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焦點訪談] 警惕網絡虛假信息  

央視國際 (2004年11月09日 19:11)



  CCTV.com消息(焦點訪談):近年來,互聯網上傳播信息的傾向性和真實性問題,引起了公眾的警惕。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在互聯網上,由於網民可以匿名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發表看法,因此,網上表達的意見常被認為是公眾意願全面的表達。但是,調查表明,出於技術原因,互聯網上的評論存在被人控制的可能,傳達的信息並不一定全面。如果網民對同一條信息發表的不同評論,不僅思路一致、語氣相似,而且IP地址也大致相同,那就有可能存在人為操縱。

  除了傾向性被操縱的問題外,互聯網上還存在一些虛假信息。這些虛假信息損害了網絡媒體的公信度,一旦被網民採信,就會給社會造成極大危害。曾有人在網上散佈某地交通銀行行長攜款潛逃的虛假消息,結果不僅造成儲戶擠兌的後果,還使該行遭受了1250多萬元的直接經濟損失和2050萬元的間接損失。


  專家建議,網民對待網上的各種信息一定要客觀冷靜,不要盲目追風傳播。目前,有關部門和互聯網業內人士已經開始採取行動維護互聯網的公信力。


  詳細內容

  主持人方靜:經常上網的人都知道互聯網上有很多論壇和聊天室,不用説明自己的真實姓名,任何上網的人都可以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裡發表的評論有的時候被認為是真實的,是公眾意願的表達,但是實際情況並不全是這樣。

  解説:

  辛鳴,中共中央黨校博士,1998年開始上網,網絡獲取信息方便快捷,早成為了他學習研究上的好幫手。雖然他經常在網絡上發表文章,也關注文章後網友發表的評論,但他對網絡評論的態度十分謹慎。

  辛鳴 中共中央黨校研究室調研處處長:

  我個人感覺到應該這樣説,網絡上跟貼多的,它反映了民意的一定成份,但是跟貼多,有些時候它不一定反映民意。

  解説:

  辛鳴博士之所以這樣説,是因為他有過一次不愉快的親身經歷。

  辛鳴:

  我在去年年底的時候,曾經寫過一篇文章,那篇文章可能涉及到我們某一個地區的某一些群體,或者某一些人,那篇文章寫完之後,當時在社會上確實有一定的影響,正面的反面的都有。但是突然有一段時間,我在網上看到對我那篇文章抨擊得特別厲害,而且無論是從理論角度,還是從情感角度,甚至還有些從政治角度對我那篇文章抨擊得很厲害,當時我一看,有那麼一大堆帖子,都在説我的這個問題,我這篇文章是不是真有問題。

  解説:

  在反思自己觀點的過程中,辛鳴博士注意到,那些署名各不相同的評論批判地思路一致,語氣雷同,其中表達的情感也驚人地相似。

  辛鳴:

  後來我就多了個心眼。我一看這大量帖子有很多IP地址都是一樣的,甚至有些評論IP地址是比較接近的。後來我問一個真正的網絡專家,他告訴我説這就是屬於同一個人或者同一個地區的同一類人在做這件事情,同一個區域的人,那麼他的IP地址是大致類同的。

  記者:

  那就是説實際上有一個人或者是有一類人在製造這種輿論。

  辛鳴:

  就是,確實是互聯網上存在有一些人,或者有一些群體為了他自己的這種利益,為了他自己的需求,和他這種情緒的反映,他可能會以大量的帖子的形式去表達他的這種要求跟願望。

  解説:

  專家指出,由於互聯網技術的原因,網上的評論存在著被人控制的可能,有些網上的熱點看似跟帖多,好像大家共同關注,實質上卻是個別人操縱反復灌水炒作的結果。所以有時網上傳達的意見並不一定真實全面。除此之外,網絡的論壇上還存在著一些不真實的消息。

  林滿 個人網站網絡管理員:

  比如説在一些網站的BBS上還有一些聊天室裏,説某某明星怎麼怎麼樣了,跟誰又有什麼緋聞了。這種信息很多,也可能事後再道歉,也可能事後就不聞不問就過去了。他們説話相當不負責任,對別人造成了人身名譽的損害。

  解説:

  事實上,公安部門以往查獲的謠言案表明,網絡論壇上傳播的虛假消息,一旦被網民採信還會給社會造成極大的危害。

  張宏業 公安部網監局處長:

  較早一些的例子大概是在1999年的時候,我們國內的某個省會市的交通銀行,發生了一起事件,當時網上就有這麼一個謠傳,説這個交通銀行的行長攜款潛逃了,這個信息後來經過核實,完完全全是一個虛假的信息。但是網民看到這個消息以後,尤其是這個市的網民看到信息以後非常恐慌,導致第二天相當一部分在這個銀行裏有存款的網民到銀行去擠兌存款。這個不僅給當時這個城市的社會造成了混亂,而且給這個銀行也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損失,給老百姓個人也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但事後證明這個信息完全是虛假的。

  解説:

  這個有個別人有意散佈的謠言,最終給銀行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250多萬,間接經濟損失2050萬,這還不包括銀行儲戶個人因擠兌而遭受的損失,看來論壇上的不實信息甚至謠言造成的危害的確不可小視。

  方興東 某網站負責人:

  互聯網最大的特點就是交互性──用戶可以發言,可以發佈內容,包括博客,包括論壇。未來肯定是人人都可以發表言論,可以交流溝通,這是互聯網給人類帶來的優勢所在。但是目前在這個雙向型的這個(網絡)裏面,八億網民,就是八億個信息發佈者,如果這裡面有萬分之一的人有造假的嫌疑的話,這個比例就會非常大。

