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第一體育 > 健身戶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如何打揹包及調整背負系統

CCTV.com  2009年04月24日 14:17  進入體育論壇  來源:央視網綜合消息  

  如何打揹包及調整背負系統

  裝填揹包的基本原則:

  1、質量重的物品儘量放在上部且靠近後背的部位;

  2、體積大而重量輕的放在最下部;

  3、堅硬的物品不要靠近背部;

  4、揹包左右重量平衡;

  5、雨衣、飲水等日常用品放在最上面方便取用;

  6、同類或同時使用的物品放在同一袋中;

  7、定點放置,即使摸黑也能拿到;

  8、不違反上述原則的情況下儘量裝入更多的東西

  基本上揹包的打包重點應放在重量的配置,是否有子母包和揹包套等關係不大,其大原則都是依重量差異在做調整的

  原則上打包的方式,以揹包的側面來看,先以橫切面分成上下兩半,原則上較輕的物品在下,較重的再上,所以一般來説在下方的物品都是睡袋或換洗衣物較輕的東西為優先選擇,而接下來再將上段半再從中間直切一半,最重的放在內側靠近肩頸一帶,較輕點的則放置在外圍,原則上揹包打包的時候是由下到上打包,一層一層的裝填上去,左右的重量要相同,且裝填時不要有過大的空隙産生,以免影響揹包的穩定性,這些都是大原則,

  小原則則要依使用習慣級方式做些微的調整,如雨衣褲雖輕,但當雨忽至,為了要快速拿取,就比較建議放在告近頂袋的地方,

  打包時最好先放套一層大黑塑料袋在揹包內部,可以有效的防水且不影響東西的拿取,記得當揹包打包完畢時,務必將所有的束繩帶拉緊,對揹包的重心穩定有很大的幫助,且若非必要,不要從揹包的中間部位拿取東西,這樣很容易破壞揹包原已打包之重心,當揹包打包完畢,將揹包放置至地面上,除揹包造型特殊外,揹包是否可直立是揹包有否打包正確的指標,原則上就這樣了,一開始的時候可能要花點時間練習,打包的技巧非一蹴可及的,上述注重心之配置,再下山時可將最重之物品位置向下微移,則可達至背起來最省立之效果......。

  打包經驗分享:

  (1)選用輕巧的裝備,換來的就是有限的空間利用。我的睡袋、睡墊是並列放至於底層有空隙的地方再塞其它衣物,所以只佔很小的體積,但是底部卻很紮實,這樣有一個好處,當你揹包直立放下時,它不會倒來倒去的也省空間。

  如果你睡袋較大或是屬於中空纖維睡袋,底部只夠放一科睡袋則兩旁一定要塞緊物品,不要只放個睡袋就開始往上疊,這樣有好的開始,打包起來就很順啰!打包時把柔軟可擠壓的東西先放旁邊(不管是食物還是衣服),當有較大的且尖硬物品放置完時(如鍋子、罐頭、裝去漬油的MSR油瓶、高麗菜),兩旁就開始塞這些物品,使揹包每一個空間都用到,如濃湯包、布丁粉包、休息時穿的PILE衣、手套、隔幾天的行動糧………。當然啦!如果是GORE-TEX之類的東西請不要這樣硬擠,平放于最上層,取用也方便。

  (2)接近背部的地方,千萬不要緊靠堅硬的物品,否則很容易頂到背部,很不舒服。

  (3)空鍋子內可再放置食物、爐頭、瓦斯罐的小東西,或是把雞蛋裝用報紙包好放入空鍋子,一般來説不輸裝蛋夾也節省空間,再想想其它用途吧!)善用小束袋,在有空逛登山用品店或其它商店時可找一找,不用太大,開口有束帶、網狀的最好。大、中、小網狀束帶三種,大的裝相機、透氣衣;中的裝PILE、睡墊(Theam-A-Rest超輕睡墊)、羽毛背心;小的裝頭燈、勾環、電池、指北針、急救包、行動糧、哨子、瑞士刀。用不同的顏色分類裝,很好找,網狀的結構更是一目了然,唯一的缺點是不防水。

  (4)去漬油類的東西一定要直立放置,如果是裝在MSR油瓶內還可勉強鎖緊包上袋子放于揹包內,如果是中油的鐵罐裝或自製的保特瓶裝一定要放揹包的外面,保特瓶身別忘了用油性簽字筆寫上”去漬油”字樣不要鐵齒。

  (5)分公糧分到蔬菜時,要把報紙包著一起儘量放揹包上層,亦不可硬擠。如果是洋蔥或高麗菜、根莖類的就算了,要是葉菜類,就等著吃大鍋菜了。

  (6)食品包裝能拆開的就不要帶上山,如調理包、餅乾、糖果的外盒,給它留在山下吧!

  (7)帶瓦斯罐千萬不要帶500ml大罐的,不好打包且重心太高,煮東西容易打翻。

  (8)揹包上袋應放置常用的物品,行動糧、頭燈、地圖、帽子、毛巾、指北針、揹包套、打火機、瑞士刀、衛生紙、等物品,而且最好分類裝袋才不會一拉開上袋,掉一大堆小東西出來。

責編:張雪瑩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