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環球360]愛馬者的盛會(4月25日)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5月10日 15:08 來源:CCTV.com
    進入[環球360]>>

  CCTV.com消息(環球360):

  

愛馬者的盛會

  主持人:馬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之一,在古代,寶馬良駒總是和英雄聯絡在一起。今天,馬術已經成為一種休閒運動方式,在中國的大中城市廣泛流行。剛才您看到的短片不是什麼電影、電視劇的拍攝現場,而是前不久在北京舉辦的“中國馬友騎馬環官廳水庫150公里綠色穿越”活動。大家以騎馬穿越的方式,提醒社會各界,關注環保與生態問題,倡導 “生態娛樂”新觀念。

  2006年4月8號清晨,來自全國各地一百多名騎友齊聚官廳水庫南岸的小南辛堡鎮,準備開始第一天的環湖穿越之旅。不巧,當天沙塵暴又一次席捲北京地區,初春的狂風夾雜著沙子吹打在人們臉上,雖然天不作美,卻無法阻擋穿越者的鬥志。

  馬隊和前來助陣的人們讓原本寂靜的小山莊一下變得熱鬧起來。出征儀式上,全國馬友推選出最勇敢的兩位女旗手,接受中國馬術協會領導的授旗,騎馬150公里環湖探險活動隨即正式拉開帷幕。100多人的馬隊分成10個分隊,每隊的領隊都是由馬友們推選的經驗豐富的騎手擔任,在他們的帶領下,馬隊秩序井然地向官廳水庫出發了。

  一路上,騎友們時而放馬狂奔,時而讓馬兒輕快地小跑,左側的燕山山脈隨著馬隊綿延向西。沿著預定路線,馬隊很快到達官廳水庫邊,隊伍開始放慢步伐。10點左右,騎友們陸續達到水庫大壩,這時,隊伍中的一位男士下馬等待和他一同前來的妻子,交談中人們才知道,原來他的妻子剛生完孩子兩個月就來騎馬了。

  環官廳水庫騎馬活動參與者:(我妻子)剛生完孩子,她以前老騎,從懷孕一直到現在一直沒騎,這不今天頭一次讓她騎一騎。

  記者:心疼嗎?

  環官廳水庫騎馬活動參與者:這倒沒有,讓她鍛鍊鍛鍊,讓她儘快恢復。

  記者:為什麼讓她參加這麼長距離的活動呢?

  我們兩口子都喜歡這種運動 就這騎馬 特別喜好

  ……

  加油 快點 催 快點

  還行 我發現你這速度不慢啊

  記者:剛生完孩子是嗎 累嗎 累不累

  妻子:不累 今天肚子有點不太好

  記者:今天能堅持下來嗎

  妻子:能

  主持人:騎過馬的人都知道,馬背上待久了是件很辛苦的事兒,那位女士剛生過孩子就來參加這樣長距離的騎馬活動,真是令人佩服。不過騎馬確實是一項健身運動。在緊張的工作之餘,和馬兒在一起,能夠放鬆身心。騎馬過程中,隨著馬背的起伏,人的腰椎、頸椎都能得到很好的鍛鍊。而女孩子熱衷騎馬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正確的騎馬姿勢能美體塑身。騎馬有這麼多好處,當然就不難理解騎友們的對這項活動的鍾愛和熱情了。您瞧,馬隊在官廳水庫大壩邊短暫休息後,又出發了。

  正文:整個行進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湖邊泥濘的沼澤地,有時深達1米以上,時常讓人馬進退兩難;行至奔騰的桑幹河,騎手們需要不斷鼓勵自己的馬,讓馬兒鼓足勇氣跳下河流,淌水而過;有人落下馬來,也有馬兒被困河流和沼澤之中。當然,最快樂的莫過於馬友們在河汊湖灣中找到開闊的大道,放馬縱情馳騁。