  張宏業 公安部網監局處長:

  正是互聯網的這些特點導致了網上的虛假信息存在,而且短時間內還不一定完全能夠根除得掉。我覺得,網民對網絡上的信息一定要保持一種客觀、理智、冷靜的態度,千萬不要盲目去追風。因為網上信息很多,你獲取的這個信息,你在去傳播它之前,你要認真地去甄別一下,每個人都有最基本的判斷力。從我們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統計的數字來看,目前我們國家網民的整體素質還是比較高的,那麼作為一個比較高素質的人群對這種虛假信息的判斷,更應該比別人更準確,更應該更理智、更冷靜。

  解説:

  今年7月公佈的第14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表明,57.3%的網民對互聯網持信任態度,但網民沒有想到的,是除論壇可能存在虛假消息外,有些從互聯網上傳出的重大消息在事後也被證明是謠言。其中影響最大的是2003年一家網站爆出的美國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遇刺身亡的假新聞。

  張國偉 千龍傳媒主編:

  這條假新聞被披露之後,業界很多人士都認為這是中國互聯網有史以來最大的假新聞。

  解説: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2003年3月29日,一家網站的編輯錯把國外一個愚人節的玩笑當成境外權威網站的新聞。未經核實該網站迅速轉發了消息,此後該消息被一些影響力巨大的門戶網站在第一時間以醒目標題轉發,同時這一消息也被發送給成千成萬的新聞短信定戶。僅僅半個小時之後,微軟公司出面澄清,這一駭人聽聞的重大新聞只是個謠言。事後千龍網的張國偉率先報道了假新聞始末。

  張國偉:

  編輯在上傳這篇稿子的過程中,沒有去進一步求證,而求證恰恰是這些重大事件發生時候,編輯要做的第一件工作就是求證。不要輕信。這條新聞對人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嚴重損害了互聯網的公信力,使人們對網絡新聞的真實性大打折扣。

  解説:

  應該説互聯網的普及使每個人都可以充分享受快速獲取諮詢的樂趣,互聯網每天發佈大量的消息,其中難免混雜一些虛假信息。目前,互聯網虛假信息乃至謠言可能造成的危害正引起多方的重視,從事互聯網工作的人開始採取行動維護互聯網的公信力。

  陳潔 記者:

  在我們的調查中,很多網民表示當他們需要搜索有效信息的時候呢,他們會去找一些信息準確的權威網站,新華網就是這樣一個深受網民信任的網站。

  楊慶兵 新華網新聞中心主任:

  新華網它是國家重點新聞網,它發出來的每一條稿件都應該是權威準確的。網絡無改稿,社會責任大。作為一個互聯網,我們自己不能逃,我們自己有自身的責任,就是我們提供的信息,就應該是準確的,只有我們把真實性、準確性建立起來的一種公信讓社會達到一種共識的話,我們的互聯網才能越來贏得越多的網民,我們互聯網才能影響越來越大,走得越來越好。

  辛鳴:

  對互聯網來説它是一個開放的媒體,應該説互聯網它本身是現代科技進步的成果,互聯網絡在社會中的應用,也是我們現代社會進步發展的一個標誌。尤其對當代中國社會來説,在這種大的情況下,我們如何讓它能發揮更好的作用,我感到這就是給我們社會管理者提出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也是很緊迫的問題,就是如何讓互聯網上的真善美越來越多起來,讓假惡醜逐漸越來越少,要做到這點,我説是恐怕要靠我們去做大量的工作。

  解説:

  根據中國互聯網中心提出的最新統計,中國上網總人數已達到8700萬,同上一次調查相比,半年中我國上網用戶增加了750萬人,那麼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如何利用現代科技傳播真實信息,維護網絡權威是每一個負責的網民和網絡經營者以及相關政府部門需要解決的問題。

  主持人:

  今年是我國互聯網發展的第10年,互聯網正在滲透到人們生活、工作的各個環節,網民上網最大的目的是獲取信息,而網絡虛假信息甚至謠言會侵害這種新媒體的公信力,誤導網民。面對紛繁複雜的網絡信息,網民應該睜大眼睛識別真偽,而互聯網的從業人員也要負起責任,自覺地維護互聯網的信譽,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好,感謝您收看這期的《焦點訪談》,再見。

  進入《焦點訪談》欄目

責編:趙國臣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網媒論壇 中國網絡專家:構造新一代互聯網絡(2004/11/09/ 14:21)
  • 建立健康公共空間 拓展網絡公益特徵(2004/11/08/ 14:30)
  • 郜海鐳:網絡媒體要注意新聞價值的評估(2004/11/08/ 13:16)
  • 閔大洪:中國網絡媒體發展面臨新“拐點”(2004/11/08/ 13:13)
  • 網絡媒體論壇:中國信息建設取得長足發展(2004/11/08/ 11:22)
  • 第四屆網絡媒體論壇:營造網絡媒體"健康環境"(2004/11/08/ 11:04)
  • 營造健康向上網絡環境 中國網絡媒體論壇開幕(2004/11/08/ 11:03)
  • 中國網絡媒體論壇開幕 蔡名照作主題講話(2004/11/08/ 10:58)
  • 第四屆“中國網絡媒體論壇”今天開幕(2004/11/08/ 09:44)
  • 第四屆網絡媒體論壇:網絡媒體要承擔社會責任(2004/11/08/ 13:09)
  • 網絡媒體的道路(2004/11/08/ 09:34)
  • 南昌破獲一起涉案金額逾千萬的網絡賭博案 (2004/11/06/ 17:26)

  •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