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部

《中國民歌大會》之“河水天上來”(上)    帶您一同感受黃河的奔騰

CCTV專區 CCTV-3綜藝頻道 來源:央視網2016年10月01日 18:34 A-A+

央視網消息:中國民歌,有著悠久的歷史,從《詩經》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到《楚辭》中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再到《樂府詩集》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發展至今,中國民歌浩如煙海,燦若繁星。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人民因其不同的發展脈絡,發展出了獨屬本民族本地區的特色民歌。民歌的魅力,就在於它唱出的是生活的味道。

如今,在民歌大會的舞臺上,來自全國各地的32組原生歌者,為全國觀眾展開一幅,融地域特色和競技展演于一體的中國民歌版圖。本季以“講好中國故事,唱響時代讚歌”為主題的《中國民歌大會》共分為八期,接下來將為您介紹的是第一期“河水天上來”(上)。

1

自古有詩人感概: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被譽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從古至今,奔騰不息的河水與富饒肥沃的黃河流域的土地孕育除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黃河文明的傳承,也是中華民族歷史的傳承。

本期節目裏,來自陜西、山西、青海和寧夏的四組歌手,將帶領全國的觀眾一同感受黃河的奔騰。在他們的歌聲裏,無論是陜北民歌還是左權開花調,無論是青海“花兒”還是寧夏“口弦”,滿滿的都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2

首先,讓我們一起走進陜北,領略黃土高坡的高亢歌聲。有人説“走向陜北,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中華民族文化。” 在那裏,一代又一代的漢子們用他們的歌聲唱著自己的喜怒哀樂,唱著祖祖輩輩在這片黃土地上所經歷的故事。《祈雨調》傳遞的是一種蒼涼,是人在自然面前感到的一種壓力,而《山丹丹開花紅艷艷》則把陜北人們對紅軍的那種盼望以及熱烈歡迎的情緒,表達得淋漓盡致。

3

  再把目光轉向山西,去看看那些熱愛生活、熱愛民歌的人們。山西歌者石佔明懷著對家鄉的熱愛,帶來了一首《桃花紅杏花白》。這是一首地道的“左權開花調”,歌中用本地方言所構成的襯詞襯句都堪稱一絕。早在2006年,“左權開花調”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開花調”曲調委婉清秀、節奏規整。在它的家鄉,一切用來作比喻的東西都可以“開花”,這也是民歌的一種傳承方式,把民歌揉進生活,融進故事。

5

 “花兒”何其多,我們再去聽聽青海的“花兒”。青海的“花兒”被譽為西北之魂,在當地一般叫做“漫花兒”。唱詞豐富,似一部百科全書。本期節目裏藏族小夥索南孫斌牽手美麗的姑娘吳玉蘭共同演繹《花兒與少年》《雪白的鴿子》。“花兒”一般都有“曲令”,相當於漢族的“曲牌”。曲調不變,唱詞是即興的。青海“花兒”還有長調和短調之分,長調聲音高亢,《上去高山望平川》就屬於長調;像《雪白的鴿子》則屬於短調,曲調活潑優美。

6

 在寧夏大地,我們找到了口弦傳承人安宇歌和西北“花兒王”張建軍,他們在節目裏為觀眾帶來了《尕妹子彈得是口弦子》和《一心兒想著你了》,以聲傳情,以情帶歌,唱出對民歌的熱愛、信仰和傳承的責任感。口弦作為一種小巧的樂器在回族的婦女當中特別流行,究其原因,要回歸到伊斯蘭文化的戒律要求當中,婦女的形象應該是比較安靜閒雅,而非張揚外露的,口弦正好符合這樣一個情境。

河水天上來,民歌萬代傳!透過黃河流域的好歌曲,好像能聽到黃河的咆哮與怒吼,這聲音是過去,是現在,也是未來。《中國民歌大會》第一期“河水天上來”(上)在10月2日晚將會和全國的觀眾朋友見面,大家不見不散。
 

收視TOP榜
860010-110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