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體育臺 > 新聞資訊

男籃明天從哪開始 國家隊應該立刻重建別折騰

發佈時間:2013年08月18日 08:23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新聞

熱點推薦 更多
賽事推薦 更多

  3天隊內總結過後,留下慘痛記憶的本屆中國男籃解散,隊員們返回各自隊伍備戰全運會。但盤旋在人們心頭的問號並未解開。曾經的霸主如今在亞洲到底處於什麼樣的位置?這個奧運週期接下來的一系列賽事該如何應對?國家隊所暴露的問題,和CBA聯賽的發展又存在什麼樣的關係?馬尼拉之敗猶如一面鏡子,照出過去,更應該照進未來。

  國家隊重建別折騰

  回顧新世紀以來的7屆亞錦賽,中國隊有4次以東道主身份參賽,除一次在決賽中負於伊朗隊外,其餘均奪冠。自2005年以後,中國男籃就沒有在本土以外經歷亞錦賽的挑戰,直到今年的馬尼拉。這8年時間裏,中國男籃留下了北京奧運會的高光時刻,姚明為這支球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但姚明退役後,缺少超級強點的中國男籃必須要經歷一次相當程度的轉型。只是這種轉型的方向到底是什麼,在過去一個奧運週期內都不清晰。

  跟隨立陶宛人尤納斯經歷了北京奧運會的郭士強被匆忙推上帥位,又因為天津亞錦賽失利匆忙下課。名不見經傳的美國人鄧華德,則因為帶領上海隊成為CBA聯賽的黑馬而被看中,他善於激勵隊員的戰法到了倫敦奧運會終於失靈。

  用郭士強帶隊意在承襲尤納斯的思路,也可扶持本土教練,但年輕教練尚未成熟就拔苗助長,反而亂了節奏。用鄧華德則像臨時救急,打成什麼算什麼。換帥指向不明帶來風格的不確定,到了揚納基斯手裏,短短兩個多月就要“脫胎換骨”,實在為難。此外,球員新老換代的猶豫拖遝,包括男籃歷次集訓熱身賽的質量和針對性不夠等問題,都是過去一個週期中國男籃應當反思之處。

  而在這段時間內,亞洲籃壇正在經歷幾十年未有的變化。以伊朗隊為代表的西亞球隊強勢崛起,還帶來了有別於傳統“亞洲風格”的打法。伊朗籃球多年來堅持聘請前南斯拉伕教練,涵蓋青年隊和成年隊,戰術風格一脈相承,他們今日的收穫,正是過去10年苦心“栽樹”的體現。

  此消彼長,眼下的亞洲籃壇,中國已不是霸主,可也沒到“二流”。無緣亞錦賽四強固然出人意料,但不能因此亂了方寸。國家隊如何避免過去一個奧運週期的折騰和空耗,應當是重建的起點。

  聯賽競爭力需加強

  失利之後,國家隊和聯賽的關係引發諸多議論。近幾個賽季,CBA看起來紅紅火火,大牌外援紛至沓來,聯賽贊助水漲船高,但聯賽的紅火沒能給國家隊提供更多有力支撐。聯賽的熱鬧只是泡沫嗎?聯賽的發展和國家隊的發展,是否因各自“追求不同”而難以統一?

  有一種説法,聯賽要市場,國家隊要成績,兩者目的不同。但這樣的差異不是根本對立,一個成功的聯賽,自然應當成為國家隊的人才庫。CBA從市場的角度出發去運作沒錯,其目的是提供更為精彩更富觀賞性的賽事,但這個目的不是僅靠外援就能達到的。

  這幾年聯賽的發展已證明,那些打球“自顧自”的外援非但不能幫助球隊提升戰績,反而偏離了籃球這項運動的特點。馬布裏在北京隊的成功,恰恰是因為他主動融入球隊甚至城市文化,才産生足夠的“化學反應”。

  與外援有關的另一個話題是,外援是否壓制了本土球員的成長和使用空間,導致國家隊後繼無人。實際上,那些在聯賽中位居上遊的球隊,外援固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本土球員的陣容才決定了球隊真正的厚度。北京隊和山東隊近兩個賽季的崛起,重要原因就是年輕球員領先一步,這是競技體育的基本規律。外援政策應該把握有度,同時,提升本土球員自身競爭力才是正途。

  由此,更應正視聯賽競爭力不足的現狀。廣東隊八年七奪聯賽冠軍,一個原因也是缺乏有足夠實力的挑戰者。從激發競爭力的角度考慮,職業聯賽拿出的辦法不能僅是加大外援引進的力度,國內球員流動性不足、後備人才培養體系單一、青年隊乃至基層教練能力欠缺都是短板。聯賽管辦分離等深層變革舉措,則是從制度層面改變聯賽“不職業”的矛盾,減少行政干預,改變導致俱樂部急功近利的發展土壤。從長遠看,這些舉措都將為國家隊帶來提升的契機。

  至於眼下,中國男籃急需換血,以應對明年的亞運會和後年的亞錦賽。明年世界盃也應爭取外卡,讓那些在聯賽中冒頭的新人盡可能地經受磨礪。而付出了巨大代價後,中國籃球發展環境能否有所改變,中國男籃如何東山再起,彼此息息相關。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303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