以增強信心:1983年,90%的美國媒體歸50家公司所有;2011年,90%的美國媒體歸6家公司所有。雖然中美傳媒體制不同,但非時政類報刊與企業的融合將會加速。機遇就在這裡。

  長“鏈”宜舞須善舞。不是每個整合者都會勝出,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有着豐富整合經驗的企業加入,必將加快傳媒業的鏈式發展。機遇屬於傳媒業,同樣也屬於有志涉足傳媒的企業。

央視網新聞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網絡新聞聯播",獲取獨家新聞資訊。
更多精彩請關注各大微博平臺@網絡新聞聯播 ,@央視網新聞。
責任編輯:張曉敏

熱詞:

  • 鏈式發展
  • 傳媒
  • 機遇
  • 雜誌社社長
  •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