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央視網評] 消除貧困,中國的承諾!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5月23日 16:39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5月22日,溫家寶總理在人民大會堂會見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時指出,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核心是解決貧困問題。世界面臨的許多問題都同貧困相關。中國將堅定地履行對千年發展目標的承諾,繼續致力於消除貧困的努力,積極參加國際合作,幫助更多的發展中國家擺脫貧困、謀求發展。(新華網5月22日)

  國際社會為應對全球面臨的貧困和饑餓等嚴峻挑戰,在2000年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通過的《聯合國千年宣言》中,確定了到2015年將世界上極端貧困人口減少一半、普及初等教育等8項千年發展目標。實現這一歷史性目標,世界各國都必須要付出更大努力。中國經過不懈的努力,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從1986年開始用了20多年的時間使2.5億人口脫貧,13億人口解決了溫飽問題,並正向小康社會紮實邁進,為國際社會實現千年發展目標,以及和平、穩定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擺脫貧困、過上富裕安定的好日子是中國人民千百年的夢想,併為此作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和奮鬥。近現代以來,中國人民經過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擺脫了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統治和壓迫,跨入了嶄新的社會主義社會,“泥腿子”們當家做了主人,為中國人民徹底擺脫貧困奠定了人類社會最先進的制度基礎。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毛澤東光輝思想的指引下,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探索中,雖然有過失誤,但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比照解放前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確是不爭的事實。改革開放以來,以總設計師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靠著“摸著石頭過河”,靠著一股勁和氣,從農村改革發軔,“殺出了一條血路”,使中國從此走向了從“先富”到“共富”、建設小康社會的康莊大道,也使得絕大多數人民群眾擺脫了貧困。

  進入新世紀,改革進入攻堅階段,社會轉型時期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的矛盾開始顯現,中國的貧困問題出現了新的特點。除了尚有1億人處在脫貧的邊緣外,貧困問題更突出表現為貧富差距、城鄉差距和地區差距,以及群眾反映比較強烈的看病貴、上學難等問題。這些新問題、新矛盾,不可避免地導致了社會不公平等,影響了社會穩定與和諧社會的建設。十六大以來,胡錦濤總書記提出了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方略,提出了以人為本、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等嶄新的治國理念。積極而又紮實地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更好地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更加關注社會公平,實現共同富裕。為解決中國新時期貧困問題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和行之有效的思路和途徑,為中國人民徹底擺脫貧困展現了令人期待的美好願景。

  但是,也不能不看到,中國當前消除貧困的任務仍然很艱巨,難度也越來越大。據中國扶貧開發協會統計,目前中國農村人口尚在貧困線的貧困人口2365萬,處在溫飽邊緣線近5000萬,還有城市貧困人口約2800萬,因此,整個中國尚有1億人處在脫貧的邊緣。如果按照聯合國和世界銀行提出的人均每天消費1美元作為貧困線的話,中國貧困人口將可能突破2億。因此,中國消除貧困的任務艱巨而複雜,要有長期作戰的思想準備,更不能急功近利。一是要從從根本上消除貧困,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統籌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實現貧困地區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二是要著眼長遠,提高貧困人口的素質,給貧困人口公平的機會;三是要更加注重扶貧的效率,避免只“輸血”不“造血”的方式;四是因地制宜,以項目和産業化實施整村整片地推進扶貧開發;五是新農村建設要把消除貧困作為前提、重點和基礎,並伴隨著新農村建設而加速推進減貧進程;六是充分動員和利用社會力量參與解困扶貧,等等。

  荀子曰:“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富國必要先富民”。消除貧困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關乎貧困群眾的生存,關係到社會安定與社會的和諧,關係到改革開放能否順利推進,關係到建設新農村的成敗,關係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實現,是決定中國戰略發展的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大問題。消除貧困,不但是中國履行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承諾,更是黨和國家對人民群眾的承諾,意義重大而深遠。我們只要按照黨中央的統一部署,堅定信心,開拓進取,紮實工作,就一定能夠完成中國消除貧困的任務,讓全中國人民都共同過上富裕安定的好日子。我們共同期盼這一天早日到來! (作者:晨曦wt)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點擊原帖 發表高見>>

  進入論壇 建言立論>>

責編:柳博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