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9月17日,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于上海開幕。本次大會以“人工智慧賦能新時代”為主題,匯集了在全球人工智慧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和企業家,共話産業發展。會議期間,工信部公佈了106個“2018年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創新項目”,其中央視《機智過人》選送的項目助力外骨骼成功入選。
融合創新 《機智過人》入選
在習近平總書記發給本次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的賀信中指出,新一代人工智慧正在全球範圍內蓬勃興起,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動能,正在深刻改變人們的生産生活方式。把握好這一發展機遇,處理好人工智慧在法律、安全、就業、道德倫理和政府治理等方面提出的新課題,需要各國深化合作、共同探討。中國願在人工智慧領域與各國共推發展、共護安全、共享成果。
在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對2018年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創新項目進行了正式公佈。據悉,創新項目申報工作自4月起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開展,累計共有2428家企業參與項目申報,最終確定106個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創新項目,在《機智過人》中亮相的助力外骨骼斬獲殊榮,入選民生服務智慧化板塊。
獨家亮相 展示智慧民生
《機智過人》作為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論壇”中唯一亮相的電視節目,承包了本屆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的唯一展區,向與會嘉賓和觀眾演示“助力外骨骼”的智慧應用,成為展區焦點。
由布法羅機器人科技團隊研發的助力外骨骼以倣生學、智慧控制、人機交互技術、機器學習等機器人相關技術為基礎,融合了自動化、機電、計算機、醫學等多學科,是一種具有鋼鐵軀幹並且可讓人穿戴的機器裝置,可以為穿戴者提供額外能量來幫助四肢運動。該系統通過內置的人工智慧算法控制整個機械系統,為穿戴者提供擬人化的步態,幫助其完整起立、坐下及行走等動作,甚至可以幫助截癱患者擺脫輪椅。中國的“助力外骨骼”技術已經在國際上屬於前端水平,部分技術指標已經超過國際團隊。
在《機智過人》中,助力外骨骼挑戰讓高位截癱12年的警官黃曼再次站起並行走,黃曼時隔12年再次站立擁抱家人的畫面,感動了電視機前的無數觀眾。在本次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中,馬雲就發表觀點稱:“不能推進社會持續發展,讓生活更加健康的技術毫無意義。”
在論壇現場,曾穿戴這套設備在全國第九屆殘運會暨第六屆特奧會開幕式上行走傳遞火炬的癱瘓患者林寒也來到展區,向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周波和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長王衛明分享使用助力外骨骼的感受:“這是科技給我們癱瘓病人的福音,它可以讓我們有機會拋棄輪椅!”而參加本次論壇也讓林寒感觸頗深:“這次人工智慧大會關注到了醫療領域,是實實在在在的為民生問題考慮。”
像助力外骨骼這樣直擊行業痛點,解決民生需求的項目在《機智過人》中還有許多。手術機器人協助醫生現場縫合斷翅蝴蝶,讓它展翅高飛;腦控義肢讓失去雙臂的鄉村教師實現再次擁有雙手的夢想;唇語識別技術幫助聾啞兒童表達心願;智慧速記技術“聽”懂腦癱病人的話……這一切創新,立意根本就是“大國智慧,以人為本,惠及民生”。
全球共享 傳遞中國智慧
中國國內互聯網快速發展,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電商呈爆髮式增長,使得國內對於新興産業等有著極大的興趣,資本風口也一直在尋找值得投資的未來智慧行業。而這次106個人工智慧項目的落地,給予我國實體經濟一大發展機遇。這些項目涉及人工智慧、芯片、操作系統等領域,也是工信部首次明確中國人工智慧核心基礎項目的佈局。
而由中央電視臺和中國科學院共同主辦,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和長江文化聯合製作的原創大型科技挑戰節目《機智過人》第二季也一直把“中國智慧、全球共享”作為核心的立意價值,在即將播出的《機智過人》第五期中,向陽紅科考船將在深海的極端天氣中首次挑戰現實版“大海撈針”, 禦眼重明人工智慧人臉識別系統將通過觀察“ 石膏模型”上的孩子臉部輪廓,找出現場 30 名老人中哪對是孩子的爺爺奶奶,還有神奇的筆跡鑒定系統也將高能亮相,海洋科考、人臉識別、安保防禦等全球問題,也將迎來中國化的智慧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