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體育臺 > 新聞資訊

新華社:尋找下一個李娜! 金錢和教練缺一不可

發佈時間:2013年08月01日 07:47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新華社 | 手機看新聞

熱點推薦 更多
賽事推薦 更多

    李娜,這個最普通不過的名字,因為一個網球運動員而家喻戶曉。現如今,李娜幾乎等同於全部的中國網球,她為中國網球創造了歷史,她也是最為外國人熟知的中國體育明星之一。然而不能回避的是,李娜以31歲的“高齡”搏殺世界職業網壇,這面旗幟到底還能豎多久?

  第12屆全國運動會網球比賽剛剛落下帷幕。9個比賽日,137名運動員,中國網球精英盡出。在激烈的比賽背後,一種關於中國網球的憂思卻不得不讓人正視——我們無法找到下一個李娜。李娜到底在哪?李娜是“空前”的,她會“絕後”嗎?

  眾裏尋他千百度

  “我感到我們還是後繼乏人,”在大連的全運會比賽現場,國家女網教練張琪憂心忡忡地説。

  在張琪看來,以張帥為代表的小“金花”們如今依然無法同彭帥、鄭潔那樣的老“金花”抗衡,而那些小小“金花”們也還未能對前輩造成衝擊,最近這幾屆全運會,中國的中生代球員和青少年球員的提高都不是很大。

  作為中國“一姐”,李娜沒有來參加比賽,很多人引以為憾,但是就算來了,在全運賽場砍瓜切菜,對於李娜或是“小花”們而言都未必是好事。李娜沒來,還有彭帥。彭帥目前排名世界第34位,在全運賽場絕對高人一籌,在她包攬的三個單項比賽上,彭帥僅僅在同周弈妙的女單半決賽裏丟過一盤,還是因為三線作戰、體力透支的緣故。彭帥曾向記者透露,她不求每場比賽發揮出最佳水平,“只要比對手好那麼一點點就行”。

  在女子單打八強中,只有天津隊鄭賽賽低於20歲,這在五朵“金花”時代是很少見的。想當初,李娜、彭帥在國際賽場揚名立萬之前,在國內已經叱吒風雲。幾乎是在十四五歲的時候,李娜和彭帥都已經能和國家隊隊員抗衡了,而在十五六歲李娜、彭帥都成為全國冠軍了,而目前的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在全運會連前八都進不了。

  鄭賽賽、田然、唐好辰、楊釗煊等選手都曾被看做是不錯的後起之秀,但是年近20成績依然一般,遭遇了平臺期。她們在國內無法冒出來,在國際上就更不用説了。

  “五朵‘金花’那個時代是輝煌的,想要打破難度很大,李娜不打了,鄭潔不打了,到那時中國網球怎麼辦,有誰能接班?”張琪的疑問提給了所有人。

  青黃不接的危機

  “全運會是對我們目前網球人才和後備力量的一次大檢閱。雖然我們的李娜、鄭潔、彭帥等‘金花’在這幾年間紛紛綻放,雖然中國運動員在一些大賽中取得重大突破,但作為我們,保持危機感和緊迫感是必須的,因為我們的後備人才狀況,我們的教練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和穩定性都並不樂觀,”國家體育總局網球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李玲蔚在比賽期間説。

  從這一屆全運會來看,獎牌分佈上基本還是被天津、上海、江蘇和北京等幾個強隊所壟斷,除了這些省市,其他隊伍在各個單項上前八名都很難進,説到底還是普及面太窄了,而且弱者恒弱。與之形成悖論的是,強者未必恒強,一些本來很強的隊伍正在經歷斷崖式的墜落。以培養出李娜、李婷的湖北隊為例,本次全運會湖北隊只取得了女雙第七名和男單第六名,其中男單還是依靠“雇傭軍”獲得的成績。鄭潔的四川隊也好不到哪去,鄭潔本來不想參加全運會,但省裏希望她能多帶帶小隊員,這才最終成行,就連“媽媽級”的晏紫都要重新出山,曾經的王牌四川隊在人才儲備上捉襟見肘,可見一斑。

