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首播

重播

廖佔富與妻子送學生回家

廖佔富與妻子送學生回家

    廖老師夫妻的生活像一座古老的鐘,每天弦都繃得緊緊的。早晨5點多就起床,和妻子一起料理完家務,7點鐘兩人帶着本社的幾個學生走四十多裏山路趕到學校。上午四節課,課間休息還得動手給學生蒸飯、燒菜。吃完午飯,就抓緊時間備課,改作業,改不完的就背回家。實在累了就趴在教桌上睡幾分鐘,下午5點鐘左右放學,再領着學生往回趕,到家後,就抓緊時間幹一些簡單的農活,直到天黑。吃過晚飯,還得準備第二天的課,就這樣寒暑往來,周而復始,一幹就是二十四年。

    “躬耕隴畝但求一日三餐,執教講壇惟願桃李芬芳”是廖佔富老師夫婦從教二十多年的真實寫照。在代課的歲月裏,廖老師的工資從幾十元,百來元,漲到五百多元,這對於一個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來説,確實還是很困難。一月的工資連一包化肥都買不到,無數同窗好友一次又一次的勸他外出務工。一位老校長也曾半帶訓斥地説:“你那個腦袋,就只曉得A、B、C,那點兒工資夠哪一頭嘛,你那麼好的條件,何必非吊死在一棵樹上呢?”聽了老校長的話,廖佔富只是輕輕地搖頭,淡淡一笑了之。如今好多夥伴都掙了錢蓋起了新樓房,廖佔富呢?松濤依舊,廖佔富心依舊。不知道是怎麼的,就是怕離開孩子們,怕放長假。那是一種無言的空虛,是一種莫名的孤寂。年關難過,年年過,每逢年頭歲節,為了給自己一份安慰,廖佔富儘量少接觸那些衣着華麗,揮金如土的打工仔。讀幾本好書,尋找原本屬於自己的快樂。就這樣一種源自骨子裏的信仰使廖老師堅持了下來,夫妻倆過起了在公雞叫聲中掐算油鹽醬醋的日子,有時累得放學同路回家竟默默無語。而火天崗村小學一天天發生着深刻的變化,一批批學生從這裡走出大山實現了夢想。校長打趣他們夫妻倆:教學家庭雙豐收。廖老師自嘲:勞逸結合,雖然很苦,但苦中有樂,無怨無悔。

責任編輯:孫劍雯

熱詞:

  • 大山
  • 紅燭
  • 廖佔富
  • 尋找
  • 最美
  • 鄉村
  • 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