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藝術臺 > 網上美術館 >

“書寫時代——全國名家書法作品展”在滬展出

發佈時間:2013年12月25日 15:08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央視網 | 手機看新聞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13年12月24日,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中華藝術宮聯合主辦,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協辦的“書寫時代——全國名家書法作品展”在上海中華藝術宮隆重開幕。

       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個領域都得到了空前的繁榮發展,文藝領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中國書法藝術生逢盛世,蓬勃發展。為更好地貫徹黨的文藝路線,從當代文化發展的大趨勢和中國社會的實際出發,中國書法家協會在《2001-2020年中國書法發展綱要》中,強調以新的眼光、新的視角,從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全局出發,充分認識文化藝術在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傳承、創新和發展傳統書法藝術,為當代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從這個方面來説,書法家不僅僅要通過創作和研究,創造更多更好的藝術産品,更承載着“文以載道”的社會擔當。
    
       劉熙載在其《書概》中説:“一代之書,無不肖乎一代之人與文者。”歷代書法作品不僅反映一個時代的藝術精神,同時還記載了書寫時代的方方面面。《蘭亭序》、《祭侄稿》、《爭座位稿》、《黃州寒食詩帖》等歷代名作均深刻展現了文人的精神世界,記錄了歷史場景的某個片段,既是藝術精品,又具有珍貴的文獻價值。隨着時代的變遷,書法的這種社會功能日趨式微。當代社會書法隨着專業性增強,強化了藝術展現,弱化了書法與社會現實的緊密聯絡,這與古代書法的産生存在很大的區別。   
    
       由中國文聯、中國書協聯合舉辦的“書寫時代——全國名家書法作品展”,正是基於當前書法創作環境中存在的問題,倡導書家書寫自己的詩詞、文賦、小説、散文、札記、日誌等,謳歌時代,關注民生,感受生活,體悟人生,讓書法不僅僅在展廳中體現藝術魅力,更要回歸、融入社會生活。通過“書寫時代——全國書法名家作品展”這一有益的嘗試,相信在引領書家增強社會意識、自覺加強提升綜合素養等方面,應該是大有裨益的。
    
       “書寫時代——全國書法名家作品展”共邀請100多名活躍於當代書壇的書家、國展與蘭亭獎獲獎作者參加展覽。有的全國政協委員書寫自己提交的政協提案,有的文化學者書寫自己對當代文化發展的觀點,有的專業書家書寫自作詩詞,還有不少書家提供的是自己的生活記錄或研究心得。通過本次展覽的書法作品,觀眾既能夠欣賞到豐富的書法作品,又可以賞讀到時代的文本內容。這或許是策劃、舉辦“書寫時代”全國書法名家作品展的初衷。

責任編輯:韓丹

熱詞:

  • 書寫時代
  • 中國文聯
  • 書法
  • 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