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我叫李宗明,家住河南省魯山縣倉頭鄉白窯村寨坡組,現年72歲,小學文化程度。
我剛來衛生所時不是大夫,而是只負責司藥,我愛鑽研,愛琢磨村醫開的每個處方,平時空下來還買來醫學方面的書籍認真學習,時間長了,我也成了半個醫生。幾年後,原來的村醫去縣城經營診所,我就積極參加鄉衛生院組織的各類鄉村醫生培訓和考試,最後司藥和看病一肩挑,成了名符其實的村醫。
李宗明
剛來衛生所時,全村人共用一支玻璃注射器,用繩子拴著挂在墻上。衛生所條件的艱苦,自不待言。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衛生所的條件也在逐步改善,但是由於經費不足,到現在條件仍然很簡陋,在兩間磚瓦房裏,擺著一張脫了漆的辦公桌,兩把用了幾十年的木椅子。不管條件再差,病還是要看的,幾十年下來,我已經習慣了。
從家裏到村衛生所,每天要翻越三座山,趟過一條河,來回走十幾裏山路。白天回家吃飯,農忙的時候還要下地幹活,晚上一個人住在衛生所旁邊的一間土胚房裏,以便村民有急病,半夜敲門,可以隨時趕到。
李宗明
一天三頓飯回家吃,一忙起來就誤了飯點,等回到家時飯菜也涼了,饑一頓飽一頓,熱一頓冷一頓,長時間下來,他患上了胃病,胃裏經常泛酸。每天回家要走十幾裏山路,去村民家診病要翻山涉水,甚至要攀爬羊腸小道,身上落下不少病,平時只能強忍著。
一天不來衛生所也不行,每天都有病人在等著。從醫42年,除了家裏辦紅白喜事,生病住院,不管颳風下雨,我沒有一天不到衛生所上班。大年初一也要來一趟,不來感覺空落落的。
李宗明
有時候村民們生了病臥床不起,大部分時間還需要輸液,這時候我就拿上吊瓶親自到病人家幫助輸液。村民們一般都住在山溝裏,特別是老虎籠等村民小組離衛生所有近10里路,山高路陡,很不方便。只要有需要,不管如何勞累辛苦,不管天氣如何惡劣,我都義無反顧,親臨病人家診治。記得有一次是半夜,家住煤窯嘴(全村最高的山,海拔1000多米)的一戶人家得了急病,我手裏拿著吊瓶,走在山間小道上,滑倒了好幾次,手也被荊棘扎破了。看完病下山時,手電筒也壞了,眼前黑乎乎的什麼也看不見,只能蹲下來一點一點摸索著滑下去,回到家裏一看,褲子屁股上破了兩個大洞。
2001年,村民李栓17歲的女兒患了一種怪病,去多個大醫院診斷都不能確診,看病花了不少錢,經濟條件本來就不好,為了給女兒看病,背了很多債,“貧賤夫妻百日哀”,夫妻兩個為這個事情經常吵架,家裏的日子像開了鍋。病人病情複雜,我先後開了幾副中藥療效不理想。治療上幫不上忙,病人家的情況我卻看在眼裏,隔三岔五的我就要去病人家走動一下問候一聲,聊聊天,勸慰勸慰。最後還拿出要給兒子娶媳婦用的1600塊錢借給病人家,讓去省城看病。後來病人的病情被基本治愈了,又回到了學校繼續求學,最後還考上了大學,現在在縣城上班。
從醫近半個世紀,我從來沒有出現一起醫療事故,多次受到縣衛生局和鄉衛生院的表彰。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奉獻愛心終有回報,鄉親們是知道感恩的,每到農忙時節,總有很多人幫我我們家搶收莊稼,兒子結婚時本來是不請客的,但幾乎全村的人都來了,最後沒辦法又去集上割肉買菜讓他們吃個便飯。想到這些事情,我的心得到了最大的慰藉,這是對我最大的獎賞。我馬上要退休了,回想起這麼多年風風雨雨酸甜苦辣的從醫經歷,有時候總是忍不住落淚。我覺得能用自己的一技之長為老百姓辦點事情,老百姓能説這個老李是個好人,我就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