  這些野外騎馬愛好者經常遇到風沙、大雪、冰雹、狂風等惡劣天氣,他們已經習慣了自然的挑戰,對付這些惡劣天氣也自然有一套。

  環官廳水庫騎馬活動參與者:我剛才這帽子風一吹,還這樣,我有幾次全是整個的臉全捂起來了,根本什麼都看不見,閉上眼睛。這時候沒辦法就抱馬脖子,抱住它脖子,然後繼續跟著跑。

  儘管天氣條件不佳,但馬友們的熱情不減。走著走著,漸漸的,風小了下來。

  當夜晚來臨的時候,馬隊借宿在臥牛山裏,馬兒咀嚼著早已為它們準備好的草料,馬友們則用歌聲和美酒加深友誼,驅走疲倦。

  修整了一夜,第二天一早,馬隊開始了另一半行程。儘管還有些疲憊,但興奮卻依然不減。當天下午5點左右馬隊順利到達目的地,成功完成這次綠色穿越活動,勝利的喜悅洋溢在每一位馬友臉上。這次穿越行動總計里程150公里,是近年來中國國內參加人數最多的長距離野外穿越騎乘活動。在他們的隊伍中,年齡最小的只有11歲,最大的已有57歲,他們的毅力和耐性令人稱道。

  主持人:我真為這些馬背上的勇者們感到驕傲。這次活動的主題是綠色、無污染、健康,人們用馬兒代替了以石油為燃料的交通工具,以自己的行動倡導生態娛樂、生態旅遊。

  除了騎馬者之外,一些環保志願者也參與了這次活動,而社會各界捐贈的贊助基金也將用於官廳水庫和天漠的環境治理。

  中國馬術協會秘書長:我們這次活動共募集贊助基金多少多少元,我們將和當地政府一起把這些資金用於當地的環境保護,改善環境,建立一個馬匹的生態樂園,推動馬術運動在中國的開展,同時中國歷史與馬有著深厚的情結,我們要通過這些活動讓馬術精神在中國繼續弘揚,激發我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主持人:中國是世界上養馬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早在五千多年前就開始用馬駕車;春秋戰國時期伯樂編寫的《相馬經》是世界上最早的相馬著作;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就建立了完善馬政體系;而漢唐鼎盛時期,中國從西域引入優良馬種,不僅國力壯大,還促進了文化交流……。中國古代的興盛時期都和馬有著密切的關係,以至於人們形容功績時都用“汗馬功勞”這個詞。如今,騎馬、鑽研馬術的潮流再次興起,而騎馬旅遊更成為既時尚又環保的旅遊方式。再過不久就是“五一”黃金周了,熟悉了現代交通工具的您,不妨也嘗試一下騎馬旅遊,到那些汽車無法到達的地方去看看,一定會讓你別有一番感受。

  

網絡社區

  導視:新環境催生新型鄰里關係,社區網絡,用信息帶來便利,用溫馨構築和諧。

  主持人:都説“遠親不如近鄰”,可是我們編輯部的小王最近就為鄰里之間的關係犯了難。不是因為他和鄰居發生了摩擦,恰恰是因為鄰里之間接觸太少,摩擦是少了,可溫情也少了。這不,前些日子小王把母親接過來跟他一起住,老人家待了一段時間就想回老家了,因為小王一上班她就連個説話的人都沒有,街坊四鄰關係平淡,甚至如同路人,老人怕寂寞,就打算回去了,小王想留也留不住。其實這種“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現象在現代都市中並不少見,高樓林立,卻沖淡了鄰里關係,世界上許多大城市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倫敦也不例外。不過,近日倫敦一個社區卻找到了一種改善鄰里關係的辦法。

  “果醬廠”,您別誤會,這可不是一個生産果醬的工廠,而是倫敦市內一處社區的名字。“果醬廠” 社區表面上看起來和其它小區沒什麼不同,可如果您是那兒的居民,您就會深切感受到它的和諧魅力。住在那的居民幾乎都彼此認識,他們經常互相交流,互相幫助,就像一個溫馨的小村落。而這種熟悉和信任正是靠社區網絡建立起來的。

