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體育臺 > 新聞資訊

張斌:詹姆斯霍華德遭惡搞 黑人網球手抗勇氣旗幟

發佈時間:2013年07月31日 09:27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外灘畫報 | 手機看視頻

熱點推薦 更多
賽事推薦 更多

獲得ESPY年度勇氣獎的羅賓·羅伯斯

獲得ESPY年度勇氣獎的羅賓·羅伯斯

  《廣告狂人》男主角喬·哈姆咧著大嘴,滿臉笑意,站在洛杉磯諾基亞中心的舞臺上,這個晚上他是ESPY頒獎儀式的主持人,ESPN期待著這位大明星可以為這個體育年度盛典多一個看點。二十年了,每逢夏日假期,體育巨星們響應ESPN的召喚相聚一堂,可是近日裏,有一種論調,如果再任由體育迷們投票選舉獲獎者,其公信力會被一點點蠶食掉的。

  身在洛杉磯,喬·哈姆在臺上的脫口秀自然會添加些特別作料,他先是調侃第一排就座的那些大牌,“這可是世界上戴墨鏡的人最大規模的聚會”,的確搞不懂,勒布朗等人為何執意要在劇院裏也不摘墨鏡。喬·哈姆輕巧地引發著滿場笑聲,這還遠遠不夠,終於輪到倒楣的霍華德了,“我們要充分褒獎霍華德曾經為湖人隊創造的那些偉大時刻”,觀眾隨著他的手指將目光投向舞臺上的大屏幕,可居然是黑乎乎一片,沒有一秒“偉大的時刻”,顯然是惡搞橋段。緊接著,喬·哈姆又跟上一句,“還要感謝霍華德用這種離開來幫助湖人隊走向成功。”掌聲緊跟著就響起來了。

  開場脫口秀考驗主持人的智慧與觀察力,頒獎過後,這段視頻在網上廣為流傳,等著下一屆主持人來超越。既然是頒獎盛典,此前的紅地毯走秀也是最好的題材,活躍的美國網絡媒體一股腦地將紅毯美照呈現出來。説實話,中國人能從面孔上辨別出來的明星不過是剛剛與高爾夫球頻道美女主持人出雙入對的菲爾普斯、一身紗裙的莎拉波娃、禮服上身的韋德大熱天的脖子上還圍著一條絲巾、那個在潮流音樂人身邊依偎的是阿扎倫卡。

  沒有機會出現在現場,因此很難斷定一個要頒出32個獎項的頒獎儀式,其節奏到底怎樣,會有一絲拖遝之感嗎?好像不該有,頒獎典禮咱看得多了,大多還是耐看的。看頒獎就是看明星,這是大實話,ESPY的舞臺上,有勒布朗,過去12個月,他贏得了一切可以贏得的榮耀,自然也就包含著ESPY年度最佳男運動員和冠軍表現獎,這一次應該毫無爭議。最佳年度女運動員屬於小威,也不意外。菲爾普斯一人兩項榮耀,最佳紀錄突破表現獎和最佳奧運男選手獎,搞不好這將是他最後一次領取ESPY獎項了。32項獎中有些設計還是很精巧的,尤其是包含了賽場瞬間和最佳比賽獎,熱火隊與馬刺隊本季總決賽第六場榮膺最佳比賽獎,最佳賽場時刻則是一次史詩般的端區倒地得分。不要小看這些細碎的獎項,它讓運動本身榮耀。

  去年是奧運年,ESPY舞臺上的主題並非是五環,其獎項設計保證了每個主流職業聯賽都有最佳運動員獎,主流運動項目也一一涵蓋其間。32個獎項的英文表述中有31個都是以“BEST”打頭,僅有一項獎例外,那就是從第一屆就隆重頒出的“亞瑟·阿什勇氣獎”。這是一個源自體育,但早已超越運動範疇的特別獎項,今年走上舞臺領取勇氣獎的是曾經的ESPN、如今ABC《早安!美國》女主持人羅賓·羅伯斯。她從勒布朗手中接過獎盃,全場起立鼓掌致敬,奧巴馬伕人米歇爾又一次因為家中有事錯過盛典,以一段提前錄好的視頻向羅賓·羅伯斯表達欽佩之情。

  羅賓·羅伯斯,今年52歲,一襲紅裙,秀髮烏黑,幾年前曾經有一張照片顯示她頭上沒有一根青絲。那是2007年罹患乳腺癌化療之後的留照,她的故事並非是從六年前成為帶癌生存者之後才被人們開始講述的。1990年,羅賓·羅伯斯加盟ESPN成為美國電視歷史上第一位女性黑人體育電視節目主持人,開風氣之先。2005年,羅賓·羅伯斯受母公司ABC重用,出任《早安!美國》當家女主持人,早間節目擔當電視網諸多使命,由此可見其實力與觀眾緣。2007年,不幸被查出乳腺癌之後,羅賓·羅伯斯積極治療,只要身體恢復就會重新出現在《早安!美國》節目之中,成為美國人敬仰的勇氣榜樣。去年,癌細胞轉移至骨髓,生命垂危,幸好羅賓·羅伯斯與姐姐骨髓配型成功,骨髓移植算是成功了。今年2月,羅賓·羅伯斯再一次回到《早安!美國》,觀眾目睹著勇氣的旗幟繼續飄揚。

  羅賓·羅伯斯手捧獎盃,面向觀眾起立致敬,深情説道,“我一個出生在密西西比的小姑娘,始終感恩一生獲得的那些此前不敢設想的成就,我更不敢想自己會在吉米·巴雷諾發表獲獎感言之後二十年親手捧起這座獎盃,是他的勇氣激勵更多人對於癌症治療研究給予了更多的關注與捐贈,我的生命就是這些人挽救的。”吉米·巴雷諾,一個陌生的名字,1993年第一位“亞瑟·阿什勇氣獎”獲獎者,曾經的NCAA大學生籃球賽冠軍隊主教練,他當年的獲獎感言這一次再度播放,讓人感慨萬千,“不放棄!永遠不放棄!癌症可以拿走我的身體,但是它永遠無法觸及我的思想,我的靈魂。每天我們都會笑、都會思考、都會哭泣,我們總要讓人生有些不同。謝謝所有人,感謝上帝!”説完這番話之後八個星期,癌症奪走了吉米·巴雷諾的生命,留下的是“V抗癌基金會”,二十年間無數人從中受益。

  最後,該説説另外一面勇氣的旗幟了,這就是獎項真正的緣起——亞瑟·阿什,1993年2月,首屆ESPY頒獎前一個月,因為身染艾滋病悵然離世。亞瑟·阿什曾經的世界排名第一,三次大滿貫冠軍得主,美國戴維斯網球隊中第一位黑人球員。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年裏,亞瑟·阿什抓緊時間撰寫自傳,創建醫療研究機構希望可以救助更多失去健康的人。他的離世激發了ESPN創建勇氣獎,這才有了一面面高高飄揚的勇氣的旗幟,阿裏、曼德拉就是其中代表。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303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