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預算資金提前下發
宏觀經濟不景氣,逼調控再向投資求援。
問題是,今年形勢某種程度上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更為複雜:出口不樂觀,消費依然疲憊,産業空心化嚴重,僅能拉起的投資旗幟也因樓市低迷、土地財政難以為繼、地方財政捉襟見肘留下了諸多質疑。
“3月以來,加大投資項目的省份財大氣粗。”發改委投資研究所研究員張漢亞如是説。或許,這個時候,也只有投資才能激起多方的共鳴。
國家發改委基礎産業司一工作人員介紹:“我們不僅提速項目審批,還提前下發與項目相關的中央預算內投資資金,有些應接不暇。”發改委有關部門還會陸續赴各地督促項目的落實。
四川省一位曹姓官員説:“只要有項目就報,先報了再説。”
本報記者獲得的確切消息稱,國家發改委近日下達了關於節能重點工程、循環經濟和資源節約重大示範項目及重點工業污染治理2012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第一批)的通知,各地聞訊後風起雲涌,爭取獲得更多的項目資金。
“一些原定下半年開工的項目,已提前到上半年。”上述國家發改委人員説,這些項目相關的中央預算資金也要提前下撥到位。
據統計,與前兩年相比,今年政府預算內投資下達的速度明顯加快。一季度,預算內資金同比增速達到24.9%,為兩年來最高。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發改委報告稱,2012年擬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4026億元,比去年增加200億元。張漢亞稱:“傾向民生的項目,至少佔三分之二。”
記者從發改委還獲悉,該委今年投資工作被描述為“要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有序推進‘十二五’規劃確定的重大項目”。這其中,保障在建續建項目,也被確定為重大項目建設。
本報記者採訪還發現,各地名義繁多的中央投資項目不勝枚舉。比如,廣西3月14日下發的申報2012年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通知,側重於農村飲水項目;江西3月22日下發的通知,側重戰略性新興産業項目;黑龍江下發的通知側重於水利設施等。
事實上,各省對“大工業、大項目”趨之若鶩,“那些過剩和落後的産能本來要堅決淘汰的項目,估計也會死灰復燃。”林淩擔心,這會分流有限的資金。。
刺激經濟政策核心仍是投資
上周,因為113個重大在建項目全部資金不足而停工,河北省政府領導帶隊向高層彙報了相關情況並希望得到支持。結果,他們喜悅而歸。
這喜悅部分應該歸功於5月2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明確“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根據變化加大預調微調力度”。經濟學家們紛紛將此次會議看成是中國政府的一次行動信號——為防止經濟放緩過快,更多刺激經濟政策將出臺。
事實上,這樣的信號更早就傳遞到中國經濟的相關管理部門。發改委原計劃下半年啟動的水利、保障房以及新能源板塊的70多個項目,現在已經全部提前進入到審批通道。“這些項目現在已經到財政部,由中央財政出資部分正在加快預算執行進度,在近期將陸續提前落實。”知情人士告訴本報。
此外,啟動民間投資的力度也在加大,按照國務院的安排,6月5日前,各個部委制定的相關吸引民間投資的細則也將陸續出臺。
這些政策動向意味著,投資依然是這輪經濟政策的核心。
這看起來並沒有出乎意料,即使是對於國外投資者。渣打銀行大中華區研究主管王志浩最近的一項調查表明,國外投資者對中國政府所採取的CPI上漲就減少項目審批,CPI一下來就增加項目的這種政策邏輯已經比較熟悉,他們更擔心的是政策不確定性和銀行可持續的融資能力。當然,王志浩也承認,目前中國宏觀政策真的已經到了放鬆時點。
與王志浩的調查結果不同,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東琪最擔心的是通脹的下行與經濟增速的下行同時到來。
是的,一切都是圍繞“經濟下行”開始的。
提前啟動
對經濟下滑壓力加大的預感自3月初就開始隱現。“從前兩個月數據就能看出一些問題,但畢竟才兩個月,我們也就提前做了些預防性的準備”,一位部委官員稱。
自3月份起,發改委網站公佈的審批項目進度開始加快,部分高速公路網、機場和軌道交通項目開始獲集中審批通過,一批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項目逐步推出。此外,發改委開始儲備大量項目,做好從“儲備狀態”向“積極行動”過渡的充分準備。
針對出口的行動也在展開。3月底,在由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參加的一次華東七省市外貿形勢座談會上,包括江西、浙江、上海、江蘇、安徽、福建以及山東史無前例地簽下了“軍令狀”,承諾今年將力保外貿增速10%。今年一季度,這些省市中個別增速為負,而他們在2011年進出口總額佔全國進出口總額的八成以上。
接近決策層的人士稱,這些已經實行的舉措並未讓4月份的數據更好看一些,這不僅讓形勢變得更加嚴峻,也讓有關部門焦慮起來。4月,無論從總體數據還是政策制定者關注的包括用電量、銀行貸款額等單個指標,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多項數據創下近3年來最低值。
即使是被看成是保增長生力軍的中央企業在今年前四個月,利潤也出現繼續下滑的態勢。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中央企業累計實現凈利潤2533億元,同比下降13.2%,其中4月份當月實現凈利潤713.5億元,環比下降13.6%。
進入5月,各部委相繼接到通知要求對經濟放緩提出建議,並要求“越實越好”。事實上,在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之前,各部委已經將防止經濟放緩過快的建議和意見報到了發改委,由發改委統一向國務院上報。
知情人士透露,“發改委、工信部等實體經濟部門建議加大財政、貨幣等手段刺激經濟增長,而財政部、央行等金融財政部門則建議和強調在刺激經濟增長的同時,注意風險的防範和通脹。”
而在眾多的建議中,能立竿見影的依然是投資。
5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加快“十二五”規劃中投資項目的實施進度,再加上已表態的要啟動和加快一批重大基建項目,這意味著未來相關項目的立項和審批也有望迎來一路“綠燈”。
與此同時,相關的資金配套政策也開始全力配合。
5月24日,財政部劃撥了對保障房建設的補貼660億元;發改委財金司的一位官員在一次關於企業債券的研討會上透露,今年企業債發行規模計劃超過5000億元,針對保障房項目和國家重大項目在審批環節上將進入綠色通道;在鐵道債上,國辦將對於其進行特批,允許其突破“小于凈資産40%”的限制,同時在發行上,實行利息稅減半優惠。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政府對於加大投資的表態,並未新增其他投資項目,而是在“十二五”規劃已有項目的框架下,加快已經啟動的基建、教育衛生等領域的項目,這讓那些依然在質疑四萬億投資後遺症的經濟學家稍微松了一口氣。
此外,在投資這駕馬車中,民間投資啟動或將開始成為投資增長的另一個引擎。借著推進鼓勵民間投資新36條的契機,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鼓勵民間投資參與的領域,包括鐵路、市政、能源、電信、教育、醫療等。
據悉,目前相關部門正在抓緊開展工作,按照國務院的安排,6月5日之前,各個部委制定的相關吸引民間投資的細則也將陸續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