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體育臺 > 大運會新聞 >

廣州體育學院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04日 15:20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多終端看高清體育直播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概況介紹:

    廣州體育學院創建於1956年,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體育院校之一,隸屬於廣東省人民政府管轄。2008年6月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學院面向全國和港、澳、臺地區招生,同時招收外國留學生。目前各類學生共有8000多人,是一所具有體育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含體育學全部二級學科碩士點)和醫學門類的運動醫學碩士點的在大學。是國家體育總局若干運動項目的高、中、初級教練員崗位培訓單位,具有一級裁判員、一級運動員審批權。 

    學院現有體育教育係、運動訓練係、武術係、體育藝術系、休閒體育與管理系、運動與健康係、體育新聞與傳播係、研究生部、繼續教育部、社會科學部、大學外語部等11個教學系部。現有5大學科門類和13個專業,分別是:教育學門類下的體育教育(師範)專業、運動訓練專業、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社會體育專業、運動人體科學專業、休閒體育(高爾夫球、康樂體育)專業、特殊教育(體育)專業,文學門類下的新聞學(體育新聞)專業、播音與主持藝術(體育主播)專業、舞蹈學(模特、流行舞蹈、體育舞蹈)專業,理學門類下的運動康復與健康專業,經濟學門類下的經濟學(體育經濟)專業,管理學門類下的公共事業管理(體育管理)專業。其中,運動人體科學、體育教育、社會體育等3個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運動人體科學、體育教育、社會體育、體育新聞、民族傳統體育、運動訓練等6個專業是廣東省特色專業建設點。

教學樓

    學院擁有“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項目研究中心”等11個國家及省級科研訓練基地(中心);擁有多個國家級、省級重點學科、精品課程和重點實驗室;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社會體育專業、體育教育專業等三個專業是省級名牌專業。

    學院一向重視運動競賽,新中國第一位世界冠軍容國團就是該院首屆校友;戚烈雲、陳肖霞、冼東妹、楊維、張潔雯、謝杏芳、傅海峰等等奧運冠軍、世界冠軍均是該院的畢業生;學院健美操隊和體育舞蹈隊多次代表中國隊參加世界比賽,取得優異成績;在廣東省大學生運動會上,該院連續多屆獲得金牌、獎牌、團體總分三個第一。

恒溫游泳館

    學院的教學、訓練、科研條件及生活服務設施先進、配套齊全。擁有現代化的教學大樓、圖書館、科學館、實驗中心、室內田徑訓練館、體育館、網球館、恒溫游泳池等教學訓練場館。設有康復中心、體育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現代教育技術中心、體育科學研究所,圖書館文訊資源44 萬冊。

    “十二五”期間,學院將繼續秉承“德厚學博、文精武傑”的校訓,發揚“行勝於言、止于至善,自強不息、拼搏奉獻”的廣體精神,以教學工作為中心,以本科教育為主體,努力建設特色鮮明、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教學研究型體育學院,為創辦體育大學和爭取成為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奠定堅實的基礎。

棒壘球綜合場

    2、特色院係簡介:

    (1)體育教育係

    體育教育係是該院辦學歷史最長的專業,創建於1958年,1979年起招收碩士研究生。現設田徑、游泳、小球和網球四個教研室,其中游泳課程是省級精品課程。體育教育專業2005年被評為“廣東省名牌專業”。本係擁有一支學歷高、職稱結構合理、能力強的教師隊伍,其中教授11名,副教授28名,碩士生導師18名,具有博士學位4名,碩士學位24名,國際級裁判、國家級裁判18名。

    體育教育專業

    本專業在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上,注重強化教育、教學技能訓練,致力於體現“德才兼備、文武雙全、一專多能、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理念。

網球館

    培養目標與要求

    本專業培養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創新精神、愛崗敬業,能勝任學校體育教學、訓練和競賽工作,並能從事學校體育科學研究、學校體育管理及社會體育指導等工作的複合型體育人才。

    修業年限與授予學位

    實行學分制,學制四年,可以提前一年或延長四年畢業,畢業生符合條件者授予教育學學士學位。

    課程設置

    主要學習運動生理學、運動解剖學等體育生物學科,教育學、學校體育等體育人文社會學科及田徑、體操、游泳、武術、球類等六十多門課程。

    就業方向

    面向各類學校和體育部門的教學訓練、體育管理和科研工作單位;可在機關、事業、企業、集團、公司從事體育拓展、管理活動。

    (2)運動訓練係

    廣州體育學院運動訓練係成立於1958年,從建校開始一直伴隨著廣州體育學院一起成長,已經歷了五十個年頭,曾培養容國團、陳霄霞等優秀運動員。本係所屬運動訓練專業,實行單獨提前招生,在全國和港澳地區招收本科四年制學生。

