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本網專稿:用摯愛和生命實踐對黨的誓言
────追記上海警備區通信站副教導員王慶平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6月10日 09:04 來源:CCTV.com
專題:[時代先鋒]新時代的一線帶兵人王慶平

  CCTV.com消息(本網記者曹勁 上海報道)2005年2月22日,對於上海警備區通信站官兵而言是一個難以忘記的日子。在一次手榴彈實彈投擲訓練中,戰士吳瓊投擲手榴彈時,彈體不慎脫手,落在身體右後側約1米處,拉著了環的手榴彈“吱吱”地冒著煙。


王慶平犧牲現場。(陳鴻亮攝影)

  通信站副教導員王慶平清楚手榴彈在3.7秒內隨時可能爆炸,只要他向左跨一步,就可以飛身跳入隱蔽壕,擺脫死神確保安全,可是他卻猛然向前撲去,用自己的身體護住吳瓊,使出全力將吳瓊向隱蔽壕方向推去,自己選擇了死亡……

  “轟!”一聲炸響,硝煙迷蒙之中,人們看見驚悸中的吳瓊仰面平躺在隱蔽壕內──吳瓊得救了,而王慶平卻永遠地閉上了眼睛,年僅35歲!


2005年2月28日,上海軍民在龍華殯儀館為王慶平送行 。(陳鴻亮 攝影)

  王慶平犧牲後,在軍營和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人們難以忘記,向王慶平遺體告別的那一天,原定500人參加,卻來了1000多人,有警備區官兵和地方黨政領導,有自發來的駐地群眾,有滿頭白髮的老紅軍、老八路,有拄著拐杖的孤寡老人,遠在寧夏、青海、四川、湖南等地的50多名退伍老兵也專程趕來了,很多人一到場就失聲痛哭……王慶平犧牲已有一年多時間,直到今天,一回憶起烈士,他生前所在的上海警備區通信站的官兵、他所服務過的上海市靜安區三義坊街道的孤寡老人們依舊是眼含熱淚。

  一個普普通通的青年軍人,一次並不少見的捨己救人行為,為什麼會引起如此強烈的社會反響?為什麼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他的懷念之情非但沒有減弱,反而愈加強烈?是什麼給人們帶來如此巨大的心靈衝擊?

  王慶平的犧牲令家人親友為之悲慟,令官兵百姓為之落淚,令浦江東海為之悲歌,但這絕不僅僅是因為他在生死抉擇的瞬間勇救戰友的壯舉,王慶平之所以強烈地感動官兵、感動群眾、感動社會,更多的是因為他平時表現出的高尚情操,他敬業愛崗、他真誠愛兵、他熱忱愛民、他深情愛家,他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突出體現了共産黨員“平時看得出、關鍵時刻站得出、危難時刻豁得出”的時代要求,順應了時代和人們對良好道德風尚的熱切期盼,體現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流價值取向,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新時代道德高尚的青年共産黨員楷模形象。

  (一) 敬業愛崗:肋骨斷了18天……

  人人都是一支筆,

  天天都在寫人生;

  人生處處是考場,

  事事都要交好卷。

  ──王慶平


記載錚錚鐵漢堅持抗洪18天“永恒精彩”的X光片。(曹勁 攝影)

  在王慶平的遺物中,有一張保存完好的X光片,片中記載著一個錚錚鐵漢18天的“永恒精彩”。

  1999年夏,上海青浦地區突發洪災,肆虐的洪水嚴重威脅著人民生命和財産的安全。災情就是命令。王慶平顧不上臨産的妻子,帶領通信保障應急分隊冒雨出征,臨時通信指揮所設在朱家角一幢二層樓裏。6月29日深夜,風刮個不停,雨越下越猛。節骨眼上,通信載波機出現故障,指揮部有線通信突然中斷。

