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居都市的小夥伴們,也許很難看到這樣的景致。青山、村房、山花、蘆葦、竹林……在微風的吹拂下,夏花搖曳,山色綻放,枝葉扶疏,竹影婆娑。
郭沫若在暢遊了這裡之後,揮筆寫下:井岡山下後,萬嶺不思遊。這裡就是位於江西省西南部的井岡山,上面我們所見的風景,是央視大型戶外少兒成長體驗節目《最野假期》攝製組拍攝到的井岡山空鏡。小編在拍攝現場看到了這樣的美景,怎能獨賞,趕緊和小夥伴們一起來分享!
井岡山屬於亞熱帶季風型氣候,這裡溫和濕潤,雨量充沛,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
在《最野假期》的拍攝中,攝製組有不少發現,其中最吸引小編的是井岡山上的一種很特別的竹子,名叫"井岡山方竹"。“井岡山方竹”碧綠如墨,拇指粗細,三五一叢,長得十分秀氣,它不屬於電影《十面埋伏》中那種高聳入雲的類型,而是黛玉瀟湘館前那種飄逸脫俗的風骨。這種竹子,看起來和普通的一樣,但用手一摸,卻明顯是方形。
在《最野假期》空鏡的拍攝過程中,還有一些植物,是大家不認識的。
誰能告訴小編這種漸變色的植物是什麼?
再來看看這是什麼花?這個藍好特別!
這又是什麼果子?
植物小編雖然認識得不多,不過這些動物大家肯定都認識,只是這長相比我們平常見的,奇葩太多了!
這只有表情的毛毛蟲,它讓小編想起《羋月傳》裏的巫師。
這裡有只蜥蜴,隱身在綠葉中間,很難被發現。
這應該是螞蚱的親戚吧,它也一覽眾山小。
這裡還發現了蛇褪,上半部分都是褶皺的。
如此“野”的畫面,可不是想拍就能拍到的。《最野假期》攝製組淩晨三點就起床了,幾人背著100多公斤的設備,爬上山頂拍攝。
1965年毛澤東主席重訪井岡山時,寫下《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久有淩雲志,重上井岡山。千里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雲端。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風雷動,旌旗奮,是人寰。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在井岡山,最野團隊負重上山,淌水過河,頂著烈日,用專業的設備和獨特的視角記錄下今日井岡山的美景。通過《最野假期》的鏡頭讓當代的少年兒童感受祖國山河的壯麗, 通過《最野假期》的足跡,讓孩子們了解那一段歷史,走進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