  山姆邦德是“果醬廠” 社區的居民,也是“果醬廠” 社區網的創始人。當初他建立這個網站只是希望能夠幫助解決社區生活中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

  “果醬廠” 社區網創始人 山姆邦德:我們想讓房東解決一些問題但有點溝通上的問題,同時周圍許多鄰居都有這樣那樣的需求,比如想找水管工、電工,或者暖氣壞了什麼的。

  現在,社區網已經接入全部160戶居民家中,山姆在幾位鄰居的幫助下完善了社區網。漸漸,這個網站成為了社區鄰里之間交流、互助的平臺。

  “果醬廠” 社區網創始人 山姆邦德:現在社區網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相互交流的空間,人們一起提出方案,工作人員一起去付諸實施,同時從鄰里的角度,大家能夠互相幫助。

  主持人:社區網雖然是虛擬的,但從某種角度説,卻營造了真正意義上的社區。就拿“果醬廠” 社區網來説,幾乎所有與居民自身相關的事情,都能在網站上找到共享、共鳴或“解決方案”。有什麼需求和想法,只要在論壇裏發個帖子就行了,鄰里之間搭把手、幫個小忙是舉手之勞的事兒,更重要的是它拉進了人們的距離。

  果醬廠社區也有來自國外的居民,但是社區卻給了他們家的感覺。

  “果醬廠” 社區居民:我以前從沒在倫敦居住過,當我搬到這裡時,沒有那種陌生的感覺,就像家鄉一樣非常好,你知道你的鄰居是誰,可以信賴他們。

  有了社區網站,果醬廠社區的居民關係愈發和睦,他們經常在留言簿上給彼此一些建議和支持。如果哪位母親發帖子説臨時有事要出去一下,請鄰居幫忙照看一下孩子,立刻就會有許多人跟帖表示願意幫忙。此外,對於居住在社區內的商務人士,還可以通過網站與社區居民交流,拓展客戶,並進行簡單的交易。

  “果醬廠” 社區居民:從商業的角度講,果醬廠社區網是一個分享資源和信息的有效途徑,網站裏有我們的客戶,我們彼此進行交易,對他們來説網站提供了一個窗口,一個信息共享的公共平臺。

  主持人:“實用主義是網絡之母”,這句話一點不假,社區網給居民們帶來的是真正的實惠。同時,網絡時代的崛起塑造了一種“新鄰里關係”——“網鄰”。集體的智慧、共同的權益,讓“網鄰”們的關係更加密切了。和自發形成的BBS、網絡社區不同,社區網有它的地緣性,它離不開小區和小區的居民。這是一個天然就劃分好了的世界,如果離開這個世界,社區網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土壤。

  隨著果醬廠社區網的成功和不斷完善,創始人山姆開始考慮讓網站步入商業化運作。作為把握網站發展方向的人,山姆的態度十分謹慎。他認為,在居民願意接受網站商業化的情況下,他願意朝這個方向發展,但前提是網站必須仍然根植于果醬廠社區。

  “果醬廠”社區網創始人 山姆邦德:所以我想説,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儘管網站成功了,但網站的存在是因為社區居民的加入,如果沒有社區,你也許會忘了它,它將成為一個多餘的網站。

  主持人:如今在中國一些城市的社區中,也出現了社區網。前不久我的一位朋友就在社區網的業主論壇裏獲知了許多花錢都買不來的購房和裝修經驗,在入住前建立了廣泛的 “準鄰里關係”,他還參加了一個社區網聯合應對開發商的維權活動,事後深有感觸地説,那次活動讓“網鄰”們的關係更加密切了。其實社區網絡不僅拉近了鄰里間的距離,也改變著我們的社會環境。

