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後期,巴國內亂。巴將軍蔓子許以三城,借師於楚,內亂平定後,為保住城池。巴蔓子撥劍自刎,用自己的頭顱答謝楚王。
當時的巴國,因為改革和社會經濟的滯後,已是危機四伏。巴國發生內亂前不久,一個楚國的重臣被亂箭射死。這個楚國人名叫吳起,他因力主變法而招至殺身之禍。吳起死後,楚國因為他生前推行的變法改良而更加強大。此時,北方的秦國通過長久的變法,已奠定一統天下的基礎,楚國成為他最大的敵人。
這是戰國後期的時候,九州在地上風起雲涌。當時的楚和巴,因變法帶來的社會、經濟的差異已日趨明顯,不久以後,中國的歷史走向另一個方向。
時間倒流,巴與楚已在長久的親和交惡中,寫下了三峽濃墨重彩的歷史與文化。
1998年,考古人員在忠縣長江邊的中壩遺址,陸續發掘出一些造型獨特的陶制器皿。考古學家將它稱為圜底罐。在後來的發掘中,這種器皿仍層出不窮,似乎總也挖不完。這些圜底罐後來堆成了山,數以億計,考古學家開始驚嘆,考古學界開始驚嘆。
今天我們見到的中壩遺址,處在兩條河流的中間,形似孤島。在這個遺址中,考古學家發掘出厚達四十多層的文化堆積,它的時代上限到周代。出土器物表明,這是一個罕見的巴人聚落遺址。當中已出現大量農耕文明的痕跡。
考古學證實,陶器産生於農耕文明,而中壩遺址出土的陶器卻罩着另一層神秘的面紗。 圍繞着中壩遺址的河流被稱為幹井溝。地名,歷來被史學界稱為歷史的活化石,這當中的"井"字耐人尋味。
或許是一種巧合,甲骨文中鹽鹵的寫法"鹵"就與這種陶罐造型相似。這些數不勝數的圜底罐是否本身就是具有某種專用符號的意義?古代三峽地區分佈着豐富的鹽源,這在眾多史籍中都有記載。我們今天在中壩附近已找到鹽的痕跡,但大量的證據和史載表明,這個地方曾有過豐富的鹽業資源,並構築出遠古時期的一幕幕生死故事。
公元前1世紀,羅馬帝國的軍隊已是橫跨歐亞大陸的強勁之師,羅馬士兵們戴着漂亮的頭盔,所向披靡。短劍,投槍和盾牌使他們走遍了世界的許多地方。當時他們隨身攜帶的還有一個皮制的袋子,袋子裏裝着羅馬帝國發給他們的軍餉--食鹽。在沒有火器的古代,食鹽使他們有足夠的體力投擲投槍、揮舞短劍,擺脫死亡的陰影。
在今天英語詞根中,鹽與薪水仍難以分割。早於羅馬軍團很長時間,中國三峽地區已出現了發達的鹽業。從那開始的漫長時間中,鹽幾乎成了人們的生活準則,繁榮和戰爭同時介入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