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東亞四強賽上中國與澳大利亞這場比賽,如果誰跟我説中國隊在九十分鐘之前踢得不好,我就和誰急;但看過這場比賽,如果誰跟我説看到了中國足球未來的希望,我也跟誰急。因為在這一場比賽中,我看到了一些常識,也看到了很多讓人困惑的東西,這些常識,這些困惑,都與希望沒太大關係。中國球迷尤其是媒體人太過健忘,這樣的希望,在過去的歲月中,我們不止一次地看到過,可為什麼最後等到的都是失望甚至是絕望?因為我們用習慣性的“希望”一詞遮蓋了太多東西,而沒有從常識與困惑中吸取營養。我們喜歡用一場不錯的比賽麻醉自己,然後忘了過去,也忘了未來。
這場比賽在困惑與常識之前,先讓我看到了興奮。最興奮的不是比分不是贏球,而是楊旭與武磊的進球方式:霸道、自信,舍我其誰,天不怕地不怕。這樣的氣質,在中國足球的身上,好久沒有看到,所以,在這兩個進球出現的時候,我真的喊了“漂亮”!不為贏,只為久違了的青春激情。
最後幾分鐘,被對手連進兩球,比分從4:1變成了4:3,好多身邊的人不以為然,“反正贏了!”但是在“反正贏了”的感覺中,我看到中國足球這麼多年“反正贏不了”的一個重要原因:中國球員會自我定義比賽,當自認為贏定了的時候,他們會開始不認真地對待比賽,不認真地對待自己的職業與球迷,於是,比賽結果卻總會“認真地對待”中國足球。這是中國足球最醜陋的東西,可惜,它又一次固執地出現。贏球的結果,不該掩飾這種醜陋,因為,它正是我們下一次又輸球的原因。
當然,在興奮中,我們也看到一些常識。比如,如果很多工作做好了、很多心態調整好了,中國球員也能踢出不錯的比賽,這只是常識性的判斷,與希望無關。因為下一次,很多工作又沒做好,很多心態又沒調整好,失望與絕望又接連到來。所以,要研究一下這個常識,看下一步怎麼做好這些工作。
而讓我困惑的也正與此有關。幾乎同一批人,為什麼可以1:5輸泰國,又可以4:3滅澳大利亞?中間發生了什麼?誰來告訴我答案?從這些困惑中,也看出職業化很多年後的中國球員們仍然不職業。這份不職業,主要體現在上場後,不能始終全身心地尊重與敬畏足球,場外的因素總是強大地左右著他們在場上的表現。用什麼樣的方法,才能讓中國足球穩定並持久地打出該有的水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