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央視網 > 第一體育 > 體育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奧運冠軍肖恩約翰遜與中國男人喬良的微笑

CCTV.com  2009年04月08日 13:21  進入體育論壇  來源:央視網綜合  
專題:體壇異國淘金記

肖恩和喬良的微笑

    當16歲的肖恩約翰遜站上女子個人全能的領獎臺上,舉著銀牌向場內的一角微笑時,目光匯聚在一個黃皮膚、黑頭髮的人身上,他也在朝著她微笑。

  其實從比賽開始到結束,笑容始終在這個中年男子的臉上盪漾。他就是美國體操隊主教練喬良——一位出生於北京的前中國體操隊隊員。

  每次聽喬良説話,他與他的職業總會讓你産生混淆的概念。這是一個説話語調不快,輕言輕語的人,儒雅的味道總能從細微的舉動中自然而然地散發。

  所以,他帶了十年的弟子肖恩約翰遜也潛移默化地感染了東方人特有的禮貌和聰慧。

  “微笑是她最吸引人的標誌!”這是《洛杉磯時報》對約翰遜的描述,也是她帶給所有人的第一印象。相比,一貫“冷面示人”的柳金,肖恩繼承了喬良最大的特點——微笑。

  帶著自己的弟子重新回到自己的祖國,這就像是一個宿命的輪迴。“我是北京人,或許這就是冥冥中的安排,讓我回到這裡帶著我的隊員來參加奧運會。”喬良微微揚起了嘴角。

  回憶自己當初在中國的生活,這位曾經在1989年世錦賽奪得男團銅牌、1990年亞運會奪得團體金牌的喬良最大的感受就是“舒適”。

  1991年,這種過於安逸的感覺讓他最終選擇另一種實現自己的方式——出國。

  離開北京的那天,喬良沒有笑,因為他的父親哭了,“他一直很堅強,我之前從來沒見過他掉淚。”然而,拖著兩個箱子的喬良還是毅然還是了另一種人生。

  “以前身邊有一大家子人,但到了美國身邊連個説話的人都沒有,很孤獨。”初到大洋彼岸,語言成了喬良最大的障礙。那時候他的微笑卻成了那段歲月中最有用的表情。

  面對周圍的人微笑,也面對生活微笑。

  這種習慣也最終滲透到了他的體操執教中。

  在來到美國後的第7個年頭,一直在大學教體操的喬良和他的妻子莊立文開辦了自己的體操館。兩個月後,6歲大的肖恩來到了喬良的體操館,從此開始了十年的師徒情。

  喬良夫婦用微笑的方式來訓練孩子們。在有的體操館中,教練發火是家常便飯,而且學員們一不許哭,二不許抱怨,而喬良的體操館氛圍非常融洽,他總是微笑著鼓勵孩子們。“他告訴每一個孩子,‘你們來這裡,首先是要自己開心。’”

  這種非傳統的訓練方式,讓肖恩受益匪淺。“教練告訴我,我是個混合體,”肖恩説,“既有中國運動員擅長的技術和準確性,也有美國運動員擅長的力度,所以我才會脫穎而出。”而肖恩也始終有著寬鬆的訓練環境。

  “生活日常上,她與普通學生一樣,上午上學,下午放學後來訓練體操,一天四小時。她不但是冠軍,還是一個全是A+的學生。”除了肖恩的銀牌,她的聰慧也令喬良欣慰,在個人全能比賽中,他依然對肖恩感到滿意,“我為肖恩感到自豪,她做出了偉大的表演。在賽場上,我只能控制我所能控制的,比如肖恩的表現,不能控制裁判。她做出了足夠好的表現,不過有時裁判可能覺得還不夠。”

  喬良的儒雅也淡淡的映在了他的微笑中,“我為孩子感到驕傲,單項的決賽很快就會開始,我會儘快調整肖恩的狀態,自由操和平衡木上她都有奪冠的可能。不過,中國隊的程菲和李珊珊也有奪冠的實力。”

  當楊伊琳奪得銅牌,而柳金與約翰遜幫助美國隊包攬了女子個人全能的金銀牌,喬良還是會被問到已經談過無數遍的話題。

  和郎平一樣,在中國比賽,喬良有著特殊的境遇。

  一個中國人帶領著美國體操與中國隊同場競技,總繞不開中國的話題。而這時候喬良的微笑,總能抓住中國記者的心。

  “奧林匹克不分國界。它屬於每一個人,是每一個人的奧林匹克,所以來北京我也在享受這种經歷。”

  這种經歷,喬良早就在郎平身上逐漸體會,“我覺得像郎平大姐已經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因為她在海外為我們中國人爭光,所以我覺得自己作為一個中國人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很驕傲。”

  是的,在另一個層面喬良也是所有中國人驕傲,“當年到美國,我拖著兩個箱子就去了......所以,我覺得體操最重要不是訓練我拿了多少多少金牌多少獎牌,而是訓練了我的精神。”喬良説,這種精神恰恰也是奧林匹克帶給所有不同國界和膚色人的,這遠遠超越了國界。

  喬良又一次微笑,在北京微笑。

責編:裴艷傑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