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結婚生子後復出的經歷,到以40歲的高齡征戰全國比賽,上海姑娘孫琦敏屢屢創下中國女子足壇奇跡。這其中,還包括她四次在淚水中挂靴,又一次次堅定地重披戰袍復出。
無後顧之憂
據《新民晚報》報道,最近一次復出是在去年。肺炎初愈、年屆40的她在女足球員註冊前的最後一刻,主動向主教練提出再度出山,目的只有一個,“球隊目前後衛缺人,我上總比沒經驗的新人好,我要再幫一把!”當然也有人笑她傻,拿著領隊工資,再去踢球,獎金一分不會多,何必呢?
“阿敏”能果斷做出這一決定,家庭的穩定因素也不可忽視。
在合適的年齡完成人生大事的她,兒子已經在華育中學上初一,由爺爺奶奶照顧,讓她心裏安定,無後顧之憂。
“説到這點,要感謝馬指導(馬良行)。是他大膽提出,放我兩年假去結婚生孩子,然後再回來踢球。在當時,這也只是一種嘗試。”
心理是難關
産後第三個月,孫琦敏復出了。一週只能見一次襁褓中的兒子讓她備受煎熬,更難堪的是,她的主力位置沒有了。這段時刻,訓練場上的她堅持不懈,練得比別人更多,晚上卻抹著眼淚抱著電話接受丈夫的勸解,才一點點地熬出了頭。
“心理上最難受的一次,是30來歲的那年膝傷養好復出後,被小隊員隨便一個假動作就過去了。那個時候,覺得自己老了,懷疑自己,也想過不踢了。”
能讓孫琦敏堅持下來的原因,有時很簡單,比如,老隊員都退役結婚了,她被挽留幫球隊渡過難關;比如,衝擊全運會三連冠,充滿誘惑;比如,球隊成績下滑,人心渙散,要有老隊員傳幫帶穩定軍心。
還有一點不可忽視,孫琦敏的家人全力支持她復出,也因為她是家中最重要的經濟來源。
有苦才有甜
産後復出的孫琦敏曾經創下12分鐘跑3200米的個人最好成績,科學訓練手段在她身上證明,只要恢復好,生理機能可能達到比産前更好的狀況。
但必須指出的是,作為中國早一批的女足球員,“60後”的孫琦敏秉承了老隊員一貫的吃苦耐勞的女足精神。試想一個從腳踝到膝蓋到大腿內側韌帶甚至眼角都受過傷,動過手術、縫過針的隊員,沒有那點毅力,怎麼撐得下來?
責編:楊碩