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所謂的白領工資標準,一經發佈便引起了各類人群的“討伐”。標準線以上的,標準線以下的,無不為了“白領”這樣一個無關大雅的稱謂神傷。
“白領標準探討”為何觸動大家的神經?“白領”生活到底離我們有多遠?“白領”還是令人羨慕的“高貴職業”嗎?一片口水背後,是我們經濟飛速發展和生活質量增長之間的矛盾,是社會結構變遷、分工細化、觀念變化的結果。
白領標準引發廣泛質疑
日前,一份自稱是中國社科院公佈的《2007年全國主要城市白領工資標準》現身媒體。標準號稱是在綜合各城市的物價水平、居住成本、交通成本、城市現代化等諸多方面因素後制定的。
這份“榜單”將國內主要城市的白領標準分成了七檔。位居第一檔的是香港和澳門,其白領工資標準分別為18500和8900,位於第二檔的是上海、深圳、溫州、北京等內地城市,其白領工資標準分別為5350、5280、5020、5000……凡此種種,煞有介事。
然而這份貌似權威的標準發佈後,人們卻絲毫不買它的賬。“白領”這樣一個非官方的軟稱謂,在已經不那麼“新鮮”的時候,卻用另一種方式再度引起了人們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