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周松勃的祖母一輩子為村裏人免費正骨,老人説:“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周松勃是祖母一手帶大的,和祖母感情很深。祖父在祖母38歲時,因病去世,祖母一人帶著四個未成年的孩子艱難度日。周松勃小時候就常常躺在奶奶的腿上聽奶奶講爺爺年輕時候的事情,很多時候講著講著奶奶就會默默的流淚。後來聽父親説起,祖父是因為得了胃穿孔,因為醫術和經濟條件的限制,無法治愈而去世的。小小年紀的周松勃從此就立志學醫,扶危濟困,救死扶傷。
1980年高中畢業後,那個年代沒有機會學醫,他就開始自學醫術,與此同時也學了幾年木匠,木匠手藝在當地也小有名氣。但因為木匠這個行業距離小時候自己獻愛心,行善舉,救死扶傷的目標有一定差距。於是周松勃在27歲那年下決心改行學醫,跟師父學了6年,給老人家磕了頭,端尿盆,同吃同住。後來獨立行醫了,又上了河北醫科大學函授班,經過三年的學習拿到了畢業證書。
四十萬餘份病歷檔案
從1987年開始,他每診治一位患者,都要做較為詳細的記錄,包括患者所在的村、性別、年齡、症狀與體徵、初步診斷、處方及處置等,每2000人次裝訂一冊。25年從不間斷,周松勃已精心記錄和整理了208本,共40多萬份這樣的患者病歷,摞起來有一人多高。其中還不包括熟人、親人、朋友的診療病例,因為他們的病例他都熟記於心。保留病例檔案,在人們印象中是正規醫院才有的事。這些病例如今成了鄉親們的健康檔案,對於醫術的提高和患者的病情診斷益處很大。周松勃認真地説:“給人看病,來不得半點馬虎。登記病例對患者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這些病例為患者儘早康復提供了幫助,同時也為我積累了一定的行醫經驗。”
舍藥濟困 造福一方
一大摞處方既是藥方也是欠賬單,截止到今天,共有800多張,累計16萬餘元。這十幾年累計欠下了這一大摞欠條,有些因為年頭太長了就銷毀了。這16萬餘元都是要不上來的免費欠賬條。兩大本為急重症患者墊付的轉院大額費用的借款賬本,流水賬目100萬餘元。這些欠款百分之七八十都還了(還剩下二十七萬餘元),兩筆賬加起來有43萬元。周松勃説:“這些錢都是救命的錢,就是鄉親們今後沒有能力償還我也不準備再去追要了。”算起來,這些年他積攢的這些免費欠賬條,對於農村的一個小診所來説不能説不是一個沉甸甸的大善舉啊!
愛心醫生,“草根”慈善家
周松勃,中共黨員,全國優秀鄉村醫生。沒有權貴的身份,也沒有萬貫家財,卻把“慈善為懷,奉獻為本”作為人生格言。秉承著“為黨分憂,為民解難”的責任意識,走上了一條癡迷于慈善事業的道路。他把 “醫者仁心”作為至高無上的天職,堅持做到了“五免費”即出診不收費、門診不收費、針灸不收費、注射不收費、孤寡老人全免費。
有一個叫張偉紅的女孩,十多歲就沒了父母,他收養了她十餘年,把她當成自己的親生女兒來對待,教她學醫,教她做人,十幾年如一日……除每月按時給她發工資外,結婚時還給了上萬元的嫁粧,婚後她做先天性心臟病的手術時又資助了她一萬元。婆家家庭條件很好,她公公説:“我們找這個兒媳婦就衝你周松勃這個人。”大柳村,殘疾人王秀奎,刁一村殘疾人劉春生,二位都是高位截癱的病人,已經二十多年了。周松勃不但減免他們兩家人的醫藥費,而且資助他的孩子上學。每逢過年過節都會給他們送錢送物。九二年為刁一村殘疾人劉春生&&募捐,此事涿州電視臺做過專題報道。這些年來,除了向汶川,玉樹地震捐的兩萬多塊錢以外,還資助貧困失學兒童十幾名,救助危難病人,扶助貧困患者,減免醫藥費不計其數……
20多年,他沒買過摩托車汽車,始終騎一輛自行車。平均每年有三四萬元用來救助他人,粗略計算得有上百萬元。截止到此時此刻,他們夫妻倆沒有一分銀行存款。回望這25年,伴隨著衛生事業的發展與進步周松勃在汗水中享受著收穫的喜悅。鄉親們紛紛為他送錦旗,贈牌匾,並親切的稱他為“周善人”、愛心醫生、“身邊的120”。
陳光標、比爾蓋茨和巴菲特都是慈善家,他們在媒體上都承諾過裸捐,他們兩口也鄭重承諾,一生不給孩子們留銀行存款和任何財産,把畢生的收入用於慈善事業,爭取當一個“草根”慈善家!周松勃兩口已經和保定市紅十字會簽訂了遺體捐贈承諾書,等他們死後,把有用的器官無私捐獻給需要的人。把遺體奉獻,做醫學研究之用。作為紅十字會衛生所,以“人道、博愛、奉獻”的精神為境界,為醫學“獻身”,實行文明“醫葬”,給予他人生的希望!沒有什麼比挽救生命更重要,讓生命在奉獻中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