  追根溯源,所謂鄰里,中國古代講“五家為鄰,四鄰為裏” 。過去的鄰里關係作為鄉土社會的地緣關係,是社會結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

  20世紀70年代,許多城市裏的人住上了單位大院,工作和居住密不可分。上世紀90年代,離開了四合院、筒子樓和單位宿舍,商品房走入人們的生活,建築結構的分隔在當時造成了鄰里關係的疏遠。

  如今,網絡技術打破了建築結構的束縛,帶來了新的居住時代,網絡創造了新的社會群體賴以生存的空間,資源和信息高速地傳播著,人們的居住環境從中得到改善,同時人與人之間也更加和諧。微小的人際關係和鄰里關係,正組成了城市生活新的畫面。

  主持人:社區網反映了人們增進鄰里關係、構築和諧居住環境的的渴望。時代在變遷,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方式也在不斷變化,但無論怎樣變化,理解和關愛的需要是不變的,所以大可不必為人際關係淡漠發牢騷,只要動動腦筋,還是有很多方法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智利“霧”變“水”

  導視:招人“煩”的霧變成招人“愛”的水 ,不利特點成了發展動力,從負面向正面的轉變,需要您的觀察與思考。

  主持人:最近這段時間的沙塵暴可把中國北方地區的老百姓折騰得夠嗆,一齣門一身的土,風卷著沙子刮在臉上特疼。以北京為例,春天基本上都會有這麼幾個“黃土天”。據專家介紹,這與北方的降水量少和植被的覆蓋有直接關係。不過,比起智利的一個地方,那中國北方的降水可要算豐富了,因為我們要説的那個地方可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不怎麼下雨。

  這裡是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長達1000公里,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地方,被稱世界的“旱極”。歷史上最少降水量就出現在這一地區,年降水量不足0.5毫米。然而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同樣生活著一群向自然抗爭的人們。

  他叫胡戈,生活在阿塔卡馬沙漠中一個臨近太平洋的小漁村。由於地理原因,這裡終年被濃霧環繞,卻沒有降雨,生活用水緊缺,人們的生活因此變得非常困難。而胡戈的一個想法卻幫助那裏的人們擺脫了缺水的困境。

  胡戈 漁民:有一天我在捕魚的時候偶爾向山上望,我發現有很濃的霧籠罩在山間,於是我就開始想能不能把霧變成水,回到家我把我的想法寫了下來,並邀請同村的人一起參加我的計劃,(最終)我獲得了很好的收益。

  胡戈到底想到了什麼方法能把“霧”變成“水”的?原來,胡戈居住的小漁村臨近太平洋,當太平洋上攜帶冷空氣的風吹向溫暖的山坡時,就會形成無數細小的水粒。這些水粒太小了,無法形成雨,就形成了霧。於是,人們在村子附近的一個山坡上架起了幾十張巨大的漁網,霧氣中的小水粒就會隨風附著在漁網上,接下來,這些水粒在漁網上匯集、結合,並在重力作用下沿著網底部的一個塑料管道流到準備好的容器裏。經驗證,7張網每天就可以帶來462升的水,這使得當地居民不用再為生活用水發愁了。

  不過,這種方法受地理條件的限制很大,只有經常有霧的地區才能行得通。目前,秘魯、厄瓜多爾、南非和納米比亞等國受到智利的啟發,也為自己乾旱的家園開發出類似的系統。

  主持人:曾經聽説西班牙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塑料人造樹,將它種在沙漠中的霧區,可以很有效地吸附晚間的霧氣。這些水分通過樹榦滲入沙漠中,白天又會通過樹榦、樹枝蒸發出來,使周圍的空氣濕潤、溫度降低,甚至能形成冷空氣團和雲塊,出現降雨。中國廬山的霧氣也很大,廬山林場的工人們把多個木盆放在松柏樹下,一夜之間就有20-30公斤的霧水落入盆中,可以用來解決部分雲霧茶和蔬菜的用水。國外不少艦船,也採用“霧變水”的技術,在航行中不斷補給淡水。原本當地無人注意的霧氣,很簡單地就成了淡水新來源,這可真是一步“因地制宜”的好棋!