  “有線斷了用無線,一定要保證指揮通信暢通!”王慶平下達快速搶修命令後,迅速組織進行無線通信聯絡。他操起兩部對講機就向樓下的電臺車奔去。由於雨天地滑,他一腳踩空,“嘭”地一聲,胸部重重撞在樓梯口護欄上。剎那間,他眼前一黑,一陣刺痛電擊般傳遍全身,人頓時失去重心,癱坐在地上,而手中緊緊攥住的近萬元的對講機卻絲毫未損。他好不容易站起來,踉踉蹌蹌闖進雨幕,咬著牙登上電臺車。

  王慶平胸部被撞部位一會兒就發青發紫了,可他始終堅持在抗洪一線。此後的日子裏,他感到胸部時常疼痛,不敢大口喘氣,不敢甩開膀子走路,睡夢裏翻轉身也會被痛醒,特別是咳嗽一聲,胸口如刀剮般。他取出急救包裏的繃帶將胸部綁得嚴嚴實實。站裏軍醫一再催促他去醫院檢查,可他沒當回事,總以為是點皮肉傷,不會有大問題。在抗洪最緊張的日子裏,他晝夜不離崗位。

  一天上午,他隨通信站汪主任冒雨查看通信線路,暴雨沖刷的鄉間路面坑洼不平,王慶平下車時不留神,腳下一滑差點摔倒,“哎喲!”一聲,他斜靠在車旁的一棵樹上,臉色煞白,大汗淋漓。汪主任關切地問:“你怎麼了?要不要去醫院看看?”王慶平一邊用雙手捂著受傷的胸部,一邊解釋:“沒什麼!沒什麼!前幾天不小心撞了一下。”“哎!你可不能馬虎,不要拖出毛病來。”“估計沒什麼大問題,現在抗洪緊張,正是用人的時候,我能挺過去。”受傷後的那些天,他憑著年輕硬撐著,有時實在痛得難受,就吃幾粒止痛片,貼幾張跌打膏。幾天后,妻子湯梅來電話,他懷著歉意告訴她:“你快臨産了,自己可要小心啦!”卻只字未提自己的傷情。

  抗洪勝利回撤時,軍醫把王慶平架上車送到第85醫院檢查治療。X光片結果出來了:第10根肋骨骨折。醫生在燈下指著片子問:“傷多久啦,怎麼傷的?”“18天……”

  “你怎麼能這樣玩命!”醫生一時竟不敢相信,一個大活人,肋骨斷了18天,真不知是怎麼“挺”過來的!

  (二)真誠愛兵:13個與官兵共度的春節……

  視戰士高於自己,

  愛戰士勝過自己,

  為戰士不顧自己,

  學戰士提高自己。

  ──王慶平


每逢節日,王慶平都要到執勤點看望堅守崗位的戰士。(資料照片)

  他把戰士當作自己的親兄弟,把戰友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每年除夕夜,他都堅持和官兵一起吃年夜飯,到哨位、機房向值勤官兵噓寒問暖。

  從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王慶平到上海警備區當幹部13年過春節的情況:

  1993年、1994年,擔任通信站四中隊一分隊技術員,春節期間在天馬坑道執勤;

  1995年,擔任警備區機關公勤隊警衛排長,春節在公勤隊過;

  1996年、1997年,擔任警備區機關公勤隊長,春節在公勤隊過;

  1998年、1999年,擔任通信站二連指導員,與連隊官兵一起過春節;

  2000年、2001年,擔任通信站三連連長,與連隊官兵一起過春節;

  2002年、2003年,擔任通信站副教導員,在市區三個連隊和戰士一起過年,春節期間在站部值班;

  2004年,擔任通信站副教導員,在天馬新兵連過春節;

  2005年,擔任通信站副教導員,在廣粵路五連和戰士一起過年,春節期間在站部值班。

  2005年2月22日,王慶平捨身救戰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三)熱忱愛民:“有事打我電話”

  人間貴有真情在,

  時代需要奉獻者;