  天津隊本次全運會大獲全勝,勇奪四金,網管中心主任孫晉芳在比賽期間對天津隊大加讚賞,認為其在資金投入、體制機制和人才儲備上均處於國內領先。在世界女子排名上排前十位的中國球員裏,有五位是天津隊培養。但即便如此,天津隊除了彭帥是頂尖球員水平,後面的隊員都在百位外徘徊,最後一層窗戶紙還是無法徹底突破。

  前中國網球隊教練、湖北隊領隊王越説,李娜是幾十年一遇的人才,這樣的天才只能靠等。如果這樣的判斷是正確的,那麼在中國網球塔基還不牢靠的條件下,下一個李娜的誕生,只能是歷史的偶然。

  “目前我們‘金花’的成績很好,但其實真正打球的人有多少?”張琪説。

  張琪同時是河南乒網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據他介紹,河南一億多人口,打網球的人總共才幾百人,一大半還是不想以此為職業,想著去上學的,真正想走專業運動員這條路的幾十個人而已,而這幾十個人當中又有一半連苗子都算不上,這種人才缺乏的窘境,幾乎每個省都一樣。

  “如果中國打網球的人像打乒乓球的人那麼多,李娜、彭帥這樣的球星就有可能成片地出現了,”張琪説。

  投入和教練——兩大制約因素

  中國網球的人才斷層問題,歸根結底是錢的問題。這個判斷在很多基層教練那裏有著共識,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網球這個項目週期比較長,投入巨大、見效慢,因此地方上積極性不是很高。“如果我是主教練,我投入那麼大建了幾片場地,但我卻看不到成績,我幹嘛要做?”一位來自中西部省份的網球教練這樣説。

  因此,只有形成傳統、在投入上有接續性的強隊才會不斷涌現人才。天津隊教練董岳森表示,天津體育局對網球的重視,是一般省市無法比擬的,投入上其他省份也難以望其項背。在本次全運會上,天津有一名體育局副局長親自到現場督戰,這樣的待遇在很多省市根本無法想象。

  這屆全運會的一個明顯變化就是,有六支隊伍聘了“洋教頭”,整個賽場能看到十幾張洋面孔。這一方面反映了省隊開始重視網球了,但另一方面卻是,外教還是主要集中在經濟實力雄厚、地方也很重視的強隊。這些外教的周薪動輒幾千美金,一年下來都是上百萬的投入,有時候請一個外教的錢,都可以養一支西部的省隊。為了提高成績、和職業化接軌,運動員還需要體能教練、康復訓練師,這些都是李娜、彭帥的團隊中不可或缺的。而在省隊的層面,國內這方面的教練肯定沒有,於是只能去請外教,這就又需要燒大把的錢。就目前而言,除了一部分財力雄厚的省市,其餘大多數省市隊既沒有錢也沒有比較好的培養模式。

  “未來中國網球的發展在省市層面要面臨很大的改革,現在培養模式日趨多元化,地方要加大開放力度,原來傳統的培養模式會落伍,跟中國網球協會一樣,要以更開放的心態,按照職業的規律來培養運動員,包括青少年的選拔和培養。網球這個項目成本要求非常高,投入更大,各省市的體育局要通過今年的全運會,對此有個清醒認識和反思,”孫晉芳説。

  除了錢,還有教練的問題——中國的基層網球教練太缺乏了,尤其是好教練。數位省隊領隊和教練都表示,目前願意下基層當教練的專業網球運動員很少,原因就是待遇太低,而比如去北京、上海、深圳做陪打,收入要遠遠高於一個省隊的教練。在很多地市運動隊,有很多並非網球專業的教練半路出家去從事網球教學。

  孫晉芳説:“我跟國外很多專家探討過,中國隊員在青少年階段並不差,但一轉職業,問題就出來了。青少年階段表現好只是因為比別人練得多,而再長大一點,隊員生理和心理會發生很大變化,因此教練的管理和點撥就顯得尤為重要。”