    運動訓練係現設有籃球教研室、排球教研室和足球教研室,項目設置有籃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棒球、網球、田徑、游泳和舉重等十個競技運動項目。

    現屬係管專項教師52名,博士6人,碩士14人,教授9人,副教授18人,國際裁判3人,國家級裁判12人。運動訓練專業現有學生2200多人,其中在校的全日制學生1700多人。本係學生的專項競技水平均為國家二級運動員或以上。在學院有著巨大的影響,擁有大批體育人才,並在全國、省、市等各級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近年來,係根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和本係專業的特點,逐步形成了注重基礎,重視訓練,強化專項,提倡個性,做到係部有特色、教師有專長、學生有特長的模式。同時,係正以改革的姿態,與時俱進,著力於開創新的辦學模式,積極與省、市體校、體工隊合作,探索聯合辦學的新路子,為實現本專業的跨越式發展尋找新的契機。

    自1990年以來,該係學生在省內外參加重大體育競賽中,共獲金牌378枚,約380人次打破省高校或全國體院、全國大學生運動會、省運會紀錄。在2004年第28屆雅典奧運會上該係學生有11名運動員參賽,其中有10名運動員代表祖國參賽,有1名運動員代表香港參賽。他們不畏強手,勇於拚搏,共取得了1枚金牌、1枚銀牌、1個第4名、和1個第9名的優異成績,不僅實現了廣州體院奧運金牌零的突破,在全國體育院校奧運戰績中也名列前茅。為祖國爭得了榮譽,為學院爭了光。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寬厚,一專多能,具有現代競技體育理念、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以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具備在運動隊、學校、各級體育運動學校組織實施運動訓練、教學、科研、管理和從事其他相關體育工作的基本技能,具有廣泛社會適應能力的高素質、複合型體育專門人才。

    修業年限:在全國和港澳地區,招收本科四年制學生。實行學分制,基本學制四年,可實行彈性學制,即可提前或延長1——2年畢業,符合條件者授予教育學學士學位。

    就業方向:面向各級各類學校、體育運動學校、運動隊、體育行政部門以及其它社會事業單位。

    (3)體育新聞與傳播係

    發展沿革

    本係的前身是體育社會科學系體育新聞專業,該專業于2000年試辦,2002年經教育部批准正式招生,學名為新聞學專業(體育新聞方向),俗稱體育新聞專業。同年招收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體育新聞方向研究生。2005年秋季,升格組建體育新聞與傳播係。2009年增辦播音與主持藝術(體育主播方向)專業。

    10年來,在學院的正確決策和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下,本係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國內同類專業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引起新聞學界和業界的較大關注。

    師資隊伍

    本係擁有一支學緣廣泛、專業合理、素質精良、充滿活力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24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7人,佔全係教師數的30%;博士(含在讀)12人,佔全係教師數的50%;碩士(含在讀)22人,佔全係教師數的93%。

    本係倡導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專業創始人肖沛雄教授以身作則,始終堅持在教學第一線,張德勝教授被評為2007年“南粵優秀教師”和“廣東省師德先進個人”。本係聘請了喻國明、白岩松、徐濟成、孫正平、王泰興、謝奕、邱克軍、王義軍、陳偉勝等十余位知名人士擔任客座教授。

    人才培養

    本係面向全國招生,致力於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突出體育特色的應用型創新人才。畢業生就業率高達95%以上,其中,媒介就業率達65%。畢業生主要分佈在中央電視臺、中國體育報、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廣州日報、廣東電視臺、南方電視臺等各大媒體以及珠三角地區的企事業單位。

    隨著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畢業生考研升學與出國深造蔚然成風。近年來,該係畢業生主要被香港中文大學、悉尼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暨南大學、南昌大學、湖南大學、華南的師範大學、深圳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錄取為碩士研究生。

    服務社會

    服務社會也是本係的使命之一,方式有四:一是服務學校,本係承擔了學校迎評宣傳片、宣傳畫冊、評估報道(報紙)、《五十年巨變》的采寫製作任務。本係師生是校內媒體新聞采編和學校對外宣傳報道的主力軍。二是服務媒體,每逢世界盃、奧運會、亞運會、全運會等大型賽事期間,本係學生均受邀到新聞單位頂崗實習;本係教師還經常深入媒體授課、講學,傳播最前沿的學術知識。三是服務大賽,凡是在廣州地區舉行的高級別體育賽事,均有本係師生參與賽事組織、現場報道。四是服務社區,本係學生自辦報紙《體育公園》,期發行量5000份,引導廣州城區特別是天河區青少年體育消費。