  甘當博愛小人物,

  溫暖社會大家庭。

  ──王慶平


社區孤老談到王慶平不禁淚如雨下。(曹勁 攝影)

  “有事打我電話,我的號碼是52030704。”這是王慶平對三義坊孤寡老人們常説的一句話。寥寥8個數字,如同一根無形的紐帶,將王慶平和老人們的心緊緊連在了一起。

  王慶平到通信站工作不久,就和最困難的6位孤寡老人結成幫困對子,經常帶領戰士到孤老家中,幫助洗衣服、曬被褥、搞衛生,陪孤老拉家常。每年春節、中秋等重大節日,他還把老人們接到連隊一起過節。而他的辦公室電話變成“熱線”,是發生在老勞模週密身上的一件事引發的。一天,王慶平帶著戰士來到萬航渡路223弄8號,給週密老人打掃衛生,聽她談起一件事:不久前的一天夜裏,老人感到身體不適想去醫院,立即想到了王慶平和他的戰友,可沒法聯絡上,最後還是鄰居幫忙才得以上醫院。

  王慶平聽了心裏很不平靜,他心想:得讓老人們日子過得踏實些。他逐一登門,將辦公室電話告訴每一位孤老,再三叮囑“有事打我電話”。從此,只要老人們來電話求助,王慶平都力爭在第一時間趕到。2003年8月,80多歲的孤老吳巧雲感冒發燒導致支氣管發炎,呼吸困難。王慶平接到電話立即丟下手頭的事,趕到吳奶奶家中,將她及時送到醫院治療。“幸虧送得及時,要不老人就危險了。”醫生對他説。

  靜安街道張季雲老人下肢癱瘓,飲食起居需要人照顧。老人有次患了重感冒,情急之下撥通王慶平的“熱線電話”:“小王,你能來一下嗎?”“您老有事請講。”王慶平放下電話,馬上趕到張季雲老人家,把老人送到醫院。從此,他不時就去看看老人,幫老人做這做那。老人逢人便説:“熱線電話好哇,它幫我找到了王慶平這麼個好兒子。”

  一個週末,王慶平許諾陪愛人孩子逛逛街,恰在這時,癱瘓在床多年的沈小妹老人來電話説,想到公園散散心,王慶平二話沒説,把老人從四樓背下來抱上輪椅,推著她來到附近的靜安寺廣場,遊南京西路,終於在老人去世前圓了老人這個夢。

  “有事打我電話。”這看似尋常的話語,孤寡老人們聽了倍覺溫暖。這些年,王慶平究竟接到過多少求助電話,幫助老人們解決過多少困難,的確不好統計。80歲的老教師湯中賢一席話,道出了老人們的心聲:“慶平每次臨走都説‘有事打我電話’,我聽了心裏總是暖烘烘的,感到有了依靠,每次只要打通了他的電話,再大的難題也不難了。多好的小夥子,怎麼説走就走了呢?”

  (四)深情愛家:兩個帶血的彈殼……

  既要享受生活,

  更要創造生活;

  既要追求幸福,

  更要播撒幸福。

  ──王慶平


血衣中帶著的給兒子的禮物──2個帶血的子彈殼。(曹勁 攝影)

  這令人震撼的一幕,通信四連連長程光輝、指導員王明學永生難忘:王慶平受傷彌留的最後一刻,曾費力地抬起手解開武裝帶,下意識地將手努力伸向胸前口袋,他的嘴唇微微動了幾下,似乎有話要説,可嘴角卻不停地滲出血來。

  在浸透著英雄斑斑血跡的迷彩服口袋裏,搶救他的醫生掏出了2個帶血的子彈殼。小小的彈殼,寄託著英雄對6歲兒子樂樂的深愛、牽掛、希冀和歉疚……

  1999年7月兒子樂樂出生,王慶平時任通信三連連長。儘管連隊離家只有一街之隔、10分鐘的路程,然而作為一名擔負24小時通信值班任務的連隊主官,又帶著幾十號男兵女兵,他有時十天半月也回不了一趟家。就連每年的除夕,一家三口也難得在一起吃頓年夜飯。

