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第10——13天:阿富汗馬扎裏沙裏夫、賈拉拉巴德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6月21日 14:26 來源:CCTV.com

  (行走路線尚待確定)從鐵梅爾茲(Termez)進入阿富汗境內的方式和手續

  阿富汗東鄰中國,西接伊朗,南連印度,北通草原,處於古代文明的十字路口。貴霜王朝的夏都在今阿富汗喀布爾以北62公里的貝格蘭姆(Begram),冬都則在烏鐸迦漢荼城(Udabhandapura,今阿托克附近)。

  馬扎裏沙裏夫(Mazari-I-Sharif)以西的巴爾赫附近有一個佛教遺址。玄奘稱其為小王舍城。

  有巴拉希薩爾塔(Bala-Hissar)等佛教建築,其中城南的托普魯斯提姆(Top-i-Roustem)為一磚塔,方形塔基邊長50余米,塔高70米,覆缽直徑25米。這就是玄奘在縛喝(小王舍城)見到的納縛僧伽藍,其北塔“高二百餘尺,金剛泥涂,眾寶側飾,中有舍利,時燭靈光。”佛塔在阿富汗早期佛教建築中佔有重要地位。

  巴米揚大佛(Bamiyan)是阿富汗最有代表性的佛教文化遺址是巴米揚大佛和石窟。它們位於喀布爾西北的興都庫什山中,這裡也是連接印度、西亞與中亞的交通要道。它的北面是興都庫什山的支脈代瓦傑山(考賈卡爾山,Koh-e-Khwja-Ghar),向南是考伊巴巴(Koh-e-Baba)山脈,山峰最高處終年積雪。巴米揚河穿過兩山中間,由西向東流淌。東南面的卡克拉克河(Kakrak)和西南面的弗拉底河(Fouladi)匯入巴米揚河,在山谷中間形成了一個溪谷地區。再往北行走,就是高大的代瓦傑山,巴米揚石窟就開造在代瓦傑山南面的斷崖上。石窟全長1300多米,大大小小的洞窟有751多個。最引人注目的是分別開鑿在東段和西段的兩尊立佛,俗稱"東大佛"和"西大佛",兩尊大佛相距850米,兩座大佛之間有有三座坐佛龕。

  貝格蘭姆

  貝格蘭姆(Begram)周圍有豐富的佛教遺址,該遺址在喀布爾以北62公里處,玄奘稱此地為“迦畢試”。在貝格拉姆西面的塔普達拉(Top-Dara)殘高20米,直徑25米,塔身周圍有佛龕,以立柱相隔,看上去十分壯觀。距離貝格拉姆西30公里的布爾格卡菲塔()塔身渾圓,殘高13米,依然透露出昔日的氣派與威嚴。在貝格拉姆西側8公里的韶托拉庫(Shadolaku),有一座塔院,主塔在西北,供塔在東南,僧院區在南側。這座塔院的建築上以浮雕手法雕刻著佛和菩薩像,屬於公元2至3世紀的作品。派特瓦(Paitava)位於貝格拉姆南部8公里處。這裡的佛陀戰勝外道的雕像雕刻于公元3至4世紀,屬於犍陀羅藝術的繁盛時期。

  喀布爾城市和博物館

  賈拉拉巴德附近的哈達〈Hadda〉。哈達地區的寺院供奉了許多名貴而華麗的寶物,因而成為佛教徒朝拜之所。玄奘曾到此。大約在公元5世紀的時候,達到鼎盛時期,佛塔、寺院林立,但到公元7世紀時,已被遺棄,成為一座廢棄的佛教寺院城。此地的佛像做得非常生動,而且風格多樣,大概是因為世界各地的佛教徒都會到這裡來朝拜有關,藝術家也會慕名到這裡來旅行,並根據香客們不同的要求從事創作,因此佛像都具有多元文化融合的色彩,以及不同的民族類型,包括印度、伊朗以及希臘、羅馬式的。

  行走路線:從賈拉拉巴德經過開伯爾山口進入巴基斯坦的白沙瓦(是否進行考察待定,因為路邊有地雷),大約為5個小時的車程。

責編:王麗華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