    科學研究

    本係堅持以教學帶動科研,以科研促進教學。具體途徑有四:一是以學科建設研究為龍頭,把握體育新聞傳播前沿學術動態。二是以專業建設研究為根本,緊扣市場需求,探索與創新體育新聞人才培養模式。三是以課程建設研究為核心,出版體育報道系列教材,建設精品課程。四是以師資隊伍建設研究為基礎,通過向上(提高學歷學位)與向下(到一線媒體挂職鍛鍊)兩種途徑,打造優秀教學團隊。10年來,共主持承擔國家級課題2項,省部級課題10項,廳局級課題10項,院級教學、科研課題30項,公開出版專著、教材20部,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

    實習實踐

    實習實踐、成人成才,是本係最顯著的特色。一方面,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科學安排、分步實施“一調查三實習”制度。通過社會調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通過中期實習、專題實習、畢業實習,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另一方面,堅持課內課外結合、校內校外結合,狠抓實踐教學環節,自主創新,摸索出一系列培養學生新聞敏感的措施,如寢室訂報與評報、天天頭條猜想、每週體育評論、現場觀賽與模擬報道等。本係自辦媒體有係報《新聞人》、校紅十字會會報《熙陽》、電視節目《廣體要聞》與《體育達人》、係網站等。

    交流合作

    本係一貫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的原則,與境內外學界和業界廣泛開展學術交流與業務合作。主要做法有五:一是積極借助中央電視臺、新華社、新浪網等知名媒體平臺,聯合製作與發表新聞作品。二是不斷加強與廣州地區體育新聞同行之間的交流活動,相互切磋新聞心得。三是積極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向學術界發出我們自己的聲音。四是經常邀請知名學者和業界精英來校講學,指導本係辦學。五是努力謀求與國外高校合作,聯合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奮鬥目標

    未來幾年,本係有三大奮鬥目標:一是努力將體育新聞專業建設成為省級應用型創新人才示範專業乃至國家特色專業;二是將體育主播專業辦成省內知名、國內有影響的專業;三是將體育新聞傳播實驗教學中心建設成為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四是在辦好現有的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體育新聞方向碩士點的同時,努力申報新聞傳播學碩士學位授權點。

    (4)武術係

    廣州體育學院武術教育歷史悠久,自1958年廣州體育學院成立之初,即作為學院特色項目而開設武術專修課程,先後匯集了全國武術教育家張登魁教授、南拳“鐵臂鴛鴦手”黃嘯俠名師等全國著名的武術家,在發展的過程中,形成確立了自己的特色和知名度,培養了一批批高層次的武術人才。

    武術係是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我院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原武術專業)于1993年獲得全國單獨招生資格,2004年武術係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為中國武術協會一級專業性單位會員,具備獨立組隊參加全國武術比賽的資格;2006年國家體育總局在該係建立了中國武術功力項目訓練基地。現武術係開設的項目有武術套路、散打、武術功力、龍獅、傳統體育養生、摔跤、柔道、跆拳道等。武術套路隊是廣東團省委、廣東衛視臺指定表演隊伍,曾多次代表國家出訪歐美各國,影響深遠。武術套路隊、散打隊參加全國性和國際性比賽多人次獲得冠軍,2007年參加全國體育學院武術套路、散打比賽,獲得散打團體第一名,武術套路團體第三名。

    現機構設置有係辦公室、武術套路教研室、技擊教研室和傳統養生與理論教研室。現有教職工30人,專職教師28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7名,已獲得博士學位3人,碩士學位9人;武英級運動員6人,一級武士運動員4人;國際級裁判2名,國家級裁判3名;其中獲得“南粵優秀教師”稱號1人,廣東省“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院級培養對象2人;有多名教師被邀請赴美國、英國、加拿大、韓國、印度等20多個國家、地區講學和執教。為弘揚中華武術和民族傳統文化,做出了重大貢獻。

    (5)繼續教育部

    廣州體育學院繼續教育部始創于1981年,1983年經原教育部批准,廣東省高教廳備案後開始正式舉辦函授教育。成人教育是傳統學校教育向終身教育發展的新型教育,對經濟、社會、文化發展起著重要作用。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逐步邁入大眾化階段,成人教育在我國終身教育體系中的作用和地位越來越突出,大力發展成人高等教育,為社會培養多規格、多層次、多渠道的實用型人才和複合型人才,是學院的一項重要任務。我院是較早舉辦成人高等教育的院校,多年來,由於辦學認真、治學嚴,師資水平較高,為體育、教育等部門培養了一大批體育師資、體育骨幹和各層次教練員,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

