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國務院批准的首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同時也是“5 12”汶川特大地震一週年。當日,西藏自治區30多家單位在拉薩市宇拓路進行了“防災減災日”宣傳。
在西藏各家單位提供的眾多宣傳資料中,最受拉薩市民青睞的是由自治區民政廳翻印的《避災自救手冊》。
記者現場採訪多家有關單位得知,西藏應對、抵禦災害的能力升級,當地震突然來襲時,西藏有能力將各項損失降到最低。
震時:啟動聯動機制
2008年,當雄發生地震後,我國西南片區啟動了聯動機制,川、滇、黔、渝等省、市的相關專家和救援人員奔赴當雄參與了救援工作。自治區地震局震害防禦與法規處處長郭春明説,地震襲來時,發揮片區聯動機制的作用、通過短信平臺和新聞媒體及時發佈地震信息和最新進展,穩定公眾恐慌情緒等都是區地震局要做的工作。
抗災:西藏有支地震專業救援隊
在5月12日的宣傳現場,自治區地震災害緊急救援總隊的官兵向市民展示了許多地震救援新裝備。這支成立於2007年的地震專業救援隊在去年參與了“5 12”汶川特大地震的救援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西藏自治區地震災害救援總隊戰士向市民展示“蛇眼”生命探測儀
與去年不同的是,這支隊伍的救援裝備在今年年初再次得到了改良。自治區地震災害緊急救援總隊的一位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災難是防不住的,但科學救災可以減少損失。一旦發生災難,我們將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想盡一切辦法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
抗災:西藏去年投入1億元建設物資儲備庫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救災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充足的物資保障。自治區民政廳救災處處長徐巧飛説,去年西藏投入了1億元用於建設物資儲備庫,並撥款近億元採購了災後急需的帳篷、棉被、防寒衣服、照明設備等作為儲備物資。“如果發生地震,我們將盡全力在24小時內把救援物資運抵災區。並且,利用綠色通道,救災資金在30小時內就可以撥付到位。”地震發生時,傷亡撫恤金髮放、地震孤兒的登記等工作也會及時啟動。
據悉,西藏自治區紅十字會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建立志願者資源庫,到目前為止,已經招募了志願者1000多名。除此之外,自治區紅十字會還增設了應急救援隊,目前,第一支應急救援隊已經建成。自治區紅十字會業務部副部長益西次仁説:“我們還計劃在全區各地、市紅十字會也都增設紅十字緊急救援隊。”
防震減災:西藏明年出臺地方性條例
西藏處於“青藏高原地震區”,在我國,地震強度和地震頻率僅次於台灣。“在我區,烈度3度以下的小地震幾乎每天都在發生。”自治區地震局震害防禦與法規處處長郭春明告訴記者,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5月1日順利實施後,區地震局就有了制定西藏地方性辦法或條例的想法,如果進展順利,明年就可以報請有關部門實施。“在制定地方性條例時,我們會結合我區地理環境和地震發生特點,對國家防震減災法進行細化。”
西藏日報:5月12日是我國首個國家“防災減災日”。當日上午,西藏自治區減災委、拉薩市人民政府聯合消防、民政、地震、建設等自治區減災委成員單位,在拉薩開展形式多樣的“防災減災日”宣傳一條街活動。
活動現場,西藏自治區減災委各成員單位通過設立防災救災宣傳展板、展示消防救援器材、播放宣傳音像製品、發放避災自救手冊等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向過往市民和群眾宣傳防災減災知識,努力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防災減災意識,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保障。
相關鏈結:
責編:李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