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 | 搜視 | 電影 | 電視劇 | 直播 | 點播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房産 | 家居 | 論壇 | 訪談 | 博客 | 星播客 | 網尚文摘
專題首頁 > 正文

當代青年需要延安精神

央視國際 2004年06月28日 13:53

  最近,中央領導同志作了批示,重申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充分肯定並大力支持弘揚延安精神的工作,對在新形勢下弘揚延安精神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我讀了以後,心情振奮,浮想聯翩。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我們年輕人對歷史了解不多,但從我們已有的一些歷史知識來看,真正能夠對國家和人民作出貢獻的人,必須是具有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的人。抗日戰爭時期,一批批國統區乃至敵佔區的青年衝破重重阻撓,冒着生命危險,不遠千里來到延安,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他們把祖國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放在首位,離開自己的家鄉和父母親人,拋棄相對優越的生活和工作條件,-心追求光明,-心要施展救國的抱負。他們是當時全國的有志青年的一個縮影。正是有了千千萬萬這樣的青年,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事業才朝氣蓬勃,生機無限。這些青年是我們的前輩,是我們的榜樣。

  有志的青年奔向延安,延安則張開她的雙臂熱烈地歡迎青年,給投入她懷抱的青年提供了廣闊的鍛煉空間。投奔延安的青年不僅要加緊工作和學習,還要完成一項重要的任務-一改造自己的思想,使自己的一切工作都圍繞着黨所指引的政治方向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來進行,使自己的思想作風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要求來一個徹底的轉變。他們正是在延安精神的哺育下,得到了非常有益的鍛煉,學到了以前學不到的新鮮的事物和道理。他們從各地奔赴延安,然後又從延安奔赴各地,在民族解放、人民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了自己的才幹,使自己的青春閃閃發光。每當我想到他們,心中總是洋溢着一種羨慕和嚮往的激情。

  今天的中國青年理應繼承前輩的傳統,弘揚寶貴的延安精神。但是,並不是每一個青年都會自然地具有使命感和責任感。我十分不安地注意到,在如今的大學生中,以出國為奮鬥目標的似乎比認真思考中國命運的更多,眼睛盯着“高等生活”的比眼睛“向下看”的更多。隨大流,順大勢,不去多想身邊以外的事情的青年更隨處可見。與此同時,我更加不安地注意到,我們的時代並不太平,國際形勢風雲變幻,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威脅咄咄逼人,我們的國家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也存在許多困難,貧富差距還在擴大,種地的農民、下崗的工人、進城找活的民工等“弱勢群體”生活艱辛。我們青年不去關心當前的國際形勢,不去思考國家面臨的問題,怎麼能夠承擔起建設和保衛社會主義祖國的重任?每當我想到這裡,我總覺得愧對我們的前輩,愧對曾經哺育了成千上萬熱血青年的革命聖地--延安。

  我常想,中國需要有為的青年,青年又需要生長的土壤。魯迅先生曾經竭力強調土壤的作用,記得他説過:“譬如想要有喬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沒有土,便沒有花木了。”他自己努力向青年提供優秀的精神食糧,就曾把這比做是充當培育花木的土壤。我們中國有幾千年優秀的民族傳統,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拼命硬幹的人,為民請命的人,捨身求法的人;更有將近一百年來光榮的革命傳統,有無數為崇高理想而忘我奮鬥、流血犧牲的英雄兒女。我們是生活在具有悠久歷史、燦爛文化和父輩們光榮傳統的中國,但是卻對這些精神 文明的瑰寶不甚了解。這就發生了一個土壤的問題,也就是我們接觸的思想文化的問題。土壤裏沒有養分,花木是難以生長得好的;接觸的思想文化裏沒有真正的瑰寶,青年是難以健康成長的。什麼是有利於青年健康成長的土壤?我看,延安精神就是這樣的土壤的重要組成部分。

  説老實話,現在我們腦子裏裝的東西很多,可是有營養的卻出奇的少,因此腦子裏常在鬧饑荒。我們所處的環境,不是説沒有好的東西,但更多的是外來的西方腐朽文化在聲嘶力竭地鼓吹着利己,苦口婆心地勸説着縱欲。如果我們青年只有物質和肉欲,怎能有益於國家和民族?當然,課堂上也在講大道理,但是因為這些道理並沒有化為講授者自身的血肉,又不能説明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也就難以抵擋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潮流。在這種情況下,我聽到中央領導同志的批示,確實感到非常及時,意義重大。

  正如中央領導同志在批示中所説,這些年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做了不少工作。研究會主辦的《中華魂》雜誌還在我校聘請了通訊員,但是,恕我直言,這方面的影響還不大,這同我們通訊員的工作沒有做好恐怕也不無關係。我衷心地希望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能夠借這次中央領導同志批示的東風,緊密結合實際,把宣傳和弘揚延安精神的工作做得更好。這種宣傳不僅要講過去延安的傳統,更要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用光榮的革命傳統,用延安精神的實質,來回答現實生活中間的問題,形式也要力求生動活潑。這樣,青年人才能入耳、入腦,入心。作為一個青年,我要大聲疾呼:當代中國需要延安精神,現實生活需要延安精神,嗷嗷待哺的青年需要延安精神。讓延安精神在新的歷史時期青春常駐,永放光芒!(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生宋麗)

(編輯:繼松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