  剛才説到的小漁村所處的地方原本是一條淳樸、自然的海岸線,曾經吸引了不少遊客。由於多年的銅礦開採給當地帶來了嚴重的污染,遊客沒了,當地人的工作機會也沒了,他們的生活十分艱苦。而生活用水的缺乏又使他們很難開展其他的生産活動,只能靠打魚為生。

  漁民 胡戈:(由於乾旱)我們不得不去尋找一種能夠讓我們持續發展下去的解決方法,就像利用太陽能或者霧氣,因為霧就是這裡的“雨”,這裡下雨和正常的地方不同。

  如今,利用當地常年不斷的大霧轉化成的水,當地人的生活正在出現越來越多的生機與活力。他們用這些水來澆灌自己種的蔬菜,甚至是種植像蘆薈那樣的經濟作物,為自家的生活帶來更多的收入。

  主持人:霧多、霧大是這個小漁村的特點,當然,常年的大霧對人體不好,還會帶來生活上的不便,不過,當地人把這些大霧變成了急需的水源,由此還能帶動發展經濟,原本不太可愛的大霧一下子變得如此寶貴。哲學上講,“凡事都有兩面性”,把霧變水,把原本具有負面作用的事物巧妙地為我所用,創造出新的價值,有時候我們還真得轉變一下思路。

  

智者不應淡忘

  導視:退休老人走出國門,專業知識服務世界,老人退休未必只與愛好為伴,多年的豐富經驗應有用武之地。

  主持人:昨天晚上出去買東西,路過一個街邊公園,只聽得鑼鼓轟鳴,一眼望去是人頭竄動。走近一看,原來是幾十位大爺大媽正在扭秧歌呢,一人腰上係了塊紅綢子,舞得可帶勁了!邊看我邊跟旁邊也在看熱鬧的一位大媽聊了兩句,我問她怎麼不一塊跳,她説她每天早上跳交誼舞,晚上溜達溜達就行了。我一聽,這老人們的生活可比我豐富多了,又是扭秧歌,又是交誼舞,還有老年大學,老年合唱團,公園裏在地上寫書法的行家也基本都是老人。老人們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過去沒有時間顧及的愛好和興趣就成了他們生活的一大部分,或者説,他們刻意培養自己多方面的興趣去填補退休後大量的空閒時間。不過,有人卻沒有選擇這種清閒的晚年生活,他們選擇背起行囊,去海外發揮自己的餘熱。

  在日本人,大多數人在60歲退休,退休後,他們有的開始從事自己的愛好,有的則開始了全新的第二人生。而提供給他們這個機會的,就是日本國際合作機構。該機構推出了一項活動,即介紹退休人員到海外進行國際志願服務。志願人員的年齡在40歲到69歲之間。他們被選上以後要參加説明會,組織者會向他們介紹國際合作的重要性。他們要學習所去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背景和語言,還要學習如何在海外保重自己的健康等等。

  這項活動始於1990年,先後已經向50多個國家派遣了2300名志願人員。志願人員與當地人一起生活,一起工作,在各個領域發揮專長。有的人指導食品加工,有的人指導機器維修,有的人培訓質量管理,還有的人教授商品銷售、衛生知識或是體育運動等等。除了自己的專業特長,他們還盡可能地在更多的領域為當地人服務。

  主持人:志願服務起源於十九世紀初西方國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務。為了反抗宗教迫害,從歐洲來到北美大陸的移民們,面對種種困難,相互之間互相幫助,逐漸養成了志願幫助別人的群體精神,一大批懷有慈善之心的各階層人士成為了最早的志願服務人員。發展至今,志願服務工作已經跨越地域的界限,向國際化發展,並且逐漸制度化、專業化。在一些貧困地區,在發生類似印度洋海嘯那樣的重大災難的時刻,都能看到各國志願者的身影。不過,志願者大多數是青年人,像日本這樣把退休的老年人派去海外當志願者的情況還真是少見,也許組織者們正是看中了老年人豐富的經驗吧!