    目前,學院成人高等教育開設的專業有:三年制體育教育、(國家體育總局)運動訓練、新聞製作(體育新聞方向)等專業函數專科,大專起點三年制體育教育、(國家體育總局)運動訓練、體育新聞等專業函授本科,大專起點三年制港澳體育教師函授本科,高中起點五年制港澳體育教師函授本科等。此外,還以開辦各種進修班、培訓班等多種形式,實行多層次、多渠道的辦學體系。

    二十幾年來,廣州體育學院成人高等教育為國家培養了本專科畢業生6000多人,各種短期進修班和培訓班畢業學員600多人,遍佈全國各地。他們把所學知識運用於實踐,促進了體育教學和運動訓練水平的提高,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大部分已成為各單位、各部門的骨幹,並有不少人已經走上領導崗位。

    1985年我院成人高教被廣東省高教廳評為先進集體,1992年被國家教委授予“全國普通高校成人高教先進單位”光榮稱號,1997年全省普通高校函授、夜大學教育評估為優良。目前在校生超過一千五百人,歡迎廣大有志於提高自身素質和學歷層次的人士踴躍報考我院成人教育。

    (6)廣州體育學院研究生部

    廣州體育學院于1978年開始碩士研究生教育,是國內培養體育碩土研究生較早的高等學府之一,1985年成為碩土學位授權單位,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廣州體育學院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及學科建設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2005年獲得了教育學門類的體育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其中含有體育學一級學科下屬的全部4個二級學科(專業):體育人文社會學、體育教育訓練學、運動人體科學與民族傳統體育學,同年獲得醫學門類的運動醫學碩士授權,使我院的人才培養開始向非教育學門類的學科拓展,2005年又獲得教育部首次審批的體育碩士專業學位授權,揭開了我院的專業學位教育的序幕。

    我院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目前擁有碩土研究生導師近138名,其中不乏各專業學科領域內的知名專家和學者。至2005年9月,已經面向全國(包括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招收培養研究生千名,目前有各類在校研究生808名。一大批畢業的研究生己成為廣東省乃至全國的體育教學、科研、訓練和管理等領域的高層次專門人才。

    目前招收碩士學位研究生的專業及研究領域

    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我院為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之一。該專業是省級重點學科,主要培養適應社會體育發展需求,掌握紮實的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知識,有較強的綜合素質與能力,能從事體育人文社會學領域的教學、科研以及相關機構的管理與經營的高級專門人才。

    該專業主要的研究領域有:休閒體育理論與實踐;社會體育學(含社區體育、小城鎮體育發展等);體育産業經營管理理論與實踐(含體育産業和體育仲介的經營管理);體育教育(含大中小學體育教育理論與方法、體育教學管理等);體育新聞;體育經濟理論與實踐,全民健身理論與指導等。

    體育教育訓練專業:培養適應社會發展要求,能夠在體育教育和運動訓練領域內從事教學、訓練、科研及管理工作,具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該專業主要的研究領域有:體育教學的理論與實踐;運動訓練的一般理論與方法,各運動項目教學與訓練的理論與實踐(含田徑、游泳、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網球、健美操、體操等)。

    運動人體科學專業:培養適應當代社會發展需要,具備較高的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能夠從事體育教學、科研或管理工作的高層次人才。

    該專業主要的研究領域有:運動訓練的人體科學理論與應用;運動飲料與營養補劑;運動健身與康復的科學理論與應用;運動醫學理論與應用;運動生物力學理論與應用;運動生化理論與應用;運動生理理論與應用;運動技術分析、診斷與優化等。

    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培養適應當代社會發展要求,具有較高的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理論與實踐能力,能夠從事民族傳統學科專業的教學、訓練、科研或管理等工作的高層次人才。

    該專業主要的研究領域有:武術(散打和套路)教學訓練理論和方法;民族傳統體育養生理論與方法;民族民間體育等。

    運動醫學專業:培養適應當代社會發展要求,具有較高運動醫學專業理論和實踐能力,能夠從事該專業的醫療保健、教學科研或管理方面的高層次專門人才。

    該專業主要的研究領域有:運動創傷防治與康復;運動營養生化;體育醫務監督;骨關節肌肉系統的生物力學等。

    專業學位(體育教學、運動訓練、社會體育指導):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掌握某一專業(或職業)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學習年限一般2年,實行學分制。學位論文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可採用調研報告、應用基礎研究、規劃設計、産品開發、案例分析、項目管理、文學藝術作品等形式。學位論文須獨立完成,要體現研究生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責任編輯:汪海俊

熱詞:

  • 5+大學城
  • 廣州體育學院
  • 搜索更多5+大學城 廣州體育學院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