  模式之爭

  李娜是怎樣培養出來的?業內人士均認為是“專業加職業”造就了巨星李娜,片面認為李娜是國家培養,或者是“單飛”的結果,都是以偏概全。

  運動員到底要不要“單飛”?現成的例子是張帥。她今年終於效倣前輩踏上了“單飛”之路,但顯然並不順利。“單飛”了半年多,張帥只在北京拿下一個ITF冠軍,世界排名仍然在百名開外躑躅。

  “年輕運動員的培養問題是網管中心常年抓的一個問題,我們從來沒有放鬆過,將來一定會更好。只是現在大家要求高了,當年排在一兩百位時,大家很滿意,但現在一百位開外的都看不上了。‘單飛’與否要遵從發展規律,要取決於她的實力,只要有實力我們還要推動她飛,”孫晉芳在比賽期間説。

  孫晉芳透露,傳統的運動員培養體制正在發生變革。“現在不光只有省、市隊的老路子才能培養隊員,俱樂部和家庭等社會渠道也都能培養。”

  張琪的觀點也很有代表性。“以國家扶持為主的培養模式沒有所謂對錯,幾十年過去你再回頭看,也不能説它不對。因為在這個階段就要這樣做,目前還沒到每一個小孩能自費打球的份上,大多數還是要靠國家出錢,如果現在突然一個大的改動,國家不再投入,運動員全部放‘單飛’,這個坎太大,整個國家就更沒有網球人才了。”

  “咱們已經開始同國際接軌,不可能走得那麼快。有能力有條件的,就放‘單飛’,但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還沒有富裕到那個程度。自己掏錢練球,一個普通小孩想要達到中等水平,一年沒有上百萬門兒都沒有。”

  李娜成絕響?

  以李娜為代表的中國“金花”開創了中國網球史上的黃金時代。李娜們是前無古人的,難道也是後無來者嗎?

  “不能説是絕唱,咱不能説絕了,但是難度的確太大了。歷史正在往前走,我們看不見,下一代能看見。就目前來看,中國網球有些青黃不接,但説不定過個幾十年又出來一個李娜,”張琪説。

  前中國網球隊教練謝昭表示,李娜等人對於中國網球的意義非常重大,其一是普及了網球,讓更多中國人認識了網球,第二是讓中國人看到,在這一個歐美人佔主流的項目裏,中國人是可以與之抗衡的,乃至奪得冠軍。這種啟示比一個大滿貫冠軍要重要的多。

  可是業內人士們普遍感受到,許多後起之秀遇挫後,其進取心和求勝慾望在衰減,這和時代的發展有一定關係。對比五朵“金花”時代,當今的孩子似乎選擇更多、心態更為浮躁。

  “現在的孩子,曇花一現的多。她們少年成名,心高氣傲,又是一堆人圍著她一個人轉,都被寵壞了,成績好的時候就自我膨脹,位置一旦擺不正,成績又下滑,這樣反反復復,她們就對自己的要求放鬆了,對成績抱著無所謂的態度,能衝就衝,衝上不去就算了,”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地方教練説。

  在本次全運會上勇奪四金的彭帥沒有正面評價“小花”的表現,但她的回答卻更為直接和傳統。她説:“我覺得網球是一項非常好的運動,也是一個非常好的職業,從運動到職業,有一個轉換的過程,這一路有很多坎坷。想打職業網球的運動員、青少年,會遇到很多困難,我覺得唯一重要的就是不放棄,堅持,喜歡就堅持,不是説非要贏,自己喜歡,為了愛,去堅持。”

  張琪説:“給你鋪個金光大道,不如給你養個好腿。這個路很好,自身走不快也不行,你有一雙好腿,就算是泥地你也能走很快。培養一個李娜,外因很多,但更重要的是挖掘隊員的內在力量。現在小孩的條件好了不知道多少倍,但是吃苦能力比五朵‘金花’時代差了許多。我們那個時代沒有科學系統的康復,當然有傷病,但現在的孩子條件好了,那還不是該受傷還會受傷。”

  李娜究竟在哪?這或許是個牽一髮動全身的課題。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304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