  這次新的一批老年海外志願者共有80名,中西宏之就是其中的一員。

  中西原本在一家化粧品公司工作,具有豐富的管理數據庫的工作經驗。提前退休的他打算作為志願人員到西太平洋的一個群島國家——帕勞,掀開他人生的另一頁。他現在正在總結工作經驗,以便能夠指導別人學會這種技能。

  中西宏之:我過去的工作就是拿出全部精力,為公司多銷售、多贏利。不過,我希望自己生活得更有意義,所以決定參加志願活動。

  經過5個星期的培訓,中西開始向自己嶄新的人生邁進。和所有人一樣,他將在海外工作兩年。

  主持人:記得我們的節目曾經做過一個《老年人劇團》的故事,講得是一群自稱“淡忘的智者”的老年人為了豐富退休後的生活自己組建了一個劇團,將老年人的生活現狀表演給各地的人們看。

  演員 凱史蒂文森:之所以稱呼自己為“淡忘的智者”,是因為我們確定地認為智慧正在被遺忘、被荒廢,我們的目的就是呼籲更多的人,關注這種情況,做出自己的努力。

  主持人:經過幾十年在社會上的摸爬滾打,老人有豐富於年輕人幾倍的經驗,“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説的就是老人的智慧。他們的某些思想與做法可能有點跟不上時代,但那些共通的規律是需要長時間的總結才能形成的,這一點就是老年人身上寶貴的財富。然而現狀卻是,一旦老人退休,他們的知識也就跟著退了休,在今天就業供大於求的情況下,老人再就業顯得更加困難,很少有人能夠再找到一份發揮自己專業特長的崗位,於是,大多數人把目光放在發展愛好與興趣上面。

  一些老人在退休後會感到失落,為工作奮鬥了一輩子,突然閒下來讓他們很不適應。很多人也曾經多方奔走,想再找到一份合適自己的工作,可真正如意的為數不多。用愛好填充生活從某種意義上説,可能也是某些人的一種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吧。這樣的生活不能不説輕鬆愜意,但社會卻喪失了一個如此龐大的知識庫,這不能不説是一種浪費。而將退休的老人組織起來派往海外,用它們的專業知識為全世界服務,不僅豐富了老人退休後的生活,讓他們對自己重新樹立了信心。

  主持人:我身邊也認識一些退休後的老人,有的老外交官在翻譯公司做翻譯,有的老教師走進了幼兒園,有的老建築師被某個建築公司聘去當顧問等等。其實不僅是他們,老會計、老司機、老技工也都在發揮著餘熱。一個“老”字雖然透露了他們的年紀,但更蘊含了他們“老道”的經驗。雖然不能再向年輕人那樣狠拼狠幹,但他們善於觀察的眼睛和豐富儲備的大腦就足夠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

  本期回顧:

  百人騎馬150公里環湖運動,一次愛馬者的盛會,一次充滿熱情與勇氣的大穿越。愛馬者用馬代替以石油為燃料的交通工具,提醒社會關注環保與生態問題,倡導 “生態娛樂”。

  現代都市高樓林立,鄰里關係卻因此淡漠,社區網絡興起,構築和諧溫暖的居住環境。時代變遷,溝通方式變化,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需要用心拉近。

  智利人將霧變成水,負面影響轉化為正面作用,不利特點也成了發展動力。生態系統沒有簡單的好與壞,轉換思路,一切都可以巧妙地為我所用。

  退休後生活掀開嶄新一頁,日本老年人走出國門,到海外進行國際志願服務。經過歲月沉澱,經驗豐富珍貴,同是為社會創造價值,老年智者不應被淡忘。

責編:武林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