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首播

重播

李華新老師生活照

李華新老師生活照

    

姓名:李華新
性別:男
學校:江西省萍鄉市蘆溪縣萬龍山隆波希望學校

    簡介:36年前,16歲的他高中畢業,帶著滿懷的躊志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這是一個非常偏僻的山區小村,新的學期到了,可村裏小學沒有老師,看著孩子們渴望知識的眼神,他留下來當了一名民辦教師。在這一幹就是36年。他本著“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把愛的陽光灑向山區的教育事業,灑向可愛的學生。

    我的鄉村教師生活

    江西省萍鄉市蘆溪縣萬龍山隆波希望學校  李華新

    Email:183667084@qq.com  單位電話:0799--7661250
 
    36年前,16歲的我高中畢了業,帶著滿懷的躊志回到了自己的家鄉江西省萍鄉市蘆溪縣萬龍山鄉下衝村。這是一個非常偏僻的山區小村,全村人口不足200人,且居住十分分散。村裏有所小學,五個年級共有學生近30人。新的學期又到了,可村裏小學又沒有老師,村支書找到我,要我擔任村學校的老師,看著孩子們渴望知識的眼神,我答應了村支書,在養我的家鄉下衝村小學當了民辦教師。在這一幹就是26年,直到2002全鄉學校網點佈局調整,下衝小學併入鄉中心學校,我也被調入中心學校任教。我在教育這片凈土上辛勤耕耘了36年,36年來,我本著“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把愛的陽光灑向山區的教育事業,灑向可愛的學生。

    下衝小學的工作環境是極其艱苦的。學校在一座山頭上,周邊沒有人家,學生家距學校都比較遠,學生都是每天自帶午飯。我家距學校也有5華里,我跟學生一樣,每天徒步早去晚歸,自帶午飯。為了讓大家中午能吃上熱飯,我清理出一間小屋,搭起簡易柴灶,購買鍋盆蓋桶等,帶領年齡大點的學生上山砍柴,每天上午我利用課餘時間把學生們帶來的飯全部熱好,堅持了整整26年。全校兩名老師,另一名老師是每年換一個,有的教半年就走了。

    下衝小學的設施是極其簡陋的。我剛來到這裡的時候,幾間土坯房子,幾張破舊桌凳,兩塊木板黑板,僅此而已。為了留得住學生,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使學生學得快樂,全面發展,我想方設法改善辦學條件。利用星期天挖沙坑,從需要兩個小時一來回的山腳下的小河裏挑來沙子;從山上砍來樹木,借來斧子、鑿子、鋸等工具,做起了雙杠、單杠和簡易籃球架;利用暑假,到村裏的山上砍毛竹,一根一根用肩扛運出山來,換得的錢為學校添置了上百冊圖書和腳踏風琴;爭取到了村委會的支持,添置了乒乓球桌、建起了廁所和圍墻。通過多年的努力,學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這20多年裏,全村沒有小學生綴學。

    來到中心校後,我深感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每天早晨踏進校門就感覺像是一個上足了發條的鬧鐘,總也有忙不完的事。對學校交給我的工作,不管多少,總是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不折不扣地努力完成。去年下半年,因迎接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檢查需要,學校派我去鄉政府協助教育助理整理資料半個月,我二話沒説,毅然答應,不但出色完成了整理資料的任務,還沒有耽誤班上的班務工作和教學工作。
在教學中努力探索,勇於實踐,積極參加各級組織的教研活動, 2010年在全縣教學大比武中獲一等獎。多年來,我用辛勤的汗水,贏得了多項榮譽:1994年5月,被評為“蘆溪縣優秀青年教師”,近十年中,兩次獲得蘆溪縣“教育基金獎”,兩次獲得縣級“優秀黨員”稱號,多次獲得鄉“優秀黨員稱號”,多次獲得學校“先進教師”、“教學能手”、“優秀班主任”等稱號。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將以各位老師為榜樣,繼續默默耕耘,用愛感染、教育每一個孩子,用園丁的品質、春蠶的志向、蠟燭的風格、孺子牛的精神,為教育事業奮鬥,把真誠的愛毫無保留的奉獻給山區的教育事業,奉獻給我的學生。

責任編輯:閆冬

熱詞:

  • 最美鄉村教師
  • 李華新
  • 希望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