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首頁 > 體育頻道 > 體育總分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大冬會媒體服務體貼週到 為申辦冬奧會積累經驗

 

CCTV.com  2009年02月26日 10:46  進入體育論壇  來源:新華網  

  來到哈爾濱後,記者被哈爾濱人的熱情好客而深深打動,更被哈爾濱人對申辦冬奧會的渴盼而感動。採訪組委會工作人員,聽到最多的話就是:“我們辦大賽沒啥經驗,但是要努力用高標準要求自己,為申辦冬奧會積累經驗。”

  對於各個賽場負責媒體服務的工作人員來説,他們的“高標準”指的其實就是北京奧運會組委會在奧運會期間服務媒體的標準。25日,記者第一次來到哈爾濱體育學院大學生滑冰館採訪男子冰球,發現新聞工作間裏記者工作所需要的背景材料幾乎樣樣俱全。志願者説,有很多資料組委會都沒有提供,是他們自己在網上找到的。“你們能用得上(這些資料),我們就太高興了。”這名志願者説。

  新聞工作間的負責人王洪義有點不好意思地告訴記者,對於如何服務媒體,他們其實都是從北京奧運會的《媒體運行手冊》上學到的。大冬會組委會曾到北京奧運會“取經”,拿回來的材料和培訓計劃就是王洪義他們的“教科書”。王洪義説:“我們沒啥經驗,但是會老老實實按照奧運會的標準服務媒體,只要能達到的標準就一定要做到。”

  他們的確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一場冰球比賽的間歇,志願者就會送來最新的技術統計;即使一場無關緊要的小組賽,他們也會為記者安排新聞發佈會;當運動員佔用了記者工作席,王洪義就親自出馬一遍一遍地向人們解釋,請求他們為記者騰地。

  在這樣的條件下寫稿,記者的工作效率很高。

  記者不禁想到2005年採訪多哈舉重世錦賽的情形。這個中東小國辦賽經驗不多,但是“招待”能力超強,比賽過程中記者可以免費享用高級茶點,但是大家依舊抱怨連天。因為賽後沒有新聞發佈會,採訪基本靠隨機“抓人”,媒體班車基本沒有,每天記者一邊寫稿一邊還要惦記著能否在深夜完成工作後打到出租車。畢竟,記者們到這裡是報道比賽的,不是來享用美食的。

  記者專訪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主席基裏安時,這位85歲高齡的美國老人半開玩笑地對記者説:“你們記者就是愛抱怨,其實很多事情沒有那麼嚴重。”

  記者在這裡“抱怨”,並非只是為了個人考慮,因為參與大冬會報道的媒體連接著數億觀眾和讀者。善待媒體,為他們提供最便捷的工作條件,其實就是間接的善待公眾。組委會誠懇地想從舉辦大冬會的經歷上收穫經驗,就要具體落實到每個場館運行團隊在大冬會結束後,要真正地把從北京奧運會上討到的教科書轉化為自己的體驗和心得,轉化為申辦冬奧會時的一些有利籌碼。

  出於職業責任和特點,記者往往用挑剔的目光去看待周圍的事物。然而,正是從事這一行業的人群,對社會的各個領域與層次起到了輿論監督的作用,才能促進社會變得更加透明和有秩序。

  從這個層面看,基裏安認為記者“愛抱怨”的特點,恰恰應該是為社會公眾所需要的“優點”。

責編:毛睿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