  2001年12月,王慶平升任副教導員後,回家住的日子多了起來。而在戰士們的心目中,他常常要查完一班夜哨才走,天濛濛亮又趕回站裏出早操。近在咫尺,父子倆難得見上一面,開心一回。

  樂樂“咿呀”學語時,妻子湯梅指著床頭的結婚照一遍一遍教兒子:“寶寶,這個是爸爸,穿的是綠褂褂,肩上有黃牌牌……”時間久了,樂樂看見穿軍裝的軍官,不管是男是女,都會迎上前去嗲聲嗲氣地叫“爸爸……”

  入夜,妻子湯梅跟王慶平説:“樂樂漸漸大了,做父親的,該與兒子多親近親近。”王慶平摟著妻子深情地説道:“你帶著孩子我放心,我帶著幾十名戰士,也該讓他們的父母放心啊!”

  2005年2月21日,救人壯舉發生的前一天晚8時許,正在連隊檢查工作的王慶平,手機突然響了。

  “樂樂,爸爸答應你,一定把彈殼帶回來,還要給你講故事!”合上手機,王慶平笑著對身邊同志説:“兒子知道我要去打靶,找我要彈殼呢。”

  王慶平是信守諾言的,他給樂樂準備了兩個彈殼,然而,他卻永遠不能給樂樂講故事了。

  英雄走後,戰友們把兩個彈殼送到家中,樂樂接過彈殼,直愣愣地望著墻上爸爸的遺像,似懂非懂地問媽媽:“爸爸去哪了?” “爸爸去了天國。” “天國在哪?我能給他打電話嗎?”……

  樂樂玩著彈殼,透著童真,在場的人們潸然淚下。

  上海警備區政治部吳主任對王慶平的一生做了準確的概括:“忠誠、摯愛、追求卓越。”用王慶平生前自己的話説,就是“作為一個新時代的青年軍人,就要在平凡的崗位上追求卓越。”

  王慶平同志是新一代高素質青年軍官的典範,是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部隊優良傳統哺育、熏陶下成長起來的優秀共産黨員,是正在開展的保持共産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涌現出來的一個重大典型。他捨己救人的英雄壯舉,充分體現了共産黨員勇於犧牲,甘願奉獻的崇高思想境界,充分體現了基層幹部一心為兵、愛護戰友的高尚品格。

  在當今這樣一個和平發展的年代,我們為有這麼優秀的一線帶兵人而感到振奮鼓舞,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相信我們的部隊中還有千千萬萬個“王慶平” ,以後還將更多。真心地為我們的人民子弟兵感到驕傲和自豪,對我們祖國的未來更是充滿信心。

  附:王慶平同志簡歷


王慶平肖像照片。(資料照片)

  王慶平烈士1970年7月出生於安徽合肥市,1987年11月入伍,1992年7月加入中國共産黨,同年畢業于解放軍西安通信學院,歷任班長、排長、公勤隊隊長、指導員、連長、副政治教導員等職。在18年的軍旅生涯中多次受到嘉獎,先後二次榮立三等功,他所在的單位也4次榮立集體二等功、一次榮立一等功。王慶平先後參加了APEC會議、軍事演習和衛星發射等幾十次重大通信保障任務,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任務。他組織研究開發的“我愛背號碼”軟體,被上海警備區評為科技練兵成果一等獎。在一次組織部隊進行手榴彈實彈投擲訓練時,捨身救戰友,壯烈犧牲,獻出了年僅35歲的生命。上海警備區黨委常委召開會議,認真學習了王慶平同志捨己救戰友的英雄事跡,批准王慶平同志為革命烈士,又被追授為“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及“上海市新長征突擊手”稱號。

